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貞營


【摘? 要】目的:分析在婦產科的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安全隱患,并根據分析結果制定防治安全隱患的措施。方法:從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婦產科進行診療的患者中選取60例納入研究中,根據安全隱患采取優質護理服務,并將這些患者編為觀察組。從同一時間段內我院婦產科患者中再選擇60例作為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經不同方式護理后的生活質量和滿意度情況。結果:觀察組經優質護理后,其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常規護理的生活質量評分(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以安全隱患為護理方案制定基礎的護理行為,可以改善婦產科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提高他們對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在臨床護理方面有重要的價值。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安全隱患;優質護理
【中圖分類號?】R25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253-01
隨著人們認知能力的不斷增強,掌握的醫學知識也越來越多,維權意識也隨著提高,人們對醫院護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尤其是婦產科的護理對象多為產婦和新生兒,需要非常專業的護理技巧和護理質量。婦產科護理工作中有很多安全隱患,當護理方案不完善時就會引發這些隱患,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正常的恢復計劃,同時也增加了醫院護理工作的負擔,對醫院的聲譽產生不良影響[1]。因此,婦產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需要醫院加強重視,并據此制定更加完善、完全性強的護理措施,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本文選取了我院婦產科的部分患者,進行不同護理方式的干預,觀察針對安全隱患實施的優質護理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婦產科進行診療的患者中選取60例納入研究中,根據安全隱患采取優質護理服務,并將這些患者編為觀察組。從同一時間段內我院婦產科患者中再選擇60例作為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對照組的患者平均年齡(35.74±1.52)歲;觀察組的患者平均年齡(35.67±1.56)歲。選擇統計軟件SPSS18.0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差異不明顯(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方法
1.2.1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主要護理內容是對患者的體征和病情進行嚴密的監測,并對相關檢查數據和病情變化進行詳細的記錄;病房的衛生按時打掃,為患者創造干凈、舒適、安靜的診療環境。
1.2.2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干預采取優質護理,首先根據婦產科患者的特殊情況進行安全隱患的分析,根據分析的結果制定護理對策,具體護理內容包括:①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安全意識的培養依靠不斷的向護理人員宣傳安全知識和法律知識,使其了解安全意識的重要性和相關內容,提高對風險的預見性。醫院通過定期組織相關培訓宣傳此類知識并規范各項工作標準,為護理干預提供安全保障[2]。②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護理工作的專業性是安全性的保障,醫院需要對護理人員開展專業技能的培訓和指導,使護理人員熟練掌握操作標準,提高工作質量。③對患者實施安全教育?;颊叩陌踩庾R對護理效果也有重要的影響,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相關安全知識的教育,幫助患者建立自我防范的意識,增加患者與護理人員的配合度[3]。④合理進行人力資源配置。婦產科的護理工作繁雜,患者需要護理的及時性強,醫院對于婦產科護理人員的數量安排和工作時間安排要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安排,比如適當的增加夜班人數,鼓勵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等。
1.3指標觀察
1.3.1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標準:根據生活質量評定量表進行評分,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患者的信息進行采集,共包括36個項目,從5個維度考察(軀體疼痛、軀體功能、生命力、社會功能、總健康),每個維度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好。高質量:80分以上;一般質量:在70分至80分之間;低質量:70分以下。
1.3.2患者的滿意度評價:調查工具選擇調查問卷,內容包括4個項目(護理態度、并發癥發生情況、護理效果、恢復效果),每個項目總分為25分,調查問卷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滿意度越高。非常滿意:90分及以上;基本滿意:大于60分小于90分;不滿意:小于6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60×100%
1.4數據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相關數據選擇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行t檢驗,計量資料使用(%)表示,行x2檢驗,p<0.05代表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觀察組經優質護理后,其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常規護理的生活質量評分(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婦產科的護理工作中安全隱患現狀:首先是護理人員沒有強烈的安全意識,不能及時預見危機,對婦產科患者的特殊性關注度不夠,導致安全隱患無法有效的排除。其次是對制度的執行缺乏監管,婦產科的產婦隨時可能面臨生產,需要護理人員給予高度的關注,但是部分人員對工作缺乏責任心,沒有嚴格按照工作流程和標準執行,對患者缺乏有效的監護,危機出現時不能及時應對,造成嚴重的醫療事故[4]。再次護理人員的綜合素養有待提高,面對婦產科患者,護理人員需要關注其心理狀態并與之進行有效的溝通,全面掌握患者的身體情況,針對性的給予全面護理,但是有的人員態度不好,與患者缺乏溝通,對患者的信息掌握不全面,無法掌握患者自身的安全隱患,增加了風險發生的幾率。
本研究中通過安全隱患的分析制定了優質護理計劃,婦產科患者實施后其生活質量與滿意度有明顯提升,并且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的效果,在臨床中值得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周敏, 陳柳, 徐潔. 婦產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J].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6(S2):385-386.
[2]高月林. 婦產科術后醫院感染的臨床分析與護理干預[J]. 基層醫學論壇, 2017, 21(12):1465-1466.
[3]黨進, 高靜. 淺析婦產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其預防對策[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8, v.5(03):31+33.
[4]王文琴. 婦產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6(1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