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霞
【中圖分類號】R19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007-02
無償獻血,是舉手之勞的善舉,更是生命的禮物。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更是愛的傳遞。為增加血站工作透明度,大力宣傳無償獻血的相關知識,解除公眾對無償獻血的誤解,本文探討的是獻血者采集的全血被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分離制備成各種較濃和較純的血液成分。獻血后的你知道自己的血液被分離成哪些成分了嗎?讓我們一起來科普一下吧!
1 血液的采集、保存和運輸
血液采集采用密閉系統的一次性多聯袋采血袋,主袋內裝有保養液,主要目的是防止采集后的血液凝集并維持血液內各種組分活性和生理功能。目前血站大部分用的是可以保存35天的保養液,其中包括有枸櫞酸、枸櫞酸鈉、磷酸二氫鈉、葡萄糖、腺嘌呤。采集血液時需要邊采集邊混勻,避免血液與保養液不能充分混勻而造成血液凝集。用于制備血液成分的原料全血應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GB 18469-2012的要求,原料全血的采集時間200mL>5分鐘,300mL>7分鐘或400mL>10分鐘,不可用于制備血小板,原料全血的采集時間200mL>7分鐘,300mL>10分鐘或400mL>13分鐘,不可用于制備新鮮冰凍血漿。為保證血液成分的質量,采集后用于制備紅細胞及血漿類的原料全血必須保存在4℃±2℃的冰箱中,運輸溫度應維持在2℃~10℃,運輸全程實施冷鏈監控,若用于制備濃縮血小板類的原料全血于采集后6h內置于室溫保存和運輸或采集后24小時內置于20℃~24℃保存和運輸。
2 血液的離心、分離
血液中的成分根據不同的血比重從上到下可分為血漿(1.025~1.030)、血小板(1.030~1.060)、粒細胞(1.080~1.095)、淋巴細胞(1.050~1.078)、紅細胞(1.090~1.111),通過適宜的血液離心技術,根據不同的血液產品特性設置離心轉速、時間及溫度等,將血液成分分層,離心溫度分兩種,一種是制備血小板、粒細胞的離心溫度為22℃±2℃,另一種是其他血液成分的離心溫度為4℃±2℃。可以將不同的成分利用全自動血液成分分離機分離提取,分離制備得到較純、較濃縮的單一血液成分。
3 常見血液品種
3.1 紅細胞類成分:濃縮紅細胞、懸浮紅細胞、洗滌紅細胞、去白細胞紅細胞、冰凍紅細胞、年輕紅細胞及輻照紅細胞,其中臨床使用懸浮紅細胞及去白細胞懸浮紅細胞最常見。
紅細胞不僅具有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功能,而且對體內的代謝平衡、免疫調節、物質運轉和信息傳導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與機體的組織器官功能密切相關。紅細胞類產品與全血具有同樣的攜氧能力,容量只有全血的1/2~2/3,因而減少了輸血后循環超負荷的危險,由于移去了大部分血漿,因此避免或減少了血漿蛋白成分引起的發熱和過敏反應,還減少了血漿中鉀、鈉、氨和枸櫞酸鹽的含量輸入,因而減少了對心、肝、腎等器官的毒性作用。主要適用于需要補充紅細胞、急性失血患者、手術輸血、提高血液攜氧能力的患者,特別是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慢性貧血患者,可有效降低輸血不良反應。
3.2 血漿類成分:新鮮冰凍血漿、冰凍血漿、病毒滅活血漿等。
新鮮冰凍血漿指全血采集后儲存于冷藏環境中,在6h(保養液為ACD)或8h(保養液為CPD或CPDA-1)內,但不超過18h將血漿分離出并速凍呈固態的成分血。而冰凍血漿則是在全血有效期內分離并冰凍呈固態或從新鮮冰凍血漿中分離出冷沉淀凝血因子后將剩余部分冰凍呈固態的成分血。若經亞甲藍病毒滅活技術對有效期內分離出的血漿進行病毒滅活并冰凍呈固態后則成為病毒滅活血漿。血漿輸注適用于單個凝血因子缺乏癥、獲得性凝血功能障礙的肝病患者、大量輸血伴發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口服抗凝劑過量引起的出血、抗凝血酶缺乏癥、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漿置換、維生素K缺乏者、大面積燒傷等。
3.3 血小板類成分血:濃縮血小板和混合濃縮血小板等。
濃縮血小板指全血采集后6h內置于室溫保存和運輸,或采集后24小時內置于20℃~24℃保存和運輸,在室溫條件下將血小板分離出,并懸浮于一定量血漿內的成分血。混合濃縮血小板至采用特定的方法將2袋或2袋以上的濃縮血小板合并在同一袋內的成分血。血小板是參與人體止血及血液凝固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血液成分,是血液有形成分中比重最輕的一種血細胞,適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骨髓抑制或骨髓衰竭使血小板生成減少、稀釋性血小板減少癥、感染不伴有DIC;血小板功能異常引起出血的各種白血病、尿毒癥、血小板無力癥、血小板病和阿司匹林類藥物所致血小板功能障礙的患者等。
3.4 冷沉淀凝血因子:采用特定的方法將保存期內的新鮮冰凍血漿在1-6℃融化后,分離出大部分的血漿,并將剩余的冷不溶解物質在1h內速凍呈固態的成分血。冷沉淀凝血因子主要含有F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穩定因子和纖維結合蛋白。主要適用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者如血友病A患者,獲得性FⅧ缺乏癥如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及嚴重肝病和尿毒癥患者,血管性血友病,纖維蛋白缺乏癥(先天性纖維蛋白原缺乏癥、低纖維蛋白原血癥、異常纖維蛋白原血癥、纖維蛋白原消耗等),獲得性纖維結合蛋白缺乏癥如嚴重創傷、大面積燒傷、大手術、重度感染、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惡性腫瘤等。
所以,采集的原料全血可以分離成不同療效的血液成分,可以供臨床患者選擇使用,避免了傳統的一位獻血者的血液只能輸給一位患者,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原料全血分離成不同的有效成分,可以用到不同患者身上,體現了一血多用的原則,同時挽救了多人的性命,大大降低了輸血不良反應的發生,合理有效利用了血液資源。我們歡迎更多的人加入無償獻血,讓愛心傳遞給每一位需要輸血的的患者,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