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宏彬
【中圖分類號】R4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086-02
引言
肺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病,該病癥的發生會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健康,發生肺炎后需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引發肺炎的因素多種多樣,常見的便是嚴重感冒引發的肺炎。疾病發生后一般采取藥物治療,便能夠有效控制疾病。
1 肺炎概述
肺炎即是發生在肺間質、肺泡、終末氣道的炎癥,主要由于藥物因素、理化因素、病原微生物、過敏、免疫損傷等因素所致,其中以細菌性肺炎最為常見。
1.1臨床病因及病理
肺炎的發生主要由兩類因素決定。其一,病原體,包括病原體的毒力、數量;其二,宿主,主要由機體防御功能以及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決定。
肺炎感染途徑:①血液傳播;②空氣吸入;③靠近感染部位延伸;④誤吸。
病理機制:肺泡毛細血管水腫、充血,肺泡內出現細胞浸潤以及纖維蛋白溢出。只有肺炎克雷白桿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會引發肺部壞死性病變,同時,容易引起空洞,其他的病變大多數不會存留疤痕。
臨床分類:(1)解剖分類。肺泡性肺炎,主要由于病原體滲入引發炎癥并向四周擴散引發,一般炎癥出現在整個或者部分的肺葉、肺段;間質性肺炎,主要表現為間質水腫,肺泡壁增生;支氣管肺炎,主要表現為肺泡、終末細支氣管、細支氣管炎癥。(2)病因分類。細菌性肺炎:主要由流感嗜血桿菌、金葡菌、肺炎鏈球菌、肺炎克雷氏白桿菌、肺炎鏈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等細菌引發;病原體肺炎:主要由衣原體、支原體、軍團菌等引發;真菌性肺炎:由于曲霉、白色念珠菌誘發;病毒性肺炎:由于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等引發;其他病原體:寄生蟲、弓形蟲、立克次體等;理化因素引發:吸入性、放射性肺炎等。(3)環境分類。其一,CAP,即是在醫院外部環境中感染的肺炎,一般由非典型病原體、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等病原體引發。診斷依據:①近期發生咳痰、咳嗽等新癥狀,或者是原有的呼吸道癥狀嚴重發展,出現膿性痰;還有的患者會出現胸痛;②肺部濕羅音或者(和)肺實變體征;③發熱;④血常規檢查:WBC<4×109/L或者>10×109/L;⑤胸片:出現間質性改變,斑狀片、片狀浸潤性陰影。存在前4項任一項合并第5項,可排除肺部其他病變,即可診斷疾病;其二,HAP,即是在醫院內部發生的肺炎,主要特征為患者入院并未存在潛伏期,也不處于潛伏期,在入院48h之后在醫院里面發生的肺炎。常見病原體:未感染危險因素的患者主要由大腸桿菌、金葡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等引發;存在危險因素的患者主要由腸桿菌屬、銅綠假單胞菌、金葡菌引發。臨床診斷依據與CAP一致。
2 肺炎臨床表現
2.1高熱、寒戰
主要癥狀表現為突發性的高熱、寒戰,機體溫度可達39℃-40℃,表現為稽留熱,同時會并發納差、機體肌肉酸軟無力、頭痛等癥狀。采用抗生素治療后患者熱型表現不顯著,而年老體弱的患者會出現不發熱或者發生低熱的癥狀。
2.2咳痰、咳嗽
初期表現為刺激性的干咳,隨著病情發展會出現咳痰,表現為帶血絲痰、白色黏液痰,病情持續發展1-2d之后,會出現膿性痰、鐵銹色痰、黏液血型痰,在消散期間會逐漸增加痰量,呈現黃色且質地稀薄。
2.3胸痛
主要表現為胸部劇烈疼痛,呈現針刺感,伴隨深呼吸或者咳嗽癥狀加重,同時,可放射至腹部、肩部。如果炎癥發生在下葉,則會使得膈胸膜受到刺激反應誘發腹痛,由此容易誤診為急腹癥。
2.4呼吸困難
由于肺實質發生改變使得氣體交換受到抑制,引起通氣不足以及使得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引發呼吸困難、胸痛、發紺等癥狀。
2.5體征表現
患者前期不會表現出異常變化,病情嚴重的患者會出現發紺、呼吸加快等表現;
肺部體征:①初期無異常變化;②肺部發生實質性改變時會發生典型體征,即出現支氣管呼吸音、語顫增強、叩診濁音;③可聽見濕啰音;④累及胸膜,有的患者會出現胸腔積液的表現。
3 臨床診斷
詳細了解患者既往病史、臨床表現、生命體征,聯合胸部X線檢查以及血常規檢查輔助診斷,還可通過痰培養分離病原菌診斷疾病,以及可以通過BAL、PFNA、胸腔積液培養、血培養等方式確定病原體,診斷疾病。
4 臨床治療
①肺炎患者以抗感染治療為主,這也是治療該病癥的基礎。
②治療細菌性肺炎主要采取抗病原體治療、經驗性治療,前者按照肺組織標本、呼吸道標本培養以及藥敏試驗的結果,采用機體敏感的抗生素;后者則根據地區流行病學資料,選用可能覆蓋病原體的抗生素藥物對癥治療。
③對于首次發生的和發生在青壯年群體中的CAP,主要選擇第一代頭孢菌素、大環內酯類、青霉素類、喹諾酮類藥物對癥治療。
④對于存在基礎疾病、老年群體、入院治療的CAP患者,一般采用喹諾酮類、第二代、第三代頭孢菌素、以及β-內酰胺酶抑制劑/β-內酰胺類藥物治療,同時可以聯合氨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藥物治療。
⑤針對HAP患者,一般采用喹諾酮類、第二代、第三代頭孢菌素、碳青霉烯類、以及β-內酰胺酶抑制劑/β-內酰胺類藥物治療。
⑥針對重癥患者一般采取足量廣譜類超強抗菌性藥物對癥治療以及采取聯合用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