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伴隨著全球化經濟不斷的發展,貨幣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貨幣境外存量規模不斷地擴大。隨著貨幣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速,給國內宏觀經濟以及幣值穩定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因此,本文針對于貨幣國際化的概念以及作用,提出了貨幣國家化進程中,對幣值穩定帶來的影響,同時,研究發現,銀行業規模越大的國家,其幣值穩定波動大,相對于銀行主導型金融系統,可以化解貨幣國際化帶來的外部沖擊,從而使幣值更加穩定。另外,針對于研究的結果,本文為貨幣國際化進程,提出了僅供參考的有效建議。
關鍵詞:貨幣國際化;宏觀經濟;影響
引言:幣值穩定指的是物價指數在短時間內沒有大幅度的變動,即使變動也會在社會以及居民可承受的范圍之內,而不是物價指數固定不變。幣值的穩定是通常利用貨幣政策來實現,比如保持幣值穩定,首先應該適應貨幣政策,觀察經濟金融形勢帶來的政策效應,靈活利用政策工具,從而穩定市場物價指數。因此,在貨幣國際化進程中,要想保持貨幣幣值穩定,就應該追求四個目標,分別是:經濟增長、就業增長、國際收支平衡以及低通貨膨脹。
1貨幣國際化的概念以及幣值穩定的重要性
1.1貨幣國際化的概念
貨幣國際化指的是貨幣的發行國家,在國家范圍內實行貨幣的主要職能,隨著世界市場的形成以及國際貿易的發展,商品買賣打破了地方以及國家的局限。同時,貨幣的國際流通,貨幣的國際化,是國家經濟實力的體現,也從經濟規模上看到了該國家的貨幣在國際市場的潛在使用情況。國際貿易化發展有效地促進了貨幣國際化[1]。
1.2幣值穩定的重要性
貨幣國際化進程中發行國際化貨幣的國家需要以貨幣為中介的銀行、保險、基金等形成金融總部聚集地,建立金融產業基地,建立面向全世界貨幣的結算中轉站,這一系統的建立對貨幣的國際化、金融結構的調整與改革和金融自由化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其次,除了考慮政治因素以外,還需要考慮幣值的穩定性,貨幣的國際化可以有效地促進金融一體化,降低金融風險。
貨幣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可以促進大量的貨幣進入經濟稀缺的國家,從而實現各個國家經濟的均衡增加,貨幣國家化不僅可以促進金融一體化,還可以提升金融體系的競爭能力。最后,幣值穩定是體現國家經濟繁榮發展的重要基礎,是一個國家經濟穩定的特征,只有幣值穩定金融投資才會正常運作,國際貿易才會正常流通。
2貨幣國際化與宏觀經濟的發展
2.1貨幣國際化與金融結構的關系
根據研究調查表明,貨幣國際化與宏觀經濟的發展存在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在金融體系發展的過程中,貨幣國際化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穩定的宏觀經濟可以有效地推動貨幣國家化的進程。貨幣的國際化對宏觀經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但貨幣國際進程過快,超過了宏觀經濟的增長需求,會造成貨幣國際化快速發展,從而使不穩定的金融體系增加了風險,也增加了金融體系的不穩定因素。其次,不穩定的宏觀經濟會阻礙貨幣國際化的進程,從而影響了經濟的發展。
2.2貨幣國際化給宏觀經濟帶來的影響
貨幣國際化的出現導致國家內部的經濟失衡,嚴重影響了全球宏觀經濟的穩定性和發展,經濟失衡情況可以利用貨幣政策來改善,因此,貨幣國家化與國家內部經濟的協調統一性是十分重要的[2]。其次,在貨幣自由流動下,貨幣國家化導致宏觀經濟受到不穩定的影響,是該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必須要面臨的挑戰和問題。
2.3貨幣國際化對幣值穩定帶來的影響
在貨幣國際化的過程中,銀行業發展規模越大的國家,其比值波動性也更大。由于貨幣國際化在給該國帶來新的業務與資本時,也增加了銀行業的風險,導致銀行業成為了系統風險的因素,從而加劇幣值的波動。其次,銀行的金融系統,為了緩解貨幣國際化帶來的外部影響,緩和幣值的波動。
根據調查顯示,金融系統能夠緩和幣值波動,不是因為大規模的股市,而是股票市場的流動性。最后,貨幣國際化對幣值穩定影響存在著區別,主要是對于外幣值和內幣值的差異,隨著貨幣國家化水平的不斷提升,貨幣國際化反而能夠使物價波動,加劇匯率波動,而貨幣國際化初期,貨幣國際化可以抑制匯率波動,加劇物價波動。
2.4目前我國宏觀經濟發展狀態
在我國近幾十年的宏觀經濟發展變化中,最大的一次轉變就是我國從計劃經濟時代轉化為由市場進行調控的經濟時代。在市場經濟時代下,宏觀經濟是以新常態經濟模式進行發展。新常態是指在一些列國家政策措施下,使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適中并且能適應經濟模式的轉變。新常態經濟還強調要以科技作為主要的生產力,拉動經濟發展以及使第三產業作為生產的主力軍。在該模式發展下,我國宏觀經濟出現了發展速度明顯變慢、科技為經濟發展核心以及第三產業發展迅猛等特點。
3實施貨幣國際化的有效策略
3.1貨幣國家化初期
在貨幣國際化初期階段,要重視通貨膨脹波動帶來的風險,以及加劇物價指數的波動,主要因素是由于貨幣需求不穩定,央行貨幣政治減弱了貨幣政策的執行效果,所以在貨幣初期階段,應該加強貨幣的境外需求管理,確保國內貨幣的獨立性,規避國內貨幣政策效率的降低[3]。
3.2貨幣國際化水平的不斷提升
隨著貨幣國際化水平不斷的提升,政府要重視匯率波動風險。在貨幣國際化程度不斷提升中,政府可能面臨國際化逆轉的風險,加劇匯率波動。因此,隨著貨幣國家化進程不斷的加快,國家應該防范貨幣國家化的逆轉風險。其次,市場股票的流動性的提升,可以緩和貨幣國家化帶來的幣值波動,所以在貨幣國際化進程中,國家應該不斷提升市場的流動性和效率,從而促進資本市場的可持續性穩定發展。
3.3貨幣國家化進程的推進
在貨幣國際化的過程中,銀行業規模越大的國家,該國家的幣值波動就更大。因此,國家或政府應該重視銀行業規模擴大帶來的風險和影響,隨著貨幣國家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國內銀行的境外業務比例不斷增加,應該加強風險管理和內部管控,做好國內外交易調查,降低風險。
4貨幣國際化對宏觀經濟發展的影響
4.1金融市場對宏觀經濟發展趨勢的影響
金融市場的發展是依靠了網絡技術。因此金融市場不僅是金融行業活動,也是網絡活動。傳統的金融活動由于其行業領域的限制,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不大。但是作為網絡活動已經深入人們的生活,成為一種國民的生活模式,它對宏觀經濟的發展是不可小覷的。目前我國的網民大約有6億,因此金融市場可以通過影響網民的經濟活動,同時影響到宏觀經濟發展方向與趨勢。
4.2貨幣國際化對宏觀經濟結構的影響
貨幣國際化對宏觀經濟的結構發展有一定的影響。貨幣國際化常見的三種發展模式都具有特定的功能。由于貨幣國際化使得金融市場擴大,使互聯網小額貸款的發展,使得我國的宏觀經濟結構發生變化。比如由于互聯網小額貸款,使得大學生創業逐漸普遍化,農村小微企業不斷涌現,以及城市中個體經營商逐漸增多。
農村中小微企業的不斷涌現,使得農村的經濟發展從依靠土地和勞動力,轉向經營管理與技術扶持。因此使得農村的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城市中個體戶數量增多使得城市經濟發展變得多元化,從而也使得城市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目前,我國許多大學畢業生選擇創業,這從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大學生就業率。由此可見,貨幣國際化從各方面影響了我國宏觀經濟結構[4]。
5貨幣國際化在宏觀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及優化措施
5.1貨幣國際化在宏觀經濟發展的問題分析
宏觀經濟下的貨幣國際化發展,存在了不可忽視的影響。這些問題會嚴重的影響到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其實貨幣國際化能預警宏觀經濟發展狀況,但是卻很少有學者注意這一點。增加宏觀經濟發展存在的風險。目前我國金融環境是比較復雜的,背后有許多錯綜復雜的因素在影響其發展。貨幣國際化給宏觀經濟帶來的影響既有積極也有消極的。貨幣國際化的發展依賴于網絡技術。互聯網科技的確刺激了經濟的增長,但是同樣也帶來了一定的經營監管風險。為了使貨幣國際化能更好的助推宏觀經濟的發展,需要早日解決這些風險問題。
5.2可采取的優化舉措
為了使貨幣國際化能給宏觀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積極影響,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采取措施。
首先要加大力度對貨幣國際化的監控。貨幣國際化的發展依賴于網絡技術,而網絡環境是復雜的,有風險的。由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對網絡環境進行嚴格監管。國家需要出臺一些法律法規來規范網絡環境。各級地方政府需按照相關條例規定,落實對網絡的監管。
其次重視對貨幣國際化服務水平的提高。由于貨幣國際化是一種全新的金融發展模式。它并沒有厚實的發展根基,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沖擊。為了保證貨幣國際化能夠持久穩定的發展,必須要重視對貨幣國際化服務水平的提高。可以采取淘汰落后的服務方式,創新的服務模式來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以及加大自身的競爭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體規模比較小,技術成分也不成熟,投資地區分散不均勻,政府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國家競爭力不夠強一系列問題。因此,為了促進貨幣國際化進程快速推進,實現幣值的穩定,政府應該完善金融制度,促進產業升級,加強自主創新能力,重視貨幣國際化對宏觀經濟的帶來的影響,不斷研究有效應對策略,從而實現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人民幣國際化研究:程度測算與影響因素分析[J]. 彭紅楓,譚小玉.經濟研究.2017(02)
[2]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本幣境外流通的宏觀經濟效應研究[J]. 王雪,王聰.國際經貿探索.2016(10)
[3]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國際收支視角[J]. 余道先,王云.世界經濟研究.2015(03)
[4]人民幣國際化的經濟發展效應及其存在的問題[J].何平,鐘紅.國際經濟評論.2014(05)
作者簡介:
徐成龍(1988-),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研究方向:國際金融,國際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