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超?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人們對于新聞的需求越來越高,各行各業的新聞工作者存在一定的競爭力,這種競爭力在電視新聞行業更加激烈。電視新聞想要吸引更多的觀眾、想要提升電視新聞表達、宣傳的能力,就需要電視新聞基于自身的缺陷、局限性做出相應改革。當今電視新聞工作人員不僅要擁有一定的創新能力,還要盡其所職、盡其所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使新聞內容受到廣泛關注,從而提升電視新聞的收視率。本文就電視新聞編輯創新能力展開分析。
關鍵詞:電視新聞;編輯;創新;分析
當代經濟高速發展給電視新聞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以及機遇,但與此同時也使電視新聞傳媒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新時代經濟的快速發展給人們提供了便捷性生活以及高速的生活節奏。尤其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得手機的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本身所攜帶的便捷性符合著人們的生活節奏。人們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來觀看手機娛樂性新聞、刷抖音、玩游戲等等,這些都是傳統電視新聞所不具備的,這也使得電視新聞這一行業日益式微。做為電視新聞工作人員,需要對于本職工作給予完善,對各種新聞信息給予收集、挑選、完善,篩選出符合當代潮流的有價值信息。同時電視新聞工作人員也應該不懈努力、提高自身專業水平,重視職業道德,以負責任的態度努力工作,提高工作質量。
一、當前電視新聞編輯的缺陷
(一)內容枯燥無味
在經濟、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愈來愈快。如今國內雖有這不少電視新聞臺,但播放的節目內容都比較繁長、枯燥、單調,所具備的看點不足,使得即使有心觀看電視新聞的觀眾也會感到十分乏味。如今愛看電視新聞的大多是那些不用智能手機且年齡較大的中老年人,大多數人即使關注時事新聞也是通過手機上網、電腦瀏覽等方式去完成的。其實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不僅是新文化與舊文化沖擊,也是電視新聞枯燥單調所引發的,甚至連播報者也是無精打采地念書式的朗誦。大多觀眾都接受不了這種緩慢的節奏,甚至心生抵觸,漸漸喜歡用手機去關注時事。使得電視新聞的影響力大大降低,甚至到如今漸漸式微的狀況。
(二)一味的模仿,缺少自主創新意識
當今時代,模仿抄襲現象日益嚴重,每每有一個電視新聞節目受到觀眾廣泛關注,其它電視節目便爭先模仿,唯恐比電視新聞同行慢上一步。只是這種做法雖然能在短時間內積累一定量的人氣,但過段時間觀眾的興趣就會慢慢流失,漸漸感到不可耐煩,這也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出現這種電視新聞節目互相抄襲、互相模仿的現象主要是當今電視新聞工作者缺乏自主創新能力。
(三)電視新聞節目日時效性太差
電視新聞所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給觀眾帶來第一手的新聞資訊,向觀眾揭曉社會上或好或壞的一系列現象,具有時效性和真實性,使觀眾能夠了解自身以外社會上的各種現象。電視新聞編輯以及工作人員還需要在所收集的諸多新聞材料中尋找具備足當吸引力的新聞播報點,使觀眾能耐下心來觀看電視新聞,最大限度地展現電視新聞的能力。但由于近些年來電視新聞屢次出現的重復報道的錯誤,甚至把陳年累月的舊新聞拿出來播報、炒冷飯,已經毫無實效性、真實性,使觀眾從耐心觀看到不耐煩甚至乃至看到就換臺的厭惡心理。
二、提高電視新聞編輯能力的措施
(一)電視新聞工作者應提高創新能力
電視新聞工作者在編輯時事新聞時,應仔細、用心地挑選新聞要點,并且要能找到其中的特點、亮點,在新聞播報中應言簡意賅地表達出來,從而滿足當今快節奏生活下人們的精神需求。在新聞選材上不僅要用心挑選,還應該重視觀眾心理要求,挑選一些能夠引起人們共鳴的信息。新聞播報也可以采用一系列微信互動、短信互動、微博互動等方式,將觀眾與電視新聞聯系起來,使之不是一味地給觀眾灌輸新聞熱點,而是通過雙方互動,使受眾樂于并主動吸收的。新聞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口語表達水平、肢體動作表達水平、四肢協調表達水平,以生動有趣的講新聞方法向觀眾播報新聞熱點。
(二)對新聞細節的把控
新聞報道是根據一系列的圖片、視頻、聲音、文字所組成的新聞時事,具備真實性和時效性。表達時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展現其細節,突顯其要點。優選出能夠令觀眾產生共鳴的新聞要點,才能做到互動與反響,同時要建立輿情研究機構進行廣泛的輿情研究。對于社會上各種各樣輿情進行采集與分析,并通過積極性的引導把控人民輿情,一方面積極協調了大眾的感情流向,一方面做到順應民心。
(三)注重電視新聞的完整性
在網絡媒體傳播時代,一些時事要點往往被別有用心的人斷章取義,使得與原本所要傳播的積極觀點截然相反,在社會引起巨大的反響以及廣泛關注,導致了新聞失實,引發出巨大的不良后果,使得電視新聞屢屢陷入困境。因此,新聞編輯要本著實事求是、盡責盡職的工作態度來進行新聞素材的編輯,保證新聞的完整性、真實性,帶給觀眾真實、積極的新聞時事。
三、結語
在如今經濟、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作為電視新聞工作者一定要做好把關人,確認新聞的時效性、真實性,也要擁有自主創新能力,杜絕一味的模仿,漸漸提升新聞的收集、編纂以及傳播作用。
參考文獻:
[1]熊浩.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初探[J].西部廣播電視,2018 (22):159-160.
[2]董國徽.基于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新聞編輯創新分析[J].傳媒論壇,2018,1 (2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