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勇
摘 要:采油工程的技術水平與石油的開采效率和開采質量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油田開發前期,石油開采一般都比較容易,而到了中后期階段石油的開采難度就會逐漸增大,因此在油田開發中后期對采油工程技術進行合理優化以達到更好的采油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油田開發中后期的采油工程特點,接著著重探討了油田開發中后期的采油工程技術優化具體策略。
關鍵詞:油田開發中后期;采油工程;技術優化
石油是一類常見的不可再生化石能源,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基礎性地位,在油田開發過程中,隨著采油時間的不斷延長,許多低滲透油田由于綜合含水率增加都會出現產能下降的情況,同時地面采油系統由于布局不合理以及負荷不平衡等原因也很容易出現設備腐蝕等問題,進而影響到采油工程的實際效率[1]。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在油田開發中后期就必須對采油工程技術進行優化以保證基本的工作質量并助力我國油氣資源的勘探與開采。
1 油田開發中后期的采油工程特點
在油田開發中后期,油田的綜合含水量會明顯增多,油井產能則會明顯下降[2]。這時工作人員一般會對油水井進行壓裂處理并應用穩油控水技術,從而使油水井逐步回升到正常的生產水平,保證油井的綜合含水量在規定的范圍內;同時對注水井則會應用化學調剖技術,從而對吸水剖面和水驅效果進行有效調整[3]。
2 油田開發中后期的采油工程技術優化策略
2.1 優化三次采油工程技術
三次采油是對傳統采油工藝的有益創新,也是油田開發中后期階段最常用的一種采油技術,其原理為通過聚合物驅油來增大注入劑的體積,從而使開采效率和驅油效果都得到顯著提升。在對三次采油工程技術進行優化時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
其一,應用三元復合驅采油技術時要注意將其表層的聚合物以及活性劑等溶液完全注入到油層深處,從而降低剩余油田的開采難度,提高工作人員的開采效率。
其二,改變以往的常規抽油泵開采方式,而是采用環形降壓槽和單管分注工藝開發出與油田開采中后期特征相適應的單管同心降壓槽配注器和偏心環狀降壓槽配注器,從而提高聚合物的注入效果并減少聚合物的降解能力和剪切力,使抽油泵的效能得到完全發揮,實現油田開采的高效化。
其三,提高對油管與抽油桿偏磨問題的重視,采用新型的井下軸向心力和徑向測試方式對其偏磨狀況進行必要試驗,從而準確判斷出偏磨原因并有針對性地進行糾偏,降低抽油泵的磨阻。
其四,對供液充足的油井可以應用聚驅大排量螺桿泵技術來實現液體輸送,從而增強聚合物驅油的開采效率,同時應用電泵采油技術來提高能量利用率,使井下液體的排量得到有效增長。
2.2 優化細分油層的高效注水工程技術
油田開發中后期一般都是采油最困難的階段,這一階段由于油田中的剩余石油資源逐漸減少,工作人員就很容易遇到開采效率下降、能源消耗增大等諸多問題。因此在低滲透油田的細分油層,工作人員就要對高效注水工程技術進行優化,在施工前期著重對油田附近的地形地質、河流水文以及作業情況進行實地勘察,從而不斷強化注水施工作業,實現對吸水剖面的有效調節,使分層注水的效率和質量得到提高。
2.3 積極應用新型采油技術
隨著石油行業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石油開采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新技術。
其一,在抽油泵選擇上,要優先選擇排砂效果好的鏈條式或塔架式抽油泵,從而減少電能消耗并降低后期維護保養的難度,使抽油泵的工作效率得到最大化,同時要注意對生產壓差、沖程、沖次以及使泵徑等因素進行合理調整以使抽油泵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其二,采用蒸汽驅油、火燒油層等熱力采油技術進行稠油開采,通過溫度的升高來降低原油黏度,提高最終的石油開采質量。
其三,應用微生物采油技術,具體是指在油井中導入適當的微生物,使其在油井中進行新陳代謝和繁殖,從而降低原油的黏度并增加原油的流動性,使巖石表面的油膜順利分離,提高儲層的滲透率,最終增加油井的實際產量;同時這一新技術也可以有效避免傳統采油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當不需要微生物繼續工作時只需停止為其供給營養液并由自然環境對其進行降解,從而實現技術的重復利用并防止對原油產生不良影響。
3 結語
總而言之,石油作為一次性能源,若在開采過程中不進行合理規劃與有效節制就很容易導致油田資源的快速枯竭,因此在油田開發中后期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優化三次采油工程技術、優化細分油層高效注水技術以及積極應用新技術等方式來不斷提高石油開采的效率和質量,避免出現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使石油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參考文獻:
[1]張忠寶,霍春艷.油田開發中后期的采油工程技術優化[J].化工設計通訊,2017,43(48):154-154.
[2]李永強,王戰虎.關于油田采油工程面臨的難題和技術發展方向的若干思考[J].化工管理,2017,16(12):198-199.
[3]蘇貽進.油田開發中后期的采油工程技術優化探討[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7,16(11):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