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英


【摘? 要】目的:了解延安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析各因素下健康素養水平差異,分析其影響因素,為有效開展健康教育干預提高參考依據。方法:采用PPS系統抽樣方法,在延安市抽取一縣兩區共21個鄉鎮,每個鄉鎮抽取3個居委會(村),每個居委會(村)抽取75個家庭戶。用KISH表法,每戶抽取1名15~69歲常住人口作為調查對象,全市共調查3780人。結果:調查對象健康素養水平為6.33%。男、女性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別為9.5%和1.7%,男性居民素養水平顯著高于女性。從分年齡組素養分析結果來看,25~34歲和35~44歲年齡組人群素養水平較高。45~54歲和55~64歲年齡組人群居中,而65歲人群素養水平最低,僅為4.1%。調查人群素養率基本呈現隨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的趨勢,碩士及以上組素養率最高,為25.0%,其次為大專/本科組和小學組,素養率為分別為10.3%和14.0%,初中組和不識字/少識字組素養率最低,分別為1.6%和1.4%。結論: 2018年延安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較低,各方面健康素養水平不均衡,應針對不同年齡和文化程度居民特點,加強對高年齡段及文化程度低的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預,提高居民的健康素養水平。
【關鍵詞】健康素養水平;監測;數據統計
【中圖分類號】R19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302-02
健康素養是健康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指的是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并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決策,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素養和期望壽命、生命質量高度相關。加強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素養,是提高我國居民健康素質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 2012年中央補助地方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項目,將健康素養監測是項目內容之一,并廣泛開展大眾傳播與人際傳播相結合的健康教育活動,努力提高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現將2018年調查統計分析方法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延安市非集體居住的15~69歲常住人口,不包括集體居住于軍事基地、醫院、監獄、養老院、宿舍等地點的居民(常住人口是指過去12個月內在當地居住時間累計超過6個月的居民),不考慮是否具有當地戶籍。
1.2? 方法
1.2.1? 抽樣方法? 采用PPS系統抽樣方法,在延安市抽取一縣兩區共21個鄉鎮,每個鄉鎮抽取3個居委會(村),每個居委會(村)抽取75個家庭戶。用KISH表法,每戶抽取1名15~69歲常住人口作為調查對象,每個居委會(村)實際完成60份調查問卷。全市共調查3780人。
1.2.2? 調查方法? 采用入戶問卷調查的方式,原則上問卷由調查對象自填完成,如調查對象不能獨立完成填寫,則采用面對面詢問方式填寫。問卷主要內容包括基本健康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3個方面。
1.2.3? 分析內容
全市居民健康素養總體水平及不同特征人群健康素養水平。對基本知識和健康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及基本技能三方面進行分析,了解全市居民各方面健康素養水平及不同特征人群的差異。
1.2.4?? 指標定義
(1)健康素養水平:具備健康素養(監測問卷得分達到53分及以上)的人在總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2)某方面健康素養水平:基本知識和健康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及基本技能三方面中,具備某方面健康素養的人在總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3)某類健康問題素養水平:科學健康觀、傳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與急救、基本醫療、健康信息六類健康問題中,具備該類問題健康素養的人在總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表1)。
1.2.5? 問卷計分方法
計入素養率計算的判斷題8題,正確計1分,錯誤計0分;單選題23題,正確計1分,錯誤計0分;多選題15題,選項與正確答案完全一致計2分,錯選、漏選計0分;情景題1個大題4個小題,其中單選題3題,多選題1題,判分標準與單選題、多選題一致。
2 結果
2.1? 調查對象的人口學和社會學特征
2018年延安市健康素養共監測15~69歲常住人口3780人,用于分析的有效問卷375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9.4%。在有效問卷中,男性2241人,占59.6%,女性1517人,占40.4%,男女性別比為1.47:1。年齡在15~24歲、25~34歲、35~44歲、45~54歲、55~64歲、 65~69歲調查對象分別占4.4%(167人)、14.9%(559人)、14.5%(546人)、30.9%(1161人)、29.0%(1091人)和6.2%(234人)。
在文化程度方面,不識字/少識字、小學、初中、高中/職高/中專、大專/本科、碩士及以上的比例依次為28.8% (1083人)、32.9%(1236人)、22.2%(833人)、10.5%(395人)、5.4%(203人)和0.2%(8人)。
2.2? 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1、總人群素養水平
2018年延安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6.33%。
2. 不同人群素養水平
性別:男性健康素養水平為9.5%,女性健康素養水平為1.7%(表3)。
年齡:25~34歲組健康素養水平最高,為7.5%,其次為35~44歲組, 65~69歲組健康素養水平最低,為4.1%(表3)。
文化程度:碩士及以上者最高,為25.0%,其次大專/本科組和小學組,素養水平為10.3%和14.0%,不識字/少識字者健康素養水平最低,為1.4%(表2)。
2.3?? 居民三個方面健康素養水平
2018年延安市居民三個方面健康素養水平: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水平為11.8%,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水平為1.4%,基本技能素養水平為9.0%。
3? 結論與分析
3.1? 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呈現穩定趨勢
2018年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6.33%,健康素養水平較為穩定,據此估計,全市15~69歲的人群中,大約有13.9萬人具備健康素養。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的不斷提升,與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活動的大力開展、人民群眾對健康的密切關注和迫切需求相關。
3.2? 素養率在居民中的分布存在差異
從人群分布來看, 2018年全市男、女性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別為9.5%和1.7%,男性居民素養水平顯著高于女性。從分年齡組素養分析結果來看,25~34歲和35~44歲年齡組人群素養水平較高。45~54歲和55~64歲年齡組人群居中,而65歲人群素養水平最低,僅為4.1%。
從文化程度分布看,調查人群素養率基本呈現隨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的趨勢,碩士及以上組素養率最高,為25.0%,其次為大專/本科組和小學組,素養率為分別為10.3%和14.0%,初中組和不識字/少識字組素養率最低,分別為1.6%和1.4%。
3.3? 基本知識與理念素養、安全與急救素養水平較高
健康素養的三個方面中,2018年延安市居民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水平為11.8%,在三個方面健康素養中水平最高。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水平為1.4%,低于基本技能素養率。從科學健康觀、傳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與急救、基本醫療、健康信息等六類健康問題素養來看,安全與急救素養水平最高,為22.4%,其次為科學健康觀素養和健康信息素養,分別為20.2%和12.0%。慢性病防治素養水平最低,為1.4%。
4 討論
4.1? 調查結果表明,居民對于健康知識與理念的知曉相對較為容易,但養成健康行為和掌握健康技能較難。大量研究表明,知識和理念的認同并不等于健康行為的養成。不論個體還是群體,行為的養成需要有支持性環境,需要有健康的公共政策和良好的社會氛圍,需要全社會的努力,而且可能出現波動和反復。此次調查表明健康技能水平仍處于較低水平,提示健康教育不僅要重視健康知識的傳播,更要重視行為干預和技能培訓。
4.2? 以延安市2018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6.33%計,意味著每100個15~69歲的人群中,僅有約7人具備基本的健康素養。由此可見,全市居民的健康素養總體仍處于較低水平,與《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規劃(2014-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到20%”的目標相比,有一定差距。健康素養水平的提高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是一項具有長期性、基礎性、復雜性的工作,需要多部門參與。
4.3? 延安市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為47.27%,遠高于陜西省平均水平,控煙工作刻不容緩,要加強控煙法制建設,加大控煙工作力度,有針對性的開展控煙干預項目,不斷降低我市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
4.4? 居民健康素養是全社會重點關注的問題,國家已將健康素養納入公共衛生政策,并采取多種措施來提升公民的健康素養。大力開展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積極倡導樹立“健康教育先行”理念,進一步完善“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健康促進工作模式,整合資源,依托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中央補助地方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項目,將項目工作認真落到實處。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引導城鄉居民樹立科學健康觀,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營造全社會關注健康的氛圍。要加強重點地區、重點人群、重點領域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因此,今后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要以老年人、文化程度較低的居民以及農民作為重點人群,因地制宜,開展更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為居民提供個體化的健康教育服務,促進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