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天輝 劉佳麗 耿瑞 代敏 張藝
【摘? 要】目的:研究培養綜合臨床思維中醫內科帶教模式的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帶教的30名實習生,納入實驗組,開展綜合臨床思維中醫內科帶教模式;于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帶教的實習生中選擇30名,納入對照組,開展常規帶教模式。結果:與對照組進行對比,實驗組出科考核結果、實習生對帶教模式滿意度均更加理想,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實施綜合臨床思維中醫內科帶教模式,可提高出科考核結果、實習生對帶教模式滿意度。
【關鍵詞】綜合臨床思維;中醫;內科帶教模式
【中圖分類號】R 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257-01
對于實習生來說,臨床實踐較為重要。在醫學教育中,帶教老師對有效培養實習生實踐能力較為重視,培養臨床實踐能力的核心是培養實習生臨床思維[1]。本文選擇60名實習生,對培養綜合臨床思維中醫內科帶教模式的效果進行了如下研究及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于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帶教選擇30名實習生,納入實驗組,男女比2:28,年齡20歲至23歲,中位年齡22.0歲;30名實習生選自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帶教的實習生中,納入對照組,男女比3:27,年齡21歲至23歲,中位年齡22.5歲。對比分析2組實習生入組數據,統計學意義不存在,P>0.05。
1.2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帶教模式:帶教老師應根據現有培養計劃來科學開展內科臨床實踐相關工作。
實驗組開展綜合臨床思維中醫內科帶教模式:(1)將實習生分批分組,開展內科系統輪轉模式,包括心病科、肺病科、腎病科、脾胃病科等,每個科室輪轉4周。嚴格執行帶教任務負責人是課題組成員,包括病例討論、床頭帶教、教學查房、臨床技能操作帶教、專題講座。(2)在實習生進入臨床實踐前,帶教老師應給予實習生開展3d崗前教育,邀請相關部門開辦講座,詳細講解如何轉變學習和思維方式,引導實習生更加適應臨床實踐學習,講解實習生管理條例、醫院管理制度、醫院概況、畢業實習大綱等,促使實習生更了解醫學法律教育、醫德醫風教育等內容。崗前教育結束后,實習生可進入內科開始臨床實踐,帶教老師需為每一批實習生詳細介紹科室概況及特色,對床頭帶教進行規范,實習生應充分采集患者病史資料,對治療方案進行全面了解,每日跟隨帶教老師進行臨床查房,帶教老師應指導實習生如何正確采集病史及體格檢查,引導實習生對患者病情進行綜合分析,提出診治意見,對實習生書寫醫療文書進行有效規范。(3)管床實習生應每周1次選擇典型病例并獨立采集病史資料、體格檢查,匯報后,組織其他組員進行討論。帶教老師職責是引導、系統講解相關知識,包括病史采集、診斷、體檢、鑒別診斷、治療等,對中醫辨證論治進行重點講解,對實習生正確方面進行肯定,糾正并分析實習生不正確方面[2],最后做好總結工作。(4)帶教老師應每2周開展1次病例討論,可由實習生推選典型病例,也可由教師提出典型病例,可選擇疑難病例,在提出前,實習生應提前查找相關資料,對病種研究前沿及中醫各家認識進行充分了解,實施開放性討論,對各個問題進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帶教老師負責解答與總結。(5)若病區存在臨床技能操作時,帶教老師負責帶領實習生進行觀摩及講解,包括目的、禁忌癥、適應癥及相應注意事項等,指導實習生做好助手工作,示范并監督實習生進行皮膚消毒、清洗器械、無菌操作及醫療垃圾歸類等[3]。(6)課題組老師應承擔專題講座工作,全體本科畢業實習生均可參加,內容包括中醫大病歷、醫學心理學知識、人文關懷及衛生經濟問題概述等。
1.3效果分析[4]
不合格:<60分。
1.4統計學計算
本組探究中,t檢驗、X2檢驗過程中使用SPSS19.0軟件,可分析計量資料、計數資料,P<0.05,說明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對比,出科考核結果、實習生對帶教模式滿意度均更加理想,差異明顯(P<0.05)。
3 討論
在中醫內科學臨床實踐教學過程中開展綜合臨床思維中醫內科帶教模式,可對床頭帶教進行規范,可有效調動實習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可對實習生臨床分辨能力進行進一步加強,可幫助實習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應用能力,可促使實習生綜合能力有效提高,在提高實習生與患者溝通能力及專業知識技能方面,效果顯著。
臨床實踐證實,開展綜合臨床思維中醫內科帶教模式,可對實習生臨床知識面進行有效拓寬,可相應提升實習生自學能力[5],幫助實習生建立全面認知疾病的思維,有效提升實習生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專題講座中,實習生可補足思維不足,對人文學、醫學、社會學及衛生經濟學等知識加深了解,從多角度考慮問題,提升實習生出科考核結果。
本組結果:實驗組出科考核結果、實習生對帶教模式滿意度均更加理想。
綜上,實施綜合臨床思維中醫內科帶教模式對提高出科考核結果、實習生對帶教模式滿意度存在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趙妍妍, 姜永珊, 王承明, et al. 中醫內科學臨床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8, v.26;No.269(10):24-26.
[2]王燕, 吳洋, 吳燕. 循證醫學教學法在中醫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8, v.16;No.281(09):10-11.
[3]李忠偉, 金格勒. 四證合一模式下骨科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帶教方式的探索[J]. 新疆醫學, 2017(2).
[4]周志堅. 基于PACS的教學模式在泌尿外科臨床見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 v.3(32):204+206.
[5]楊慶芝, 吳麗華. 三級綜合醫院帶教全科規培醫生方式的探討[J]. 江蘇衛生事業管理, 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