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曙光
摘要: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別具優勢,對于國民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這對國家科學技術、國家科技進步、經濟增長有著重要的意義。比較于西方發達國家,盡管我國的高新技術企業也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可是自主創新能力和研發能力較低,科技成果缺乏有效的轉化,同西方發達國家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很多的科研成果并沒有有效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去解決實際的問題,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率和利用率還不足20%,遠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對我國的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而言,在其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難題就是融資困難,基于此,本文主要對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融資問題進行探析,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給行業內人士以借鑒和啟發。
關鍵詞: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融資;信用擔保;融資渠道
一、我國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
我國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企業的經營特點與投融資機構要求不匹配。大多數企業的成立時間不長,經營結構不完善,內部管理有較多不確定性,存在經營風險。很多企業產品的可替代性較強,市場風險較大。在關鍵的技術研發階段,企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從研發到科技成果完成市場轉化的周期較長,市場預期回報不確定性較大。企業資產以無形資產為主,在目前的信用體系下,企業難以提供足額擔保,也缺乏籌措項目資本金和落實其他擔保措施的能力。二是金融機構對科技創新的重視不足。一方面,金融機構不愿意承擔企業技術創新的風險,對于關乎企業和行業未來發展的科技創新,市場興趣不大。僅依靠企業自身的資金投入和國家政策支持,難以促成產業的革新和實現技術的集聚效應。另一方面,缺乏能夠有效支持研發、生產、產業化整個創新鏈條的金融產品。企業從技術創新到走向市場化的過程中需要經歷政策、技術、市場和資金的多重考驗。三是銀政企合作機制有待加強。雖然國家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有較完整的政策支持體系,但從實際情況看,目前企業和銀行在市場上都采用單打獨斗的方式,對政府的支持政策不熟悉、雙方合作難以尋找切入點。
二、我國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的解決措施
(一)積極建立并完善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的信用擔保與評價體系
我國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的解決措施之一是積極建立并完善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的信用擔保與評價體系。從國外的實踐經驗來看,對于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來說,想要擴大其融資的規模,一種比較通行的模式就是信用擔保體系,所以要加快建立健全政府的擔保體系,這是解決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融資難題的一個有效辦法,有助于解決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融資難、擔保難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社會中介服務機構的設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構建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
我國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的解決措施之二是構建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在當前經濟環境下,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一方面政府要制定相關的法規政策來鼓勵金融機構貸款;另一方面政府應通過法律體系改革,在制度體系上幫助中小企業家和資本提供者搭建牢固的橋梁。中小企業想吸引國內風險投資,就必須創新法律體制和合同保護,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
(三)大力發展互助性擔保機構
我國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的解決措施之三是大力發展互助性擔保機構。互助型擔保的優勢在于民間擔保的產權結構清晰、社區互助互利、相互監督透明、相互保險保障機制。政策風險擔保機構在面臨風險時,往往會向政府轉移風險。相互擔保機構的風險是由成員來,共同分擔的,這相當容易被更多的擔保人接受,這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問題可以通過審批人與擔保人之間的相互理解而得到緩解。互助擔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監督的有效性,進而降低了政府的財政負擔,這是政府和中小企業直接相關溝通的新途徑。
(四)資金獲得方面
我國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的解決措施之四是資金獲得方面。(1)政府支持。第一,國家應實施積極財政政策,通過有效運用財政性科技創新投入,注重發揮其放大、輻射、引導的“乘數效應”,通過各種措施引導企業的科技研發投入力度,還可以采取政府和企業合資組建創新性創業公司、財政貼息等方式,提高財政對高科技產業的投入力度;第二,加強企業融資擔保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政府支持建立企業融資擔保機構,鼓勵社會資金建立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支持和鼓勵各類擔保機構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貸款擔保服務,對其中技術含量高、產業化前景好的企業給予保費優惠。(2)金融機構要積極作為,一是認真研究高新技術企業融資中的問題,積極創新產品,開發出更加適合服務高新技術企業的金融產品;二是理順適應企業不同生命周期的融資方式,為企業直接融資創造更為有利的制度和市場環境;三是搭建金融機構與高新技術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平臺,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對納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項目的企業積極提供信貸支持。金融機構要切實深化銀企合作,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和金融資本緊密結合,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3)企業自身的發展和完善。第一,加強生產經營管理,切實提升自身經營效益,強化債務管理能力,通過建立完善的財務信息披露制度,不斷增強企業信譽水平,提高信用評級,提升金融機構貸款準入資格。第二,提高企業信譽,改善融資環境。高新技術企業在加強發展的同時,要不斷提高社會信譽,增強自我約束意識,堅持信譽第一的原則,不做假賬,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提高自身的信用程度,從根本上改善企業的形象,增強銀行貸款的信心,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拓展融資渠道。
結語
總之,融資難是制約中小企業長遠發展的主要問題。近年來,融資難問題已經成為了金融機構、政府和中小企業之間難以逾越的障礙。本文以中小企業融資為研究對象,查看該類企業面臨的融資問題,并對該類企業面臨融資難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對于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需要政府、中小企業、中介、金融機構各方的共同努力。同時,中小企業也要堅持誠信經營,不斷提高信用等級,憑借良好的經營業績和商業信譽,贏得政府、銀行以及金融結構基金的幫助和支持。
參考文獻:
[1]紀玲瓏,陳增壽.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資金支持與政策需求——基于生命周期視角[J].財會通訊,2015(35).
[2]雷麗媛,陳宏.高新技術企業融資效率及對策研究[J].時代金融,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