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兒科在醫院眾多科室中較為特殊,由于兒科診室接收患者的年齡普遍較小,加之兒科科室的護理工作較為繁雜,導致其較容易發生多種護理風險問題。護理風險問題不僅會直接降低護理工作質量,還容易引發護理人員與患者及患者親屬的矛盾,不利于良好護患關系的構建。另一方面,隨著現代醫療衛生體制不斷完善和發展,人們對于醫療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加強兒科護理風險管理,減少兒科風險問題的發生,對于提高兒科護理質量有著積極且重要的意義。本文即從兒科護理風險管理入手,通過對相關文獻的總結和護理工作的回顧性分析,歸納了兒科護理中常見的風險問題、風險因素,以及相應的防范措施,以作為兒科護理風險管理的指導。
【關鍵詞】安全風險;風險管理;兒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213-02
近幾年,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帶動我國醫療事業進一步發展的同時,對于醫療機構護理服務質量和護理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且嚴苛的要求。兒科是醫院眾多科室中相對特殊的一個科室,由于患者的年齡較小,加之護理工作的繁重性、復雜性因素影響,在兒科護理工作中客觀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風險,如發生護理安全事故,將給患兒、患兒家屬,以及醫院帶來非常不好的影響。因此,加強對兒科護理常見風險問題的研究,明確兒科護理風險影響因素,提出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即通過兒科護理風險管理問題及方案進展的研究,總結了兒科護理常見風險問題和科學防范措施,現匯報如下:
1 兒科護理常見安全風險
1.1 護理人員導致的安全風險 護理人員作為兒科護理工作的執行者和實踐者,其個人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直接影響并決定了兒科護理工作的最終效果,以及兒科風險管理的管理水平。如護理人員專業水平不足,不具備良好的安全意識、服務意識和管理意識,不重視護理工作中的溝通,就容易導致兒科護理工作中的不規范問題,增加護理安全風險,甚至造成護患間的矛盾。以靜脈注射護理為例,護理人員需掌握扎實的操作技巧,同時要注意在穿刺過程中安撫患兒的情緒,從而保障靜脈注射的順利完成。如護理人員基礎操作掌握不牢靠,不能準確把握穿刺位置,或在穿刺操作中不能兼顧患兒的情緒,就可能由于雙方的配合不當或操作失誤,造成反復穿刺的問題。反復穿刺將直接增加患兒承受的痛苦,考慮到患兒對穿刺操作天然的恐懼和抵觸心理,這種情況無疑不利于護理工作的開展,如患兒因反復穿刺出現哭鬧等行為,還容易造成患兒家屬的異常情緒。
同時,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患者及家屬的維權意識有了明顯的增強,如護理人員不能為患者及家屬提供專業化的護理服務,就容易導致家屬的投訴。護理人員的職業和工作與患者的健康和生命相互交織,具有一定的神圣屬性,因此護理人員必須注意控制自身行為,減少風險的發生。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必須提高對自身行為規范性的控制,通過規范的護理操作,展示自身的專業性,從而獲得患者與家屬的認同,從根本上減少風險的發生。
另外,從護理工作實踐來看,兒科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普遍較為繁重,工作強度較大,面對復雜、繁瑣的護理工作,以及患者和家屬的嚴格要求,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往往承擔著較大的工作壓力,在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也容易出現失誤操作,導致安全風險問題的發生。工作壓力、負面情緒等,是護理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如在工作中遭遇復雜的工作情況,或者患兒與家屬的不理解等,護理人員也應積極調解自身心態,端正工作態度,認真履行自身責任和義務,避免風險的發生。
1.2 管理制度缺失導致的安全風險 系統、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各項風險管理要求和工作有效落實的重要保障。但就目前醫院兒科護理工作實踐來看,其普遍未設置有系統、完善的管理制度,風險管理工作過于依賴護理人員的個人能力和工作經驗,但由以上分析可知,兒科護理人員的工作任務較為繁重、工作壓力較大,在患者數量較多、護理工作任務較重的情況,僅依靠護理人員維持風險管理工作,就很容易導致安全風險的增加。
另外,由于管理制度缺失,兒科護理人員護理行為的規范性很難得到保障,醫院也很少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工作,這些也會影響兒科護理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具體來說,管理制度缺失,首先容易造成護理人員主觀管理意識的下降,如護理人員不重視安全風險的控制,就很難全面掌握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風險,從而降低安全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其次,由于缺少系統的管理,護理人員的安全風險管理工作普遍缺乏系統性,很難針對日常護理風險建立相應的風險管理機制,對于風險管理工作的經驗總結也不及時,從而造成了工作效率和質量提升緩慢的問題。
1.3 患者與社會因素 首先,從患者的角度,兒科患者的年齡普遍較小,缺少完善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認知能力,在接受護理時,可能出現不配合、異常動作等行為,導致護理風險的增加。兒童對于到醫院就診和醫院各項常規檢查及護理操作往往帶有天然的抵觸心理和恐懼心理,包括穿刺操作帶來的疼痛、藥物本身的苦味等等,如護理人員不能及時了解患兒的心理變化,并與患兒進行良好地溝通,安撫患兒情緒,就無法控制患兒的行動和反應,而這種患兒行為與反應的不確定性,就會極大地增加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風險。
其次,目前醫院兒科患者多為獨生子女,患者家屬對于子女普遍較為關心和疼愛,在這種環境下,患者家屬對于醫院兒科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質量往往有著很高的期望,要求標準也與以往有了明顯的提高。但護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作,多種因素都會對護理工作質量造成影響,以靜脈穿刺操作為例,環境因素、患兒因素等均會影響最終的穿刺效果,但如果護理人員沒有一次完成靜脈穿刺,就可能引發相應的風險。
最后,兒科護理風險管理本身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困難性特征,需要患兒及家屬的大力配合,才能確保對各項風險因素的有效控制。但從社會因素的角度,看病難、看病貴依然是當前存在的一個客觀問題,如患兒家屬對于醫院、對于護理人員的工作缺少相應的理解,甚至存在偏見,也會影響兒科護理風險管理的管理水平。
2 兒科護理風險管理的防范對策
2.1 樹立安全第一的風險管理理念 由以上分析可知,兒科護理工作中客觀存在著眾多的安全風險問題和影響因素。因此,兒科護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全面提高對兒科護理風險管理的重視和關注,建立安全第一的風險管理理念,在科室內部強調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切實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服務意識和管理意識,從源頭減少兒科護理安全風險問題的發生。
樹立安全第一的風險管理理念,就是要將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要切實解決傳統工作中的形式化、流程化問題,將護理安全要求落到實處,針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其問題成因,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根本上加強對護理人員安全管理的要求。
2.2 完善兒科風險管理制度 針對當前存在的制度缺失問題,醫院應根據自身情況,對兒科風險安全管理制度進行補充和完善,重點加強對安全風險管理重點問題的考慮,通過系統、完善的制度,規范護理人員的護理行為,減少潛在的護理安全風險。同時,醫院內部需實施責任制管理,科室內部需成立安全管理小組,由護士長負責各項護理安全風險管理工作的落實,通過三級質控措施,防微杜漸,避免風險的發生和惡化。
一方面,科室要通過制度的完善,規范護理人員的行為,強調基礎操作規范要求,減少基礎操作中的失誤、偏差問題,提高科室整體護理工作質量,通過工作質量的提升,減少、避免護理工作中可能的風險問題;另一方面,科室要依托制度,加強對人員、對工作的管理,面對繁雜的兒科護理工作,要設置不同的管理層次,區分不同管理層次的管理重點,并要求管理工作與護理工作相結合,在護理工作中貫徹風險管理要求,逐步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最終達到減少護理安全風險的目的。
另外,醫院需通過合理的制度調整,幫助護理人員減輕工作中的工作負擔,通過彈性工作制度,保障護理人員有良好地精力應對護理工作和各項風險管理要求??剖覂炔繎纬闪己玫墓ぷ鞣諊?,一方面科室內部應定期組織經驗交流會,在經驗交流會中總結上一階段工作的工作經驗,對于重要的問題進行集中解決和強調,從而不斷提高科室的護理工作質量與風險管理水平;另一方面,科室內部人員要在工作上相互幫助,醫院領導與護士長要給予普通護士相應的工作關懷,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時刻保持護理人員的工作激情,避免人為原因的護理安全風險。
2.3 加強護理隊伍建設 針對護理人員專業水平、專業素質不足的問題,醫院需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通過系統、專業的培訓,切實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以及風險管理技能。護理人員除基本的護理知識、技能外,要熟悉兒科護理各項操作規范,同時要了解、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從源頭減少一切不規范和違法的操作,這不僅是對患者利益的保護,也是對護理人員的自我保護。
培訓需通過理論培訓和素質培訓兩個方面進行。理論培訓方面,側重加強對護理人員護理基礎要求、工作行為規范、風險管理知識、相關操作規范和法律法規的培訓,利用專業的知識理論,提高護理人員的知識技能水平,樹立護理人員良好的風險管理意識,培養護理人員規范化的行為習慣,從而減少風險的發生;素質培訓方面,要通過案例分析、經驗總結、工作總結等方式,將專業技能知識落在實處,切實解決日常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安全風險問題,并配合相應的管理制度,在科室內部逐漸建立完善的護理風險管理機制,不斷總結工作經驗和管理經驗,構建層次化的管理體系,避免護理安全風險問題。
2.4 加強護患溝通 患兒及家屬也是兒科護理風險管理的重要影響因素。針對這方面的風險,護理人員要積極加強與患兒和患兒家屬的溝通。一方面,護理人員要運用自身專業知識,對患兒和患兒家長開展健康宣教,提高患兒和家長的護理依從度,確保各項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護理人員要掌握科學的護理方法和溝通技巧,通過與患兒家屬的有效溝通,最大限度降低風險的不良影響,確保護理安全的同時,提高患兒和家長的護理滿意度。
溝通是護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良好地溝通可以有效減少護理人員與患者與家屬的矛盾,確保護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就兒科診室而言,鑒于患兒自身年齡較小,護理人員在與患兒溝通時,要注重語言和方法的選擇,要盡量選擇淺顯、鼓勵的語言,引導患兒的行為,緩解患兒的緊張心理,提高患兒的配合度,保障護理工作的順利完成。對于患兒家屬,護理人員要展現自身工作的專業性和規范性,通過合理的溝通,消除家屬的思想疑慮,獲得家屬的工作認可,使其積極配合自身工作,共同降低護理工作中的風險。
3 討論
總的來說,兒科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因素、管理因素、患兒因素等,都可能導致相應的護理風險問題,問題成因較為復雜,對此加強兒科護理風險管理有著積極且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說,護理人員必須積極調整自身觀念,樹立安全第一的風險管理觀念,依據系統的管理制度實施科學的風險管理,將安全護理要求落實到日常護理工作中,逐漸改變傳統的事后控制為事前控制,通過對各項風險因素的科學管理,提高兒科護理整體的護理質量和風險管理水平。同時,從醫院的角度,要給予制度和培訓上的支持,通過完善的制度、系統的培訓,切實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護理技能水平,從而提高整個科室的護理工作質量和工作水平,最終達到從源頭減少兒科護理安全風險問題發生的目的。另外,護理人員需提高自身服務意識,不斷強化自身知識技能的基礎上,要注重與患兒和家屬的有效溝通,科學選擇恰當的語言和方式,主動減少護患矛盾,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及家屬的護理滿意度。
結語:
綜上所述,兒科護理工作中客觀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問題,護理人員需通過創新觀念、規范行為、完善管理制度、加強與患者的溝通等措施,綜合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實施科學的風險管理,以降低兒科護理風險,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曹艷秋.兒科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及安全護理對策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25):186.
[2]李小紅.兒科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及睡眠護理對策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4):177-178.
[3]楊雪霞.探討護理安全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養生保健指南,2019,(28):125.
[4]趙娜,李麗沙,王秀貞.兒科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及安全護理對策研究[J].健康必讀,2018,(31):10.
[5]文桂芳.淺談兒科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及對策[J].特別健康,2018,(14):260-261.
[6]邢爽,周穎蘭.兒科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及安全護理對策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8,(28):125.
[7]何林俠.兒科護理安全隱患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J].健康大視野,2019,(6):194-195.
[8]鄧曉燕,王珍,楊黎.兒科護理安全隱患與對策[J].母嬰世界,2019,(10):267.
[9]拉巴卓瑪.小兒門診靜脈輸液安全隱患分析及護理對策[J].養生保健指南,2019,(6):191.
[10]范明芳.兒科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及睡眠護理對策分析[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8,5(11):1315-1317.
作者簡介:
彭小霞,1981.10.04,女,甘肅蘭州,漢,主管護師,大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