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萍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政務直播的平臺也從傳統媒體向移動媒體轉移,催生出新的內容和形態。云南廣播電視臺創辦的“七彩云”平臺從2016年嘗試政務類直播,經過三年多的發展,目前已經“常態化”,但是如何向“品牌化”發展,進一步提升傳播力,依然有很大的探討空間。
一、政務直播的發展歷程及“七彩云”政務直播的幾大類型
政務原義是政府的事務性工作。新媒體平臺的政務直播,通常關注的是與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政府行為。我國政務直播的發展經歷了廣播與電視現場政務直播、網絡政務直播、社交媒體微直播、移動政務直播、全媒體直播五個發展階段。
2016年初,云南廣播電視臺“七彩云”融合媒體平臺正式啟用,運用云平臺技術打造“中央廚房”,改變生產模式,再造新聞生產流程,實現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同時,截至2018年12月,“七彩云”平臺簽署了全省15個州市和39個縣的合作協議,將建設為全省縣級融媒體指揮中心。基于“七彩云”平臺打造的“云視新聞七彩云”官方微信公眾號已經視頻直播300多場,全省七彩云公號共視頻直播1200多場,具有更強大資源整合能力的“七彩云端”APP于2019年2月正式上線。2016年至2018年,全省“七彩云”直播內容中,政務直播占四分之一左右。其中2019年1月的比例最高,43場直播中有21場政務類直播。
這些直播主要分為四大類型:一是政務公開類,比如每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政府招投標、政府機構發布重點工作進度的會議等。二是問政類直播,這類中有的是廣播電視問政品牌節目搬到移動終端。比如每周四中午的“金色熱線”,原本是廣播節目,有的是臨時舉辦的問政直播,比如2018年12月底舉行的“2018德宏州全媒體問政”直播。三是執法類直播,比如2019年1月,共舉行了四場“決勝執行難——云嶺總攻”直播,還有普洱定期舉辦的交警夜查直播。四是突發事件和重大活動的直播,比如地震的新聞發布會,云南開展旅游行業整治規范旅游市場秩序新聞發布會,春運,高鐵開通等。
二、移動政務直播興起的背景和社會價值
在全國范圍內,移動政務直播也正在形成一股新浪潮,這不僅是技術升級帶來的動力,也因為公民參與公共事務和社會管理的意識正不斷增強。更重要的是,隨著政府部門對新媒體時代政府治理認識的加深,近年來,“互聯網+政務服務”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對各級政府而言,直播成為政府形象構建的新平臺和搭建社會治理的新空間。一方面,政府能夠展示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多平臺、寬領域地進行社會輿論引導;另一方面,政務信息通過直播披露,可引導受眾參與社會治理,提高行政效率。比如,行政執法類直播是一種普法新形式,提升了法律威懾力的同時,公眾也可以真切地體會到執行的艱辛,增強對司法的認同感和信任感。
三、如何進一步提升政務直播的傳播力
以“七彩云”為例,目前政務類直播主要存在四點問題:第一,內容相對枯燥冗長,部分政府活動除了當事人和領導有所關注,對老百姓來說缺乏吸引力。第二,由于移動直播的成本比起電視直播大大下降,加之平臺處在成長期,為了搶占市場,過去三年里“七彩云”的直播門檻較低,對政府部門的直播需求幾乎“有求必應”,同時就缺乏精細策劃,部分直播按照政府機構的議程從頭到尾錄下來,成流水賬式的直播。第三,微信傳播的“圈子化”特征非常明顯,政務直播也處在一個基于“熟人”、“興趣”、“地理位置”的圈子中。從后臺數據分析來看,部分直播很難突破圈子化傳播形成的信息壁壘。針對這些問題,下一步如何提升政務直播的傳播力呢?
(一)聚焦熱點問題做好議程設置
移動政務直播的內容要在交通、社保、農業等關切民生的重點領域和行業。提前做好議題設置,對于社會上關注度較高、社會影響較大的熱點問題及時進行直播和輿論引導。移動政務直播還要對傳播效果進行預測,不能事事都播,要做好內容甄別,避免流水賬式的直播模式。
(二)把握執法類直播的發展趨勢提升平臺影響力
2019年1月,七彩云平臺的三場“決勝執行難”直播點擊率上千萬,打破收視記錄。在全國來看,執法類直播大量走入公眾視野是從2017年開始。目前主要分為三大類型:一是交警執法直播,二是針對食品安全的食藥監局的執法行動直播,典型代表是深圳市2017年開播的專注餐廳后廚安全的《星期三查餐廳》。第三類就是從2018年開始風行的直播抓“老賴”。隨著司法公開、政務公開,執法類直播正逐漸深入社會各領域,社會反響很好,移動媒體應積極把握這一趨勢和機會。
(三)政府機構要敢于“自找麻煩”積極主導政務直播
通過移動視頻直播的方式將政府工作及活動的過程實時呈現,這也給政府的新媒體綜合素養和行政能力帶來了更高要求。有網友評論,政務直播其實是一種“敢于給自己找麻煩”的求真務實。在眾目睽睽的審視下,以及時不時有熱心網友通過網絡平臺提出各類或尖銳、或刁鉆的問題,這對政府部門的議事作風及領導才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中提到“要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聯系,提高政務輿情回應的主動性、針對性、有效性。穩妥做好突發事件輿情回應工作”。然而部分政府機構對此還沒有形成共識,政務直播的主體是政府,政府能夠多大程度上主導和參與才是決定直播空間的核心關鍵。
參考文獻:
[1]楊逐原,王萌.政務直播思維及路徑研究[J].青年記者,201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