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偉 王晶 王惠琴 馬娟文 謝璇


【摘? 要】目的:研究曼月樂及孕激素在子宮內膜增生癥患者中的運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60例子宮內膜增生癥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30例;參照組采用孕激素治療,實驗組采用曼月樂治療,對比兩種方法的臨床價值。結果:比較后顯示,實驗組月經異常患者消失,子宮內膜厚度減小,比參照組存在優勢,組間數據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曼月樂可有效緩解子宮內膜增生的癥狀,優于孕激素治療效果,該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醫學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曼月樂;孕激素;子宮內膜增生癥;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R 711.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119-01
子宮內膜增生癥屬于婦科疾病,主要發生于絕經過渡期,臨床癥狀表現為功能失調性子宮失血、月經異常等[1],嚴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近年來,此病發病率逐漸上升,若不及時治療,會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因此,臨床對此病的治療非常重視,旨在尋求有效的治療方法。本文以我院子宮內膜增生癥患者為例,探討曼月樂與孕激素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
研究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進行,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抽取子宮內膜增生癥患者60例,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成立為兩組:實驗組(n=30)與參照組(n=30);納入:經臨床診斷,確診為子宮內膜增生癥者;與醫院簽署了書面同意文件者;排除:重大心、腎、腦疾病者;精神異常者;不愿意接受本次藥物治療者。統計一般資料,實驗組中,年齡最大值顯示為54歲,最小年齡值顯示為41歲,平均年齡值為(47.12±1.35)歲;體重最大值為67千克,最小值為42千克,平均體重為(54.16±0.35)千克;參照組中,年齡最大值顯示為53歲,最小年齡值顯示為42歲,平均年齡值為(47.05±1.26)歲;體重最大值為66千克,最小值為43千克,平均體重為(54.07±0.24)千克。兩組數據無差異,統計學不存在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均接受常規檢查,實行刮宮術,在第十六天,參照組使用黃體酮膠囊(生產廠家: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藥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0982)治療,規格為每粒0.1克,患者口服,每次1粒,每天2次[2],連續治療10天停止服藥,于下個月經期后第16天開始服藥,連續治療3個月經周期。實驗組給予曼月樂(生產廠家:芬蘭 Bayer Oy,批準文號:H20120158)治療,規格為:每個含左炔諾孕酮52毫克(20微克/24小時),月經后第5天,按照藥品說明書開始治療[3],治療周期與參照組一樣。
1.3觀察指標
(1)子宮內膜厚度;(2)兩組患者月經異常情況。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用SPSS18.0軟件;計量t檢驗,采用(`x±s)表示;計數X2檢驗,采用(n,%)表示;P<0.05指有差異,統計學符合意義。
2結果
2.1 比較兩組子宮內膜厚度
結果如表1,治療前,兩組數據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好轉明顯,與參照組具有差異,統計學含有意義(p<0.05)。
2.2? 比較兩組月經異常情況
見表2顯示,實驗組治療3個月期間,月經異常患者逐漸減少直至消失,效果好于參照組,統計學存在意義(p<0.05)。
3討論
子宮內膜增生癥患者若不及時治療,很容易引發癌變,此病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復雜性增生、單純性增生與不典型增生。目前,臨床對于此病的發病機制并不明確,可能與患者體內雌激素有關[4]。絕經期婦女容易發生此病,且伴有不規則出血等癥狀,治療的手段以手術及藥物為主,但由于手術的創傷性,多數患者選擇藥物治療。臨床實踐顯示,若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態,此病是可以預防的。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對臨床治療效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孕激素可以緩解病癥,延緩病情發展,但總體治療效果不能滿足患者需求。曼月樂屬于宮內節育器,其成分中含有甲基炔諾酮,置于子宮中,會讓子宮內壁時刻保持高濃度激素水平,從而有效抑制子宮內膜增生情況[5]。相比于孕激素,曼月樂的效果更好,可以減小增生厚度,更好的緩解臨床癥狀。
本次研究中,患者行曼月樂治療以后,其效果更好,子宮內膜厚度減小到了(0.52±0.34)mm,顯著好于參照組的(0.79±0.53)mm,充分顯示了實驗組方法的有效性。而在患者月經情況上,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實驗組月經異常患者逐漸消失,而參照組雖也明顯好轉,但效果卻不如孕激素治療組,展示了曼月樂的優勢。
綜上所述,結合子宮內膜增生癥的臨床特點,在其中運用曼月樂,效果優于孕激素,值得于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周春婭.曼月樂治療子宮內膜增殖癥的臨床效果觀察[J].母嬰世界,2018(16):24-25.
[2]苑文賀,史惠蓉.子宮內膜復雜性不典型增生及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預后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8,10(1):23-27.
[3]劉少顏,楊艷麗,熊漢真等.孕激素治療增生子宮內膜和高分化子宮內膜樣癌后的臨床病理形態觀察[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6,36(4):450-455.
[4]李明明,吳玉梅.高效孕激素治療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的臨床療效及妊娠結局的影響因素分析[J].癌癥進展,2018,16(8):987-989,1055.
[5]馮珀霖,劉燕燕,李翠芬等.宮腔鏡子宮內膜切除術聯合孕激素對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30):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