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19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093-01
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已經突破1.3億,且高血壓患病率仍有逐年升高的趨勢,已經成為當前社會廣泛關注的公共衛生話題。據相關科學研究表明,高血壓是具備遺傳性的,父母都是高血壓時,孩子患上高血壓概率會達到45%;如果父母有一方是高血壓,則孩子患上高血壓的概率也會達到28%。
1 高血壓類型及遺傳特點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其中原發性高血壓是具備遺傳性的;繼發性高血壓則不具備遺傳性。原發性高血是較為復雜的多種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等相互作用后所形成,成年高血壓類型基本都是原發性高血壓,針對原發性高血壓治療則主要是采取藥物控制,保障血壓在正常區間,通過各種預防措施盡可能降低高血壓對身體多個器官的危害。繼發性高血壓本身不具備遺傳性,由其他疾病引起所表現出的高血壓癥狀,如果該疾病得以治愈或控制,高血壓癥狀也會隨之消失。
2 高血壓會遺傳嗎?
原發性高血壓是會遺傳的,但需要重視的是其具有相對性,不是父母患有高血壓,子女便會一定患上高血壓,只是父母患有原發性高血壓,相對的子女患上原發性高血壓的幾率更大。不僅僅是高血壓有遺傳性,高血脂、高血糖患者也是具備一定的遺傳性的,且部分糖尿病患者甚至存在家族史,而這些病癥都可引發高血壓。遺傳基因我們是無法改變的,但其只是潛在因素,真正誘發高血壓疾病的還是與后天人們生活環境息息相關,健康規律的生活方式和營養均衡的飲食結構是降低高血壓風險的關鍵[1]。
3 高血壓遺傳原理
高血壓具備遺傳相關性,但在遺傳性的具體表現很多人存在認知誤區,即認為高血壓疾病患者子女也會在某個時間點患上與其父母同樣的高血壓;這種認知其實是錯誤的,高血壓遺傳原理主要是指其遺傳的并非高血壓疾病本身,而是遺傳了父母容易患上高血壓疾病的體質,60%高血壓患者都存在高血壓家族史。
有部分父母其是在生完孩子后才患上高血壓,這部分父母比較關心這樣還會遺傳給孩子嗎?針對這類群體應明確高血壓疾病發生因素主要是以基因和環境構成,基因往往是先天便決定的,因此部分父母即便生完孩子后患有高血壓,生孩子前未有高血壓,也無法確定其之前便沒攜帶此類基因,因此一旦這部分父母檢測有原發性高血壓,即使其發病時間節點是在生育后,也仍舊有可能將易患高血壓疾病基因體質遺傳給孩子。
4 誘發高血壓疾病機制
高血壓是具備遺傳相關性的,通俗點講高血壓是會遺傳的,但需要重視的是高血壓高發率并不能完全歸咎于遺傳,在實際生活中除遺傳因素,大部分人后天不良習慣也是導致高血壓疾病發生的重要誘因。最為常見的飲食結構失衡,飲食不規律等便是誘發高血壓疾病的重要原因,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們在飲食選擇上選擇項更多,這便逐漸導致挑事、偏食問題層出不窮,部分人不管營養搭配均衡性,長期的大量的食用油炸、高脂肪食物,使得血液中甘油三脂含量不斷增加,致使血管壁硬化血壓增高的情況,繼而引發高血壓。缺乏鍛煉、運動量不足也是誘發高血壓疾病的主要原因,大部分人的生活工作方式基本都是靜坐不動,日常很少運動使得肥胖性問題相對較為明顯,肥胖一直以來作為造成高血壓的重要誘因,其會導致人體內脂肪大量堆積,對血管造成嚴重壓迫,使得心臟供輸血液壓力驟增。同時抽煙酗酒、長期熬夜都是誘發高血壓疾病的機制之一,抽煙酗酒會刺激人體心臟加速跳動,造成血管痙攣收縮致使血壓升高的情況出現;人本身血壓情況是會隨著晝夜變化而逐步調節變化的,通常白天的時候相對較高,夜晚時便會相對較低,如果長期處于熬夜狀態,人自身血壓狀態在夜晚時也會處于高水平運行區間,隨時間推移便會引發高血壓[2]。
5 科學合理的預防高血壓
在日常生活中科學合理的預防高血壓,人們必須從改善飲食、規律作息等方面出發,周期性的做好體檢工作,測量血壓、血脂、血糖;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規劃飲食結構,降低高油、高熱、甜品的大量攝入,按照營養均衡、葷素搭配的形式,少吃食鹽、味精等調味品,以達到預防高血壓的目的。生活工作期間保持良好的心態,注重對自身情緒的實時調節,制定鍛煉計劃,堅持每天運動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心肺功能,防止超重或肥胖,同時吸煙酗酒人群還應及時戒煙戒酒,重視煙酒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實質性風險;加強勞逸結合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等等。雖然高血壓具有遺傳性,但在實際生活工作過程中如果能夠做到科學調節,有效規避不良習慣也能夠最大限度降低高血壓疾病出現概率。
參考文獻
[1]岳薇薇,胡大春.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在高血壓遺傳病理機制中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8,24(22):4440-4444.
[2]李紅敏.高血壓遺傳易感性的候選基因法研究[J].現代實用醫學,2018,30(09):1167- 1171.
作者簡介:
代勇重癥醫學科護士長,主管護師,大學專科學歷,擅長危重癥的急救護理,致力于高血壓、糖尿病、腦梗死、COPD等疾病的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