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軍
摘要:整個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都與電力輸電線路的運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電力輸電線路的運行質量又直接影響著社會各界,可以說沒有電力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和維護,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會受到阻礙,此外,它還關系著千家萬戶的用電,因此要想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就要不斷加強電路輸電線路的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針對電力輸電線路運行當中的各種故障,要給與及時科學合理的解決。所以現階段的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證電力輸電線路的的安全穩定運行,并且解決好運行過程的故障問題,確保電力輸電線路運行的質量,為社會各界做出做基本的貢獻。
關鍵詞:高壓輸電線路;運維風險;方法
1高壓輸電線路運行中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1.1氣候環境因素
輸電線路運行的薄弱點之一是氣候環境的影響,一旦遇到大風、雷雨、暴雪等天氣時,對輸電線路影響較大,一般雷擊和暴風會容易導致電網線路跳閘或電線受損,容易出現接地故障,對線路的正常運行帶來影響。另外,交通觸碰、綠化樹木碰觸等會造成線路跳閘、接地故障。
1.2運行管理因素
防誤裝置管理不到位,防誤裝置管理是預防電網運行事故的重要手段,防誤裝置設置漏洞、“五防”設備運行不正常、“五防”功能形同虛設等容易造成線路跳閘和故障。有的電網巡視和檢修人員缺乏責任心、專業技能不高,維護管理粗放,不能及時監測和消除一般性缺陷,容易使小問題釀成大事故。
1.3線路內在原因
低壓線路及設備年久失修,陳舊落后,不能及時進行監測和維修,潛在缺陷不能及時發現和治理,引起在工作中的故障。一些設備由于受負荷增長、網架結構因素、長期滿負荷運行影響,極易發生事故隱患。設備不能嚴格按照計劃檢修、維護、消缺等,在帶病長期滿負荷運行狀態下,極易發生事故,給電網系統高效運行帶來不利影響。
2加強高壓輸電線路運行維護的主要策略
2.1針對輸電線路展開多元化的巡視工作
輸電線路巡視是目前電力管理系統當中主要采用的運行維護措施,通過開展嚴密、細致的巡視工作,能夠幫助管理部門快速發現輸電線路存在的潛在問題,形成應對、解決策略和措施。目前電力管理工作當中,常見的巡視策略主要分為正常巡視、故障巡視以及特殊情況巡視。其中正常巡視一般為周期巡視,管理部門設定巡視檢查周期,安排專門人員對所轄輸電線路展開巡視工作,巡視內容主要包括線路設備、線路保護區等方面的運行情況;故障巡視是指在輸電線路發生故障后所開展的應急巡視方式,巡視人員需要首先查明故障發生位置和故障情況,通過現場信息調研的方式對故障產生原因、故障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故障處理策略進行分析和方案制定,保證故障問題的快速解決;特殊巡視是指在特殊環境條件下的巡視策略,通常情況下輸電線路受到外力干擾,無法開展正常巡視時,管理單位可以要求巡視人員利用夜間巡視、防外力破壞巡視等方式,開展對于線路的巡視工作。
輸電線路運維巡視工作可以從技術創新和管理制度創新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技術創新方面,傳統人工巡視方式存在效率低、安全性不足等問題,而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影響下,可以通過運用信息技術,打造遠程巡視系統,系統內部通過借助傳感器實現對于故障信息的獲取,再由系統終端處理器做出故障識別和故障判斷。信息系統應用下的故障處理相較于傳統人工處理方式,更具效率,同時也更具安全性;其次,在管理措施方面,管理部門可以建設巡視“狀態”管理制度,通過對于巡視工作的狀態管理,實現精準化的垂直管理工作。所謂狀態管理制度就是根據輸電線路自身的運行狀態情況,制定不同的巡視制度。日常運行狀態良好的輸電線路,可以采用多月巡視的方案;對于狀態一般的輸電線路,則可以采用每月巡視方案;狀態較差的輸電線路,則應用月內多巡方案。通過狀態劃分的巡視管理策略,能夠實現輸電管理的“減人增效”目的。
2.2輸電線路形成風險防控策略
常見的輸電線路風險主要來自于自然環境,其中風害、雷擊、鳥害和冰害是運維管理當中的重點工作。以風害為例,風害的主要風險危害體現在設備受損、桿塔傾倒等,一旦發生災害,會造成輸電線路長時間停運。為了能夠實現基于運維管理層面的風險防控,管理部門應當結合國家標準《電力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GB26859-2011)的相關要求,以常見風險問題為基礎,形成風險時間、風險分布狀況的統計數據和預估數據,并建立起應急處理預案,以此來應對常見的風險問題。在處理輸電線路雷擊故障時,相關技術人員要跟事故進行全面的分析,根據雷擊故障發生的原因,對輸電線路進行進一步的處理。想要保證輸電線路的穩定運行,就要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從根本上避免出現雷擊事故。比如可以采用架設避雷線的方式,引導雷電向避雷線放電,以此讓輸電線路不會受到雷擊的侵害,又或者可以適當的降低桿塔的接地電阻,以此降低輸電路線的雷擊跳閘概率。
3高壓輸電線路的檢修
3.1相對溫差判斷法
相對溫差判斷法,它的測試原理為測量2臺相似設備的測量點的溫度差,如果說這兩個點當中某個點的溫度比較熱,那么具體上升了多少,一般是用百分數來表示的。這種判斷方法適用于部分電流型設備,它的測試結果準確度比較高,因為測試過程中已經排除了溫度與負荷對其產生的干擾。
3.2表面溫度判別法
表面溫度判別法,顧名思義就是測量設備某個點表面的溫度,然后根據此溫度與國家相關法規所規定的標準溫度進行比較來判斷設備是否出現缺陷。但是目前來說我國對于線路發熱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沒有一個特定的標準,因此這種判別方法只能適用于一些比較簡單的故障狀況。
3.3同類比較法
采用這種方法來判斷缺陷,很有可能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熱故障可能在同一時間產生。設備發熱,無論是電壓導致的還是電流導致的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如果是用電壓導致設備發熱,那么還可以使用允許溫差以及允許溫升的方法來判斷缺陷類型。
3.4熱圖譜分析法
熱圖譜分析方法就是把設備的熱圖譜拿來和正常狀態設備的熱進行比較來判斷是否設備發生缺陷。這種方法。測試效率高,尤其是對于電壓制熱設備來說,這種方法的應用極為廣泛。
3.5檔案分析法
檔案分析法的前提是此類設備必須具有之前的診斷資料,具體的實施方法就是針對同一設備,根據之前的診斷資料,找出該設備在不同時期的熱圖譜以及相對溫差和溫升等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從數據中發覺不同點以及從這些數據中找出使設備發熱的可能參數,從而進一步地展開分析和研究來判斷設備是否發生缺陷。
結束語:為了保證電力輸電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就要切實的做好對電力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和故障的檢修,對于相關的工作人員,要求其必須具備分析可能會導致各種故障檢修的能力,并且及時對輸電線路進行修繕,在第一時間就要提出一些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并且付之于實踐,以確保電網系統的正常運行以及其穩定性和安全性,進而促進電力輸電線路的相關企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欣.高壓輸電線路的施工作業風險[J].黑龍江科學,2018,9(13):142-143.
[2]覃學風.輸電線路運維風險及其解決對策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8(22):168.
[3]梅嘉琪.基于安全風險分析的輸電線路狀態檢修方法研究[J].低碳世界,2018(12):29-30.
[4]黎山平,李安泉,黃桂波,劉福任.輸電線路緊急風險定時監控裝置的研究及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6):98-99.
[5]李英武.電力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及故障排除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20):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