何小霞
【中圖分類號】R19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007-01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年齡較大,器官老化,身體機能下降,有機質衰老,很容易受到外界作用力影響出現骨折。對于老年人而言,隨著年齡增長骨質變脆,骨骼的無機鹽增多,骨折問題不可避免。為了改善這一問題,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應該充分提高老年性骨折認知,做好骨折預防,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老年性骨折的原因較為多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①受到外部直接撞擊、打擊、跌倒和車禍等導致,多為開放性骨折,并且伴有一定的神經、血管和肌肉損傷,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發生感染,加劇并發癥出現,導致老年患者病情更為嚴重。②老年人骨質脆性增加,鈣質吸收水平下降,如果不小心跌倒或是站立時用力不當,容易出現骨折。③受到外力作用下,受作用力區域并未骨折,但是在其他區域出現骨折,通常是在骨質薄弱區域發生骨折移位,對于軟組織帶來一定輕微損傷。④長期勞動中,某個關節部位長期受到外力作用,隨著時間推移逐漸發生移位性骨折,此種骨折癥狀愈合速度緩慢。⑤老年人身體器官衰竭,伴有一定的基礎疾病,如胃腸疾病、心腦血管和糖尿病等,會影響到老年人的骨質吸收,骨骼脆性增加,增加骨折幾率。⑥北方冬春季節天氣寒冷,路面積雪較滑,而老年人行動不便,很容易摔倒后骨折。尤其是老年人屬于上個世紀的人,生活較為節儉,一雙鞋經常穿到鞋底抹平,這就導致鞋底與路面的摩擦系數下降,增加摔倒幾率。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視覺、聽力和行動力逐漸減弱,對于外界刺激神經反射遲鈍,尤其是75歲以上的老年人神經反射速度較之成年人減慢10%~20%左右。尤其是老年人關節韌帶僵硬,日常生活抬腿不便,彎腰曲背,重心前傾,行走多為小碎步。走路時身體搖擺,是由于老年人肌肉控制力不足,重心不穩容易跌倒。加之老年人跌倒保護發射力較差,跌倒時的傷害較大,容易出現骨折。如果老年人久坐不動,或是突然從臥倒體位轉變為起立,可能出現眩暈和低血壓癥狀猝然跌倒。老年人如果上下樓梯或是低頭撿東西,同樣可能出現骨折問題。
老年性骨折類型多樣,通常是在骨質疏松部位發生骨折,影響到老年人生活質量。
1、股骨頸骨折是常見的老年性骨折,股骨頸的骨小梁缺少的三角區,由于骨結構不牢固,骨質脆性較大,即便不受到較大的外部作用仍然會發生骨折。該位置的供血能力較差,骨折后痊愈速度緩慢,經常伴有疼痛和無法走路癥狀,即便少部分患者疼痛癥狀不嚴重,也僅僅是勉強行走。所以,即便老年人跌倒后髖部外傷,疼痛感不強烈,任然應該前往醫院拍攝X線,檢查是否有隱匿性骨裂,避免耽誤治療。股骨頸骨折多為錯位性骨折,對于錯位不嚴重的區域,骨的斷端相互嵌插在一起,通過牽引即可自行痊愈恢復。但是,多數骨折錯位無法自行恢復,需要前往醫院就醫治療,手術治療是主要方式。高齡老年人,需要綜合考量股骨頭置換術或是全關節置換術方法,結合實際情況來選擇。股骨頸骨折后,老年患者長期臥床無法活動,可能出現血栓栓塞、泌尿道感染和肺炎癥狀,如果忽視這一問題,嚴重情況下將會威脅到人們生命安全。所以,通過手術治療可以消除疼痛,避免致殘和并發癥發生幾率,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2、股骨粗隆間骨折。此種骨折在老年人群體較為常見,也屬于一種可以自行痊愈的骨折癥狀,該處血液循環豐富,骨折后通常可以自行痊愈恢復,但是治療不當容易出現大腿內翻。所以,可以選擇牽引治療,憑借機體自身痊愈。高齡老人的股骨粗隆間骨折,可以采用手術治療來減輕疼痛,避免患者長期臥床產生合并癥,促使患者及早接受治療,短期內恢復正常行動能力。
3、脊柱壓縮性骨折。脊柱由松質骨構成,由于老年人骨質疏松,可能由于骨組織擠壓和塌陷出現壓縮性骨折。脊柱壓縮性骨折并未存在明顯的受傷病史,很多患者均是不知不覺產生的。疼痛癥狀嚴重的患者應該長期臥床休息,如果疼痛癥狀不嚴重的患者則不需要臥床休息;高齡老年人不適合長期久臥不動,可以穿戴腰部支架,避免老年性骨折并發癥問題出現。
很多人認為,對于老年性骨折患者而言,應該充分補充鈣質,可以在骨折后多喝骨頭湯和鈣片,促進骨骼充分吸收鈣質,加快骨折癥狀愈合。但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骨折后會釋放大量鈣質,長期臥床會出現廢用性脫鈣,血鈣增高,加重老年人的腎臟負擔。患者長期臥床,影響到老年人腎臟排尿功能,可能由于鈣鹽沉積堵塞尿路。骨骼是骨膠原、鈣和磷等物質組成,如果老年人盲目補鈣可能出現比例失調,影響到老年人骨折愈合。故此,骨折患者應該平衡飲食,早期不適合多吃骨頭湯或是鈣片,而是多食用一些膠原蛋白含量豐富的豬皮、豬蹄,以及魚膠含量豐富的豆制品、魚蝦和蛋等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從中攝取豐富的維生素C,有助于促進骨膠原生成,消除骨折癥狀,疼痛感消失后可以食用骨頭湯,平衡膳食營養。骨折后還要注重功能康復訓練,應該尋找醫生來針對性指導訓練,促使老年患者骨折盡快康復,否則可能出現關節肌肉功能永久性喪失。
老年人骨折對于生活質量影響較大,所以應該鼓勵老年人日常鍛煉身體,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可以每日早晨打太極拳、跑步,加快身體新陳代謝,骨骼中有更多的鈣質留存,降低骨骼脆性。老年人應該經常在戶外曬太陽,增加鈣質吸收,日常飲食中則注重蛋白質和微生物豐富的食物,如蛋類、牛奶、水果和蔬菜物質,情況允許下可以聯合維生素D和鈣片聯合使用,以便于改善患者的骨質疏松問題,降低骨折幾率。
為了避免老年人骨折,應該保證老年人活動區域平坦,家具擺放簡單,避免老年人摔倒發生骨折。家中東西避免放在老年人經常進出區域,避免拌到;洗澡時坐在凳子上,避免單腿站立,上下樓梯扶著欄桿,避免受到外部作用力影響摔倒。老年人的床鋪不適宜過高,夜間上廁所時開燈,在床上坐一會后再下床,避免猛然起床下地,可能出現眩暈和低血壓,增加老年人摔倒骨折幾率。
日常外出時應該注意防滑,可以使用手杖輔助行走,穿鞋底摩擦系數大的鞋,如果是雨天和雪天冰凍季節不適宜外出。如果老年人有心腦血管疾病,行走不便,應該在有人攙扶下避免摔倒,規避老年人骨折幾率。所以,老年性骨折預防是降低骨折幾率的有效措施,應該提高老年人及其家屬的認知水平,做好老年人的關懷和愛護,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