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銀方
【摘? 要】目的:對風險管理對臨床骨外科護理工作的影響進行科學的分析。方法:選擇我院159例骨科創傷患者進行研究,采取隨機分組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組79例患者,觀察組80例患者,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觀察組患者采取風險管理護理干預措施,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治療,對兩組臨床骨外科患者壓瘡的情況進行實時觀察,除此之外,還要了解患者是否有并發癥,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時出現的風險事件進行對比,調查患者對臨床骨外科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對照組患者和觀察組患者出現風險事件的概率分別為11.3%、1.3%,由此可知對照組患者出現風險事件的概率明顯高于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出現冰法癥的概率明顯高于觀察組,上述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差異( P<0. 05) 在對兩組患者進行調查之后,可以知道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68.3%,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5.0%,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足度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統計結果具有一定的統計學差異( P<0. 05)。結論:在臨床骨外科護理好工作中開展風險管理,不僅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臨床治療時出現風險事件的概率,還能有效提升骨外科患者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 骨外科;護理;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R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314-02
在對骨外科患者開展護理工作時,要重視患者的風險管理,了解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以保障骨外科患者的治療效果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另外,在開展骨外科護理工作時,護理人員要對患者治療時的注意事項、疾病等因素進行重點管理,對患者進行科學的護理干預,以降低骨外科患者治療時出現的安全隱患,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提升骨外科護理工作的質量。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入選的骨創傷病例共159例(2017年8月~2018年11月期間病例),根據數字隨機法經所選病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79例。觀察組男49例,女31例,最小年齡20歲,最大年齡71歲,平均(40.3±6.1)歲。骨折部位分布情況:上肢骨折、下肢骨折和其他部位骨折分別為31例、32例和17例。對照組男46例,女33例,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70歲,平均(39.4±4.7)歲。骨折部位分布情況:上肢骨折、下肢骨折和其他部位骨折分別為33例、30例和1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干預時,對觀察組患者進行風險管理加常規護理干預。在開展風險管理工作時,要成立專門的風險管理護理小組,小組的組長由護士長擔任,在護士長的帶領之下,對骨外科患者治療時闡述時產生的風險進行合理的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相關的護理人員要嚴格按照規定的要求護理工作。 制定相應的風險事件應急預案: 根據骨外科風險管理評估情況,在風險管理小組帶領下對骨外科可能出現的疾病及并發 癥制定合理的應急預案,以便風險管理中出現對緊急事件能 夠采取合理措施進行干預,避免導致不良后果發生。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住院治療過程中壓瘡等并發癥 的發生情況;觀察兩組患者住院過程中的風險事件發生率;通過自設問卷調查表調查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護理的滿意程度分為4個級別(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計算的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對兩組患者所得的風險事件發生率、并發癥發生率、滿意度等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觀察組患者中發生風險事件共1例(1.3%);對照組患者中發生風險事件共9例(11.3%);觀察組患者中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的風險事件發生率(P<0.05);觀察組患者中出現并發癥共2例(2.5%);對照組患者中發生并發癥共10例(12.6%),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P<0.05)。觀察組患者中對護理非常滿意和滿意例數為76例;對照組患者中對護理非常滿意和滿意例數為54例;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和滿意所占比例)為95.0%;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和滿意所占比例)為68.3%,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和滿意)所占比例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P<0.05)。見表1。
表 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3 討論
患者在進行骨外科疾病治療時,隨時可能會出現并發癥,一旦出現并發癥患者的護理效果就會降低。因此,在開展骨外科護理工作時,相關的護理人員要對骨外科患者進行風此案管理。風險管理一般主要包括醫療規章制度、護理人員等,以降低骨外科患者治療時出現的風險因素為目標,提升護理工作質量為目的。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要將風險管理工作貫穿于始終,避免患者出現并發癥。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要對患者治療時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評估,對現有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行創新,減少風險干預措施實施時出現的安全問題,以保障風險工作能發揮出自身的作用。
在開展風險管理工作時,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治療情況,制定相應的風險應急預案,以保障患者出現風險問題時,能及時采取措施給予解決,保障護理工作的質量。另外,醫院還要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提升護理人員的綜合素養,提高護理人員的心理專業知識,定期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保障患者能始終以積極的心態面對骨外科疾病,為患者提供油脂的護理服務。風險管理不僅能夠降低骨外科護理工作開展時出現安全事故的概率,還能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本次實驗過程中,兩組患者都進行了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采取的風險管理和護理干預措施之后,患者骨外科疾治療時出現風險事件、并發癥的概率得到了大幅度的縮減,風險事故發生的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因此,在對骨外科患者開展護理工作時,介意采取風險管理策略,以保障護理工作的效率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楊麗娜. 風險管理對臨床骨外科護理工作的影響分析[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39).
[2]鐘永香, 鄧春英. 風險管理對臨床骨外科護理工作的影響[J]. 吉林醫學, 2014(34).
[3]黃靚婧, 孫菲. 風險管理對臨床骨外科護理工作的影響[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8(14):167-167.
作者簡介:
左江紅,女,1970.5.20,籍貫,遼寧省北票市,大專,主管護師,研究方向:骨科康復護理,青少年脊柱側彎,中醫養生,康復指導,神經康復護理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