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云
【中圖分類號】R2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020-02
人們一般稱排便困難為便秘,以老年人最為多發于常見,其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質量。若機體腸蠕動能力發生下降、分泌腸粘液減少及發生排便機制障礙,均可導致腸內糞便滯留時間過長,從而使腸壁吸收大量水分,造成減少排便次數、糞便堅硬、干燥、排便不盡及排便困難等[1]。由于便秘可能帶來極大危害,為了減少發生意外的可能性,本文就此進行報道,如下。
1 便秘的危害
便秘雖作為一種常見疾病且并不屬于大病,但為老年患者帶來巨大困擾,其對于老年人的危害十分巨大,并不可輕易忽視。便秘可導致腸內糞便滯留時間過長而引起發酵異常、腐敗,從而使大量毒性物質產生,如:硫化氫、吲哚、組胺及酚等。此類有毒物質若未及時排除機體之外,導致重新入血吸收,則可能造成患者發生各種中度情況,再加上毒素作用可嚴重使機體新陳代謝受到影響,從而造成多種疾病發生,進而可使患者衰老加速[2]。便秘還是多種疾病誘發與加重的重要因素,具體如下。
1.1 便秘可對心腦血管疾病產生影響
在便秘時,往往存在過度用力排便情況,導致腹肌收縮加大、增加腹腔壓力及加強心臟收縮力,造成血壓驟染上升,從而誘發出現心腦血管疾病或使病情加重,如:可出現腦出血、腦血管破裂甚至腦中風,最終造成死亡[3]。而對于冠心病患者而言,突然增高的心腔內壓力可使冠狀動脈缺血情況加劇,造成室顫或心肌大面積梗死導致死亡。
1.2 便秘可加重腸胃功能紊亂
由于腸內長時間停留有糞便,形成大量毒性物質需要胃腸道進行吸收,導致加重了胃腸消化功能的額外負擔,從而使胃腸功能紊亂進一步加深,臨床表現大多為惡心、噯氣、缺乏食欲、腹部脹滿及口苦等。
1.3 便秘可引發肛門直腸疾病
便秘可形成血栓或加重痔瘡,若發生直腸黏膜損傷與靜脈曲張,還可導致出現肛裂與肛門炎癥等。
1.4 便秘可使肝病加重
由于糞便而形成的含氮有毒物質(組胺等)在細菌腸道作用中可進行分解而產生氨與其他有害物質,導致肝在吸收此類物質時加重肝細胞損傷,從而出現肝昏迷。
1.5 便秘是多種癌癥的誘發因素
腸內殘留的各種廢物與殘渣在通過細菌發酵可產生巨量有害物質,若腸粘膜細胞長時間受到此類物質刺激極易造成細胞突變,從而造成結腸癌出現等。注:結腸息肉及腺瘤均可惡變成為結腸癌。
1.6 高血尿酸癥合并便秘患者極易誘發急性關節炎(痛風性)
由于機體內尿酸(嘌呤代謝產生)有約80%是經過腎臟排出,另外約20%是經過腸道排出。因此,若腸內糞便長時間滯留,可導致排出尿酸降低,形成部分重吸收,造成血尿酸上升,從而誘發出現急性痛風。
1.7 便秘可誘發前列腺增生及使原有癥狀加重
由于便秘時大多會排便用力,導致前列腺與盆腔發生充血,久而久之則形成前列腺增生。因此,對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在進行保健治療中,便秘治療是一個重要項目。
1.8 便秘可對皮膚造成損害
由于便秘患者腸內是時間停留有糞便,導致有害物質出現,造成血液中存在此類物質后被作用于機體全身,而皮膚可排出部分有害物質,從而出現皮膚循環血液障礙,形成一系列皮膚疾病,如:暗瘡、痤瘡、黃褐斑及色素沉著等。
1.9 便秘可使大腦功能受到影響
中樞神經系統可受到來自于血液之中的有毒代謝物質影響,造成大腦功能受到干擾,出現思維遲鈍、記憶力降低、睡眠質量下降及免疫功能下降等。
1.10 便秘可產生不良心理情緒
若長期受到便秘困擾,患者可出現情緒沮喪、急躁等情況,從而產生排便精神負擔,造成食不香、睡不安等狀況。
2 便秘的防治
2.1 確保飲水量充足
每日飲水不低于2000mL(不包含用餐飲水量),在早晨起床后需飲水(溫開水),可有效使胃腸受到刺激,促進蠕動,從而達到大便通暢目的。
2.2 多食粗纖維食物
可多使新鮮素菜、水果等。因新鮮蔬菜富含維生素與水分,且為粗纖維食物;水果含有豐富果膠,且為粗纖維食物。此類飲食均可促進通便,食用新鮮蔬菜與水果每日分別應不低于500g與250g。另外還可多食豆類、玉米、小米、燕麥、紅薯、芋頭、土豆及山藥等。注:新鮮蔬菜以油菜、菠菜、蘿卜、芹菜、茄子及韭菜為宜;水果以葡萄、香蕉、草莓及蘋果為宜。
2.3 適當運動
通過適當運動可促進新陳代謝、腸蠕動及腸胃的分泌、消化與吸收,均有利于排便。
2.4 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
安排合理的排便時間,以使排便養成規律,對于預防便秘十分重要[4]。
2.5 確保睡眠時間充足
充足的睡眠時間可有效使神經疲勞得到改善,達到使腸胃功能的緊張狀態得到恢復目的。另外,較佳的睡眠質量還可使腹肌排便作用得到協調與增強。
2.6 確保排便環境良好
若廁所環境嘈雜、構造不合理及便器(蹲式、坐式)不合適,均可使排便過類出現無法耐受情況,從而引發便秘。
2.7 熱水坐浴
可通過熱水坐浴以改善直腸與肛門的血液循環,從而使便秘得到改善。
2.8 保持良好心態
不可過度煩躁與緊張,排便時越緊張越可造成排便困難,使腹肌收縮與腸蠕動協調不一。因此,良好的心態也是排便通暢與否的關鍵。
2.9 積極治療其他慢性病
由于便秘可加重其他慢性疾病加重甚至發生意外,故還需積極進行治療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
2.10 可定時進行腹部自我推揉
早中晚或排便前均可定時進行腹部推揉,5min/次,可通過腹部推揉以使腸蠕動得到刺激,從而促進排便通暢。方法為:取平臥位,右手掌首先輕按壓于右下腹部,推揉方向為從右下腹部-右上腹部-腹部正中-左上腹部-左下腹部,持續進行[5]。
3 小結
便秘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可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尤其是對于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甚至可威脅其生命安全。因此,對于便秘還需給予高度重視,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從飲食、運動等日常生活方面),若一經發現便秘情況,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以防止發生意外。
參考文獻
[1]汪榮泉,陳顥元.老年人慢性便秘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性[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9,22(1):22-24.
[2]喬文文,劉彩平,李怡, 等.太原市各級綜合醫院臨床醫生慢性便秘知信行的調查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8):1306-1307.
[3]張含之,于德華,陸媛, 等.全科醫師在優化落實慢性便秘三級診治中的作用[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21):2561-2567.
[4]鄒麗萍,陳荷,劉剛.中頻治療儀結合排便訓練治療腦卒中后便秘的療效觀察[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5):774-776.
[5]王志杰,劉朝暉,閆平慧, 等.指推大腸經結合腹部按摩治療腦卒中急性期實證便秘的臨床觀察[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36(5):674-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