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 強麗莉
【摘? 要】對于醫學生而言,實習是其成長和學習的重要階段,但受到時代發展影響,現代醫學實習生經常會背負沉重的壓力,其不僅會對實習醫院的醫療工作產生影響,同時也阻礙了自身的健康發展,在此情況下,對醫學實習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本文主要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醫學生;實習;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39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275-01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快,也對當前的高校醫學教育模式改革提出更高要求,對于醫學生而言,其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如此才能滿足時代發展需求。實習是醫學生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其從學校過渡到社會的重要時期,新時期背景下,對醫學實習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如此更加有助于其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促進其自身的健康穩定發展[1]。
1對醫學實習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素質教育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大學生的基本素養包括專業素養、文化素養、思想品德素養、心理素養等。其中,心理素養是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提高其他方面素養的基礎和前提。對于醫學生而言,其必須要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這與其今后的職業生涯息息相關。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通過對學生的合作、人際溝通等生存能力進行培養,使其能夠在工作崗位中更加妥善的處理人際關系,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此外,通過心理健康教育,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就業觀,提升其多方面的綜合素養,滿足現代醫學發展實際需求[2]。
醫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受到個人因素、環境因素等的影響,經常會背負多重壓力,從而不利于其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在醫療活動中,人際關系尤為復雜,具體包括師生關系、醫護關系、醫患關系等等,若學生不能對這些關系進行妥善處理,便很容易出現各種矛盾。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能夠確保學生免受環境因素影響,同時也能使其妥善處理好各種關系,擺脫各類情感問題。
醫學生在進入實習期之后,能夠親身感受到社會變革,尤其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醫療工作者經常需要面臨著緊張的護患關系問題。實踐工作中,很容易使患者產生矛盾和沖突,而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則能夠使學生正確處理和看待醫護關系,使學生對生命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與此同時,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等,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實踐能力,引導其熱愛生命,合理的處理各種情緒,從而更好的滿足工作崗位需求[3]。
2對醫學實習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2.1科研與管理并重,提高管理水平
在此過程中,實習帶教老師以及主管部門都要提升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并將其納入到教育日常管理工作當中,以確保該工作的延續性和科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實習是心理健康教育是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一個全新的研究課題。但就目前發展現狀來看,在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還存在諸多不足,實習生受到多種背景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為此,相關教育人員可通過問卷調查、個案研究、座談會等方式,對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對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源源不斷的探索,推動著醫學實習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著科學化方向發展[4]。??? 2.2豐富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充分凸顯人本化特征
為了能夠使醫學實習生快速適應實習環境,實習單位一般可通過崗前培訓的方式,為學生提供科室或醫院的相關醫療法規規章制度、醫療糾紛處理等培訓內容,使學生能夠對科室工作職責內容等有所了解,使其能夠從心理上、工作行為以及工作態度上,適應醫院的醫療工。此外,為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還要對訴求渠道進行拓寬,對于醫學實習生而言,實習單位屬于一個較為陌生的環境,其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的生活、工作或學習問題,通常很難及時找到解決問題的人員或部門,因此,實習單位一定要對訴求渠道進行拓寬,以滿足學生實習需求,并可通過社會服務雜志、報刊等,為學生提供解除心理壓力的途徑和辦法。除此之外,還要對實習單位帶教模式進行創新,以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當今社會,醫患關系尤為緊張,對于醫學實習生而言,其經常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降低自身效能,在工作上缺乏主動參與意識和主動思考意識。因此,一定要對帶教方法進行改善,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在提升其自我效能的同時,調動其臨床創造性思維[5]。??? 對于不同需求的群體,還要對教育活動進行豐富,實踐過程中,醫學實習生面臨的壓力,既存在差異性但也具備普遍性。因此,教育人員可利用現實環境,通過體驗式教育,對于不同的學生群體開展針對性教育,與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心理溝通,了解其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同時為其提供正確、積極的排解方法,如此不僅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同時也有助于構建出和諧醫患關系。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醫學實習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具體的實施途徑,以期能夠為醫學實習生心理健康發展提供保障。總之,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也對醫療工作人員提出更高要求,其不僅要具備高超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技能,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和人際溝通能力,如此便需要對其進行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使其更好的適應今后的崗位發展需求,促進我國醫學事業的可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陸鳳艷, 王海紅. 構建醫學生臨床實習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8,547:875-623.
[2]馬金耀, 崔開艷, 王旸. 實習期臨床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應對方式及個體因素研究[J]. 中國健康教育, 2016, 23(6):434-436.
[3]朱紅燦, 談頌, 李倩倩,等. 七年制醫學生實習階段工作倦怠和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5, 15(20):644-655.
[4]高立, 任勝利, 尹國才,等. 臨床實習壓力對D型人格醫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調查研究[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16(1):421-242.
[5]唱麗榮, 趙陽, 周桂霞. 臨床醫學生實習期間的壓力及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 2014, 35(23):4638-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