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勝文
【摘 ?要】目的:加強我院重點監控藥品管理,降低藥品費用,促進合理用藥。方法: 建立重點監控藥品的藥事管理措施,通過醫囑審核和處方點評等對管控前后重點監控藥品的銷售金額和用藥頻度(DDDs)等進行統計分析,對管控效果進行評價。結果:管控后我院重點監控藥品的銷售金額從300.21萬元/季度下降至212.26萬元/季度,占全院藥品銷售金額的比例從13.81%下降至9.88%。藥占比從34.19%下降至27.88%。結論:加強重點監控藥品管理可明顯減少藥品費用,減輕患者醫藥費用負擔,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促進合理用藥。
【關鍵詞】重點監控藥品;合理用藥
【中圖分類號】R192. 8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114-02
為進一步加強我院藥品使用監管,促進合理用藥、降低藥品費用、保障臨床用藥安全,根據《陜西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方案》(陜政發[2016]26號)、陜西省衛生計生委辦公室《關于在公立醫療機構中開展重點藥品監控管理工作的通知》(陜衛辦藥政發[2016]214號)和《西安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在全市各級公立醫療機構中開展重點藥品監控管理工作的通知》(市衛計發[2017]110號)文件精神要求,開展我院重點藥品監控管理工作,即通過重點監控藥品臨床合理應用評價與管理來規范醫療機構藥物使用管理,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控制藥占比,切實減輕患者醫藥費用負擔提升臨床合理用藥水平[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通過醫院信息系統調取我院2017年10月1日~2018年12月31日重點監控藥品的銷售金額、銷售數量及同期全院藥品銷售金額和業務總收入,其中2017年10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為管控前數據,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為實施管控后數據。
1.2方法
以季度為單位對我院重點監控藥品的銷售數量、銷售金額、用藥頻度(DDDs)等進行統計分析。限定日劑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參考《新編藥物學》(第17版),未提及的藥品根據藥品說明書確定。DDDs=某藥品的銷售數量/該藥品的DDD值,藥占比=全院藥品銷售金額/全院業務總收入×100%。
1.3 管控措施
1.3.1建立重點藥品監控臨床應用管理規定
各科室應當嚴格執行《處方管理辦法》、《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等相關規定及技術規范,加強對重點藥品監控的管理。院長為重點藥品監控臨床應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各臨床科室主任為各科室重點藥品監控臨床應用第一責任人;醫務科、質量控制科、藥劑科等為職能監管部門。實行層層負責制,有利于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
1.3.2 重點藥品監控內容
重點監控藥品實行動態目錄管理。每季度按照金額、使用頻率等進行排序和合理性評價,對重點監控藥品進行專項分析點評,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臨床反饋。定期疏理存在安全隱患、療效不確定、耐藥嚴重、性價比差、不合理使用頻次高的藥物品種或品規,經藥事管理委員會討論實施清退或限銷。清退的藥物品種或品規原則上不得重新進入供應目錄。確因臨床治療需要,被停用或限購的重點監控藥品,相關科室填寫臨時購藥申請表,科主任、主管業務副院長簽字確認后,藥劑科按規定程序網上采購。
1.3.3 ?處方點評
每月隨機抽取30份病歷進行專項處方點評,對于點評過程中的不合理醫囑進行統計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議。
1.3.4 行政處罰
對不合理處方/醫囑,首次下發合理用藥整改單,予以警告;第二次由主管院領導和紀委給予科主任及主管醫生誡勉談話;第三次經濟處罰科主任及主管醫生;第四次取消主管醫生處方權,離崗培訓學習,合格后再上崗。并將其納入醫院醫療質量考核和績效考核體系,與科室及醫務人員年度考核和評優評先掛鉤。
2 結果
2.1 銷售金額及構成比
實施管控后我院重點監控藥品的銷售金額從300.21萬元/季度下降至212.26萬元/季度,占全院藥品銷售金額的比例從13.81%下降至9.88%,藥占比從34.19%下降至27.88%。見表1。
2.2 重點監控藥品銷售金額和DDDs
3 討論
我院重點監控藥品目錄在西安市重點藥品監控目錄的基礎上結合我院藥品的適應癥、消耗量、價格及增幅等因素進行遴選并結合本院實際用藥情況而制定。藥占比指藥品收入占醫院醫療總收入的比例,它是醫院管理評價指標體系中的重要指標,可間接反映醫院的合理用藥水平,也是衡量醫院綜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標[2]??刂扑幷急葘档突颊咚幤坊ㄙM及促進臨床合理用藥均具有重要意義。
由表1可見,實施管控前我院的重點監控藥品的銷售金額占全院藥品銷售金額為13.81%,藥占比為34.19%,其中藥占比與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陜政辦發[2017]42號)要求藥占比總體降到30%還有一定差距。對此,我院藥劑科聯合醫務科、質控科等部門針對重點監控藥品建立和實行預警控量、醫囑審核和處方點評等措施,并制定了相應的行政處罰制度。針對用藥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及時與科室主任溝通,并給科室發放合理用藥督導單,科室對存在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并整改。如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酯注射液、注射用鹽酸納洛酮在腦外神經外科使用存在無指征、超適應癥使用等情況被督導整改。
由表2可見,實施管控前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酯注射液銷售金額最高,經過管控降幅最為明顯,銷售金額從35.55萬元/季度下降至7.80萬元/季度,DDDs從2165下降至475;其次疏血通注射液銷售金額從35.33萬元/季度下降至15.36萬元/季度,DDDs從3365下降至1463。雖然四季度藥品銷售金額較三季度有所反彈,可能與我院搬新醫院增開病房和病人數增加有關。
綜上所述,通過落實我院重點藥品監控管理制度,開展合理用藥培訓,加強監督考核等措施,重點監控藥品的藥事管理已初具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藥物使用管理,減輕了患者醫藥費用負擔,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對重點監控藥品的評價與管理工作是在宏觀層面進行的,且是滯后性的,無法在用藥早期進行識別和管理[3],因此還需要充分發揮臨床藥師作用,實現合理用藥監管的可持續性改進,充分發揮臨床藥師的作用,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促進合理用藥。
參考文獻
[1]Wang Y. Decreasing drug proportion reasonably by strengthening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J]. China Med Herald (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6):167-169.
[2]徐敢,王沖.藥占比在醫院管理評價工作中的管制價值和社會效果分析[J].中國藥房,2015,26(34):4762-4765.
[3]Liu J,Ru AZ,Cai RJ,et al.Use of a diverse adjuvant drug early warning monitoring system in drug management [J]. China Hosp Pharm 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8,38(5): 547-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