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美
【中圖分類號】R194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085-02
對于泌尿系統結石患者而言,由于結石影響導致正常小便成為一種折磨,特別是在患病期間,一個小不心還會增重病情。為積極應對疾病的影響,必須要在患病期間做好相關護理工作,才有利于展開治療,快速地恢復到正常水平。有不少泌尿系統結石患者反應,在患病期間小便排出受限,不僅要注意飲食,還需要適當地進行運動,才能減輕結石的影響,以下對泌尿系統結石患者護理方法的總結與歸納:
1 要創建優良的修養環境。
對于泌尿系統結石患者而言,必須要調節好自身的情緒與心理,要適當地轉移對疾病的關注,在家修養期間應保持室內空氣正常流通,還應該保持光線充足與柔和,室內濕度最好是控制在60%左右,溫度則營造18℃~22℃之間。家屬應該給患者一定的空間,促使其處于舒適的氛圍中,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家屬要與患者多多溝通,并鼓勵患者積極參與治療。一方面,家屬應督促患者正常用藥,并在患者術后做好相應的營養支持。先需要讓患者定期碳酸氫鈉堿化尿液,在尿結石治療期間,為減輕患者的排尿痛苦,應采用相應的輔助措施。另一方面,應做好相應相應的防感染措施,專門為患者提供單獨的排便工具,貼身衣服清洗時也需要單獨分開,并且督促患者出現感染情況后及時服用抗生素或者是進行治療。
2 做好健康指導,進行常規護理。
為減輕患者的痙攣情況,達到解痙止痛的目的,出現腎絞痛后應在皮下注射阿托品,出現劇痛還要加用哌替啶。平時患者需要大量飲水,并適當地進行運動和康復訓練,控制好飲食,家屬應在日常生活中為家屬做好相應的護理體貼工作。為促進排石,可以采用中藥進行養身,配合體外沖擊波碎石和溶石治療措施,按照不同的結石類型做好飲食干預。對于草酸鹽結石患者,需對馬鈴薯、菠菜、甜菜等忌口,而尿酸鹽結石則是最好不要吃動物內臟及豆類,且還要多喝些碳酸氫鈉堿化尿液,按照結石性質進行飲食控制。此外,磷酸鹽結石患者最好是不要吃蛋黃以及牛奶,并在治療前以及治療前期間服用氯化銨酸化尿液。在患者服藥期間,家屬要陪同患者去醫院進行檢查,特別是長期臥床的患者更需要進行翻身以及四肢活動,避免出現腿部退化等情況,以減少結石的形成可能。家屬還需要督促患者觀察自身尿液的變化,基于結石排出以及排尿并發癥等,及時進行反饋與咨詢,不斷地增強患者治療的自信心。為促進患者術后鍛煉,家屬可以陪同患者每天進行適當地鍛煉以及交流,讓患者能更加積極地面對疾病。按照患者的水瓶容量大小,督促患者飲水量,每天患者飲水量應控制在1500~3500ml之間,若是患者不想喝水,也可以選擇清涼飲料,以稀釋尿液促進結石的排出。結石排出由于其過程比較痛苦,還應該提升患者思想準備態度,降低患者對結石排出的恐懼感,且需要在結石排出后送往醫院進行結石成分檢驗。節食也是有輕有重的,所以主要還是要看彩超中的結石大小。如果檢查有結石的話,小的結石并不嚴重,可以通過藥物排石,服用一些排石的藥物,比如葉金排石膠囊和腎石通顆粒,而同時需要多喝水,多做跳躍動作,而如果結石比較大的話,那就是屬于嚴重的可以進行超聲波碎石,如果經過碎石無法排出,可以進行微創手術取石。在患病后患者應該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方案,治療期間嚴格進行忌口以及做好日常運動訓練。
3 形成正常的作息習慣。
患者要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規律性的作息習慣,每天有規定的起床以及午休等,每天最好是保持10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定期進行泌尿系結石護理評估,護理期間一定要依據年齡、職業以及飲食情況等,與醫生之間進行相互溝通時必須要及時反饋自己的實際情況,一旦出現了血尿以及疼痛身體狀況,將自己的實際情況反饋給醫生。若是出現了不良反應,例如腎盂穿孔或鄰近臟器受到損傷、水以及電解質失衡、全身感染或腎周感染、尿道刺激癥狀等也需要及時反饋給醫生。飲食調理中應該依據身體實際狀況,剛開始的時候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對于生冷以及發霉、變質等食物,也需要額外進行處理,雖然剛開始吃完后沒有什么感覺,但是睡覺前可能會出現腸胃難受的情況。家屬應督促患者日常衛生行為,在保持治療正常進行下,定期對患者的貼身衣物進行消毒和更換,專門為患者準備相應的食物。最重要的是不要讓患者出現熬夜等。晚上睡覺之前可以練一下瑜伽,或者是在早上起來的時候喝一杯檸檬水或者開水,這樣可以幫助腸道的蠕動,更好更快的調理自己的身體狀況;晚上吃飯的時候一定不要吃的太飽,太飽一方面會影響腸道的蠕動,而另外一方面會直接的影響睡眠。泌尿系統結石治療之后,如果護理不當是很容易反復發作的,在治療后要定期做身體的復查,檢查小便狀況,多補充水分,還要注意調節飲食。平時要注意正常的排尿,不要憋尿忍尿,如果患有一些泌尿系統方面的炎癥,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治療,避免反復發炎,引起結石復發。
泌尿系結石患者的護理很重要,除了平時注意大量飲水及適當運動以外,吃的也要合理。家里有人得了尿路結石病,作為家屬應認真護理,關心體貼,為病人創造一個良好的休養環境,給病人提供必要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