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強
摘 要:劉文金先生是當代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一生致力于發展中國民族音樂事業,創作了大量優秀的音樂作品,藝術成就非凡。本文在梳理已有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總結學界對劉文金藝術成就研究的特點,提出進一步加強和深入劉文金藝術成就研究的幾點意見。
關鍵詞:劉文金;民族音樂;藝術成就
劉文金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一生致力于發展中國民族音樂事業,藝術成就豐富。作為作曲家,他一生創作了400多部作品,包括民族管弦樂、協奏曲、舞劇、合唱、聲樂曲、交響曲等多種體裁形式,為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自上世紀80年代至今,學界對劉文金先生及其藝術成就的關注與研究不斷深入,產生了不少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涉及劉文金先生的生平、音樂創作思想、歷史地位以及具體音樂作品研究等內容。
劉文金先生的二胡音樂創作是他音樂創作活動最為突出的部分,亦是最能凸顯他創作思想的部分。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豫北敘事曲》(1959)、《三門峽暢想曲》(1960)到八、九十年代的《長城隨想》(1982)、《秋韻》(1990),再到新世紀以后的《如來夢》(2000)、《雪山魂塑》(2006)等,作品風格恢宏大氣,旋律流暢細膩,極富民族神韻,在繼承民族傳統的基礎上,借鑒西方創作技法,融匯時代精神與人文內涵,不斷探索二胡藝術發展上的創新。正如劉文金先生所說的:“在創作中對自己的傳統進行有效的繼承,對外來的技術進行合理的借鑒,并將它們有機地融匯起來,形成新的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盵1]這樣的音樂創作思維、民族音樂語言和中國特色表達,得益于他從小浸染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環境,得益于他在高等音樂院校接受的專業音樂教育,得益于他注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吸收與消化。
有學者認為劉文金先生是繼劉天華之后“二胡專業創作領域中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2]。這是對劉文金先生二胡音樂創作的客觀評價與充分肯定。自上世紀以來,關于中西音樂關系的爭論一直存在,如何發展中國音樂是音樂家們關注的問題。以劉天華為代表的國樂改進社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主張繼承傳統、借鑒西方、發展國樂,不僅進行了樂器改革,還吸收了西方的演奏手法、作曲技法,創作了不少經典的二胡音樂作品。劉文金先生繼承并踐行了劉天華“中西調和”的民族器樂發展之路,立足傳統音樂,借鑒西方作曲技術,將二胡藝術推向了新的高度,在作品題材、結構、規模、技法、音樂語言等方面均有較大突破。如:《豫北敘事曲》《三門峽暢想曲》創造性的把二胡和鋼琴相結合,開創了鋼琴為二胡伴奏的演奏模式;《長城隨想》第一次采用二胡與樂隊協奏的形式,增強了二胡的感染力與表現力;無伴奏套曲《如來夢》在定弦、題材、體裁、演奏手段上進行大膽嘗試;帶有音畫性的單樂章協奏曲《雪山魂塑》展現宏大革命歷史,在技術難度、表演形式上都有創新。學界對劉文金先生音樂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豫北敘事曲》等最為經典的二胡作品上,通過對作品表現內容、曲式結構、音樂元素、創作技法、藝術審美等方面的細致分析,探討作品本身的藝術特征和價值,以及劉文金先生音樂創作的敘事方式、音樂風格、審美追求。從《豫北敘事曲》到《如來夢》,從對社會現實生活的感悟與表達,到民族精神的宏大敘事,再到表現哲學內容,劉文金先生始終堅持立足傳統,不斷創新,堅持時代精神與人文特性,力求人文至上,力圖雅俗共賞。他是中國音樂民族化的倡導者與踐行者,是追隨者亦是先驅者。
除二胡音樂外,劉文金先生亦創作了多部民族管弦樂作品,為墜胡、古箏、嗩吶、笙、笛等樂器作有協奏曲。他在民族管弦樂交響性實驗方面進行了許多大膽的創作嘗試。以《戲彩》(副標題:京胡、樂隊與女高音,2002)為例,這是一部極具特色的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結構新穎獨特,充分發揮、開掘了京胡的演奏技法,將京胡個性突出的音樂特色融于樂隊交響性之中。再如單樂章古箏協奏曲《丹青仙子》(2007),靈感來源于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巧妙提煉傳統音樂素材,創新音樂語匯,以多樣的音響造型和豐富的文化內涵突顯了鮮明的時代特色。
在劉文金先生的藝術生涯中,樂隊改革、指揮等音樂活動亦是不能忽視的組成部分。在擔任中央民族樂團團長期間,他借鑒全新的理念、科學的手段對大型民族管弦樂隊進行了全面、規范發展的藝術實踐與探索,將樂團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他認為,民族樂隊的交響性風格,應該建立在不同樂隊體制的多方調整和實驗的可能性基礎上來進行探索研究,應根據傳統音樂和樂器多樣性的多聲部規律探索民樂創作與表演,強調樂隊建設應揚長避短,應以發揮民樂特色為核心,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樂隊改革與音樂創作相結合,始終堅持民族性的立足點、時代性的創新點。
當前學界對劉文金先生及其藝術成就的研究,表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研究的焦點主要集中于他的二胡音樂作品,對其它類型音樂作品的關注稍顯薄弱。
2.對劉文金先生立足傳統、借鑒西方、不斷創新音樂創作思想的認識基本統一,但對他不同創作時期的階段性特點亦應更加予以分析討論,辨明區別與聯系。
3.對劉文金先生音樂創作方面的關注較多而對他音樂實踐活動方面的研究成果較少。
筆者陋見,認為進一步深入對劉文金先生及其藝術成就的分析研究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可考慮對劉文金先生音樂創作進行年譜式的細致梳理,對他藝術生涯的考察分析作更加深入的整體性把握。
2.對劉文金先生音樂作品的分析研究應更加全面,給予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更多的關注,在扎實的個體分析基礎上,更加深入地認識劉文金先生的音樂創作特征。
3.應考慮加強比較研究,比如:相同音樂類型不同創作階段的比較;相同創作時期不同音樂類型的比較;與同時(下轉第1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