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恩秀
【中圖分類號】R58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062-01
食管異物是一種常見的耳鼻喉科急癥,所有的年齡段都有可能會發生。兒童喜歡吃各類雜物,或者是進食一些有核骨的食物,如果不慎將核骨吞下,將會卡在食管,進而造成食管異物。幼兒囤磨牙發育不夠完全,食物無法細嚼,導致了咽防御反射相對較差,也會造成食物在食管中發生梗阻。成人因為飲食速度過快,會將食物當中的竹簽、鐵絲以及魚刺等異物吞下。老年人牙托過松會導致進食的時候吞下黏稠的糯米制品,最終嵌在食管上。精神病患者也會在無意識下吞服雜物,這些原因都會導致食管異物的產生。
食管異物多數卡在環咽部,也就是食管的入口位置,該位置為食管中最為狹窄的地方,其次是容易梗阻丁主動脈弓和進氣管的分叉位置。尖銳異物容易停留在該位置,此時是非常危險的,該位置貼近大血管,如果異物穿過血管進入到大血管就會導致大出血。
食管異物通常會產生以下顯著的梗阻癥狀:
1.吞咽困難。如果誤服了圓鈍形的異物,還能夠進食一些流質以及茶水,但是如果是尖銳多角的異物,通常在吞咽的時候會出現嘔吐情況。這是因為異物本身的機械性阻塞和食管產生的反射性痙攣所導致的。如果異物停留的時間相對較長,將會導致局部炎癥的出現,因為黏膜腫脹,從而導致吞咽更加困難。
2.吞咽疼痛:尖銳異物經常會留在食管壁當中,吞咽的時候會產生疼痛感,甚至在體位交換的時候也會有刺痛感。疼痛按照異物梗阻所出現的位置而確定,在頸段異物痛感最為強烈。溝腹段的異物痛感不是非常強烈,其位于背部中央以及胸骨之后。如果是圓鈍狀的異物,通常疼痛都不夠顯著。
3.呼吸困難。異物如果過大,其嵌于環咽部的時候,會對氣管后壁產生壓迫感,從而導致發聲嘶啞和呼吸困難,小兒還會出現窒息的問題。除此之外,由于異物壓迫以及梗阻使得唾液難以下咽,從而流入氣管,產生刺激性咳嗽。
4.其他:吞咽困難或者是吞咽疼痛,部分患者經常張口流涎,無法吞咽,也有的會反復嘔吐。如果是魚骨刺等尖銳物品,會導致食管出現局部腫脹或者是潰爛,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食管膿腫,從而導致穿孔,甚至會造成致命性大出血。
原則上,食管異物基本都是從口腔中取出,嵌取的方法是采用前聯合直接喉鏡以及食管鏡將其取出,除了一些特殊同時有棱刺異物以外,多數都能夠順利的取出。假如無法從口腔當中取出,也能夠推入到胃腸道當中排除,在特殊的時候需要開胸取出。嵌取異物的時候不能夠慌張,通常會欲速則不達,容易將異物推到深處。除此之外,插入食管鏡以后,使得食管加速蠕動,局部會發生收縮,導致異物繼續深入,假如鈍形異物,通常會墜入到胃中,一般會在2天左右的時間里隨著大便排出。如果沒有排出,可以采用食管鏡進行檢查。將食管鏡去除的時候仍然要按照自然位置慢慢取出。食管鏡取出以后,患者的鼻道以及口內會殘留很多分泌物,此時要準備一彎盤,方便承納患者的嘔吐物。
如果食管鏡沒有檢查出異物,有可能是異物已經不存在,也有可能是因為檢查不夠仔細而漏診。食管鏡檢查漏診的原因包括了:
1.食管鏡沒有在食管當中懸空進行。
2.服鋇劑以后,異物會被鋇劑所遮蓋或者是被食物殘渣淹沒。
3.已經出現食管潰爛,異物可能會藏在偽膜當中而無法被發現。
4.異物已經穿透了食管壁,進入了縱膈當中。
國外有文獻報道食管異物對主動脈弓產生損傷,導致病人大出血并死亡的案例。通常異物進入到食管當中,患者會因為刺傷食管壁導致食管周圍炎,并且產生膿腫,向周圍不斷擴散,導致主動脈弓糜爛進而引發大出血。所以,及時而又有效的診斷以及合理的處置非常重要,特別是對于棱角相對較多的異物,去除以后經常會出現創面,要注重對感染進行控制。對于較長的異物,無法回轉的時候,可以采用食管專用異物剪刀,把異物剪成多個小段,然后再取出。如果異物停留的時間太久,主動脈弓位置可能已經糜爛,在異物嵌頓的時候,還沒有出血,如果異物取出了可能會造成大出血,繼而導致死亡,所以醫生要提高警惕。除此之外,躁動可能會導致凝血塊發生脫落,從而導致大出血。為了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現躁動,可以在全麻的狀態下嵌取異物,這種病例需要早期使用大劑量抗生素加以控制,術前要請胸外科進行集體會診,并且做好開胸的準備,便于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及時的搶救,同時對患者家屬也要說明手術本身的危險性。
參考文獻
[1]牛玉梅, 邢奮麗, 安云芳, et al. 老年氣管和食管異物的診治與預防[J].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00, 35(4):285-285.
[2]劉忠偉. 老年氣管和食管異物的診治與預防[J]. 中國臨床醫藥研究雜志:100-101.
[3]張建亞, 陳文博. 兒童紐扣電池食管異物臨床治療[J].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2018, 25(11):37-39.
[4]張麗. 食管異物的臨床分析及預防[J]. 中國臨床醫生, 1999(10):38-38.
[5]王海霞, 邾宇煜. 食管鏡下異物取出術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J]. 海軍醫學雜志, 2003, 24(2):158-159.
[6]王健, 楊建平. 130例引起食管異物的相關因素及其預防對策[J].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05, 18(5):558-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