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
【中圖分類號】R737.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045-02
當前階段,隨著人乳頭瘤病毒(HPV)四價疫苗以及二價疫苗的上市,人們對于HPV感染的認識程度不斷加深,這也讓HPV感染成為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問題,而之所以HPV疫苗能夠在社會當中引起巨大的轟動,主要是因為HPV是造成宮頸癌的重要條件。由于宮頸癌對女性具有較大的威脅,是所有女性談之色變的話題,面對HPV大部分女性都會表現出恐慌的心理。那么是不是感染了HPV以后就會患上宮頸癌呢?如果得了宮頸癌又該怎樣及早發現呢?若確診宮頸癌以后,該怎么辦?具體還需要我們針對宮頸癌那些事兒進行深入的研究,以此為基礎,讓人們更好的了解宮頸癌,使宮頸癌的影響有效降低。
從根本上來講,并不是感染HPV以后,就一定會患上宮頸癌,因為感染HPV與宮頸癌之間完全是兩個概念。與我們經常見到的流感病毒差不多,HPV也屬于病毒的一種,而且這種病毒廣泛分布在自然界當中,主要包括低危型和高危型兩種,其中低危,從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看出,其危險性相對較低,即便感染也不會造成宮頸癌。而高危型則具有較高的危險性,一旦感染,會使宮頸癌的幾率大大提升。當前階段,高危型的HPV常見的有十余種,其中HPV16以及HPV18是較為普遍的高危亞型。
即便人體在感染高危型HPV以后,也并不代表一定會患上宮頸癌,因為感染后人體免疫系統就會發揮保護作用,而大部分的感染都是走走過場,能夠發揮實際效果的少之又少,根據相關調查發現,如果女性年齡較輕,感染了高危型HPV,大部分都會在一段時間以后自然轉陰,其時間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兩年,而僅有1%的女性才會患上宮頸癌。由此可見,HPV感染并不等于宮頸癌。
宮頸癌具有較長的發展過程,也正是由于其發展過程較長,使得我們能夠將病變問題及時發現,并保證干預治療的及時有效。目前,在多個省市當中,宮頸癌已經成為了女性防癌體檢的常規檢查項目。但在具體檢查方面,要根據HPV檢測,還是根據宮頸細胞學檢查進行判定還有一定的爭議問題。通常針對性生活較為頻繁的年輕女性,并不適合使用HPV檢測作為宮頸癌檢查的主要方式,因為該年齡段的女性具有較高的HPV感染幾率,且大部分感染都是一過性的,能夠在一段時間自行轉陰,所以,針對年輕女性,應該將宮頸細胞學作為檢查宮頸癌的首選,而針對年齡較大,且性生活活躍度不是很高的女性群體,則HPV檢測更為適用。
如果在檢查過程中結果顯示異常,就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檢查,具體需要通過陰道鏡檢查,確保宮頸病變問題的及早發現,更好的保證宮頸活檢的準確性。而陰道鏡的放大作用,能夠將人裸眼檢查方面的不足有效彌補,而且,通過陰道鏡還能進行綠光檢查、碘染色實驗以及醋白實驗,利用這些檢查,能夠將宮頸病變過程中的特異性征象及時發現,并為醫生提供參考,使其宮頸病灶部分的活組織檢查更為準確,這就是宮頸活檢方面的病理檢查了。而對于疾病診斷而言,病理檢查結果是非常關鍵的診斷標準,同樣宮頸癌或癌前病變的確診也需要取宮頸活組織做病理診斷才能確診。而陰道鏡的作用就是提高活檢部位的準確性,不易漏檢。
如果陰道鏡宮頸活檢病理結果顯示宮頸上皮內瘤變Ⅱ和以下的病變情況,則需要落實相應處理措施即可,若病理結果顯示宮頸上皮瘤變為Ⅲ級,或原位癌,就需要對宮頸冷刀錐切術進行使用了,這主要是因為在活檢取材方面還有一定的局限性,應用的取材樣本通常只有兩三毫米,可能沒有取到病變位置的樣本,導致病變情況難以進行準確的判斷。而宮頸錐切術主要是采用手術刀對宮頸實施錐形切除,獲得的樣本組織的深度要遠高于陰道鏡活檢,需要根據錐切病理結果,對后續處理方式進行確定。
在臨床實踐當中,很多需要做宮頸冷刀切手術的患者由于恐懼心理,或者是不想多遭罪,往往會要求醫生將子宮直接切除,但宮頸冷刀錐切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不能使用子宮切除手術來代替該項操作,因為當子宮切除術后的相關病理報告顯示為癌癥,那么切除子宮范圍并不能達到根治的效果,而且子宮切除會使腔內放療失去天然腔隙,在術后的各項輔助治療也無法滿足根治性放療的劑量要求,這會使治療出現兩難的情況。
由此可以獲得第二問的答案,針對如何盡早發現宮頸癌,答案就是先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或者是HPV檢測,然后根據檢查結果進行陰道鏡檢查以及宮頸活檢,最后對宮頸癌進行診斷。
隨著科技的發展,對于宮頸癌的治療在早期階段能夠獲得良好的預后效果,而對于腫瘤治療,我們比較注重綜合治療,但這里的綜合治療,并不是在病人身上同時應用手術、放療、化療以及靶向治療,而是要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對各種治療方案進行科學的選擇,將各種治療方法的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降低治療對病人的損傷,從而獲得更高的治療效果。
對于早期階段的宮頸癌,可以采用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但在病情進入晚期以后,手術治療將會失去效果,需要落實放化療法,對于宮頸癌,很多病人對治療方法的選擇還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不管怎樣都應該通過手術切除才能更好的保證身體健康,覺得將病變部位切除,就不會繼續惡化,恨不得將所有能夠癌變的部位都切除掉,但如果腫瘤進入晚期以后,即宮旁組織存在受侵情況,即使進行全子宮切除也很難保證有效切凈,并且在失去子宮這種天然腔內放療腔隙的情況下,僅依靠體外放療并不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在宮頸癌確診以后,需要進行全面的評估,確保治療方式選擇的合理性。
由此獲得第三個問題的答案,即患上宮頸癌以后,如果發現的早,且宮頸癌患者較為年輕,建議選擇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而在病情進入晚期以后,或者是對老年患者,則應該對放療和化療同步進行。
宮頸癌的致病因素是非常明確的,其發展過程較為漫長,所以,對于宮頸癌是可以進行有效預防和治療的,而且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HPV疫苗以及相關治療技術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可以從病因層面將宮頸癌的威脅有效消除。
綜上所述,針對宮頸癌,我們應該保持正確的認識,想要對其進行有效防治,需要我們對其致病因素進行明確的掌握,了解宮頸癌的那些事兒,不僅要對自身身體情況保持注意,還要定期進行相應的篩查,確保宮頸癌能夠被及時的發現,從而進行及早的治療,有效保證自身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