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春
【摘? 要】目的:進行護理安全管理在中醫病房風險控制中的應用效果探究。方法:選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我院中醫病房收治患者300例作為研究對象,以電腦隨機的方式分為實驗組(n=150)和對照組(n=150)。對照組仍舊采用醫院常規護理方式,實驗組在常規性護理的基礎上加強護理安全管理,比較兩組患者在護理期間護理滿意度以及干預前后并發癥發生率。結果:在對患者進行一段時間護理后觀察得到:實驗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其并發癥總發生率也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中醫病房風險控制體系中進行護理安全管理能夠有效地降低醫療風險事故發生率,值得在臨床上進行全面的推廣和運用。
【關鍵詞】護理安全管理;中醫病房風險控制;應用探討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309-01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有效地促進了公共醫療衛生體系的現代化發展,面對多元化的市場需求,需要在現有的中醫病房風險控制體系基礎上進行護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應用。事實上,造成中醫病房出現較高概率風險事件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主觀原因、其他護理相關聯的客觀原因[1]。本研究對護理安全管理在中醫病房風險控制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研究,現將相關病例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我院中醫病房收治患者300例作為研究對象,以電腦隨機的方式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n=150),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90例;年齡30-75歲,平均年齡為(52.5±22.5)歲。對照組(n=150),男性患者91例,女性患者59例;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為(60±15)歲。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顱腦、臟器、神經系統均無受損且精神狀態良好。②患者年齡、教育水平以及心理狀況都不存在較大的差異性。經統計學軟件SPSS.22分析,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就診資料齊全且已經簽署護理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仍舊采用醫院常規護理方式并在日常護理過程中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關注并照顧患者的情緒變化,在飲食、用藥、機體康復等多方面進行有效地指導。
實驗組在常規性護理的基礎上加強護理安全管理,方法如下:第一,強化風險意識。為培養并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需要在現有的病房護理風險管理基礎上進行風險意識的有效強化,確保各個護理人員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都能夠熟記《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及《護士管理方法》中所涉及的內容,定期開展相關專業技能知識培訓,并嚴格按照國家所制定的相關護理安全規范,最大程度上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安全意識,將醫療事故和醫患糾紛發生率降到最低。第二,進行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在加強醫護人員安全意識培養時,同樣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現有的醫療資源和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確保各個病房患者都能夠享受到優質的護理服務。此外,為明確護理風險,需要對護理過程中所涉及的風險類型進行歸納和總結,并創建風險預防機制與護理團隊聯動起來,提出切實可行的風險預防和控制措施,將風險發生概率降到最低。第三,加大護理質量建設力度。對于患者來說,與醫院存在一定的利益關系,當患者在接受良好的治療方法并享受優質的護理服務后,發生醫患糾紛等相關風險事件的概率是較小的,因此,為進一步有效地加強護理風險控制和管理,需要在現有的管理體系基礎上提高業務培訓力度和整體護理質量。此外,還需要加強護理人員基礎醫療知識的掌握和認識,不斷地拓展護理人員的知識面,從而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
1.3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經過一系列治療和護理后,結合本院《外科手術患者護理標準》[2],以護理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以及干預前后并發癥發生率為實際觀察指標。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兩組研究數據,計數資料為[n(%)],予以X2檢驗;計量資料為(±s),予以t檢驗。P值<0.05提示統計學意義成立。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見表1
2.2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見表2
3討論
對現代風險管理理念進行全面研究和分析不難發現,需要從意識層面、控制措施以及規避措施等多個方面進行有效地管理和建設,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醫院風險管理水平和效率[3]。而對于現代化醫療體系來說,其護理質量影響著整體發展速度和方向[4]。本文研究表明:實驗組患者對護理所產生的滿意度優于對照組,護理后期發生并發癥的概率也低于對照組,直接說明了將護理安全管理措施應用于中醫病房風險控制體系中,不僅能夠降低患者發生護理事故的概率,還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促使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能夠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值得在臨床護理中進行全面應用。綜上所述,合理采用科學的風險管理措施,不僅能夠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還能夠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宋艷梅.風險評估在精神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8):120.
[2]季曉曉,林亞,徐雪和,吳偉萍,金晶.護理安全管理在中醫外科病房風險控制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18):188-189.
[3]劉利華.探討護理安全管理在中醫外科病房風險控制中的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4):304-305.
[4]楊姣燕.護理安全管理在中醫外科病房風險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鄉村醫藥,2017,24(14):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