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平
【中圖分類號】R526.2+5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135-01
哮喘是反復發作性疾病,反復發作會使病人肺通氣功能持續下降,相應的生活質量也持續降低,甚至會縮短壽命。如果能探討出一種既能有效控制哮喘發作,又能降低醫療費用的方法,豈不是哮喘病人乃至社會的一大福音。現將觀察結果報告如下:
1 哮喘的診斷標準和緩解標準
1.1 診斷標準:臨床上以反復發作喘息,呼吸困難,胸悶氣短,
咳嗽咳痰。肺功能檢查1秒鐘用力呼氣量(FEV1),1秒率(FEV1/FVC%),呼氣流量峰值(PEF)等有關呼吸流量的指標全部下降,即小于70%。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PEF日變異率或晝夜變異率大于20%作為哮喘診斷標準。
1.2 緩解標準:上述臨床癥狀緩解或消失,肺功能檢查指標全部上升或達到正常(80%)以上,PEF日變異率或晝夜變異率小于20%作為哮喘緩解標準。
2 方法
2.1 材料:我在做肺通氣功能監測的過程中發現好多哮喘病人天天吸藥治療但還是哮喘頻繁發作。我因受家父的影響對中醫頗感興趣,平時對一些熟悉的病人講一些保健常識。無意間發現這些病人好長時間沒來復查肺功能。打電話問了幾個人,他(她)們說自存吃了一些我說的中成藥后再沒嚴重發作過。我想這可能是整體調理的結果。于是又指導并追蹤了病情相似的病人大約30人一年,同時又隨便追蹤了哮喘病人30人一年作對比。
2.2 方法
2.2.1 按西醫方案治療的30例哮喘病人。每日吸入β2受體激動劑糖皮質激素復合制劑(舒利迭或信必可),早晚各吸1 次,口服茶堿緩釋片10mg?ud,孟魯司特10g?ud等藥物。一年后觀察總結,其中11人復發4次,肺通氣功能參數FEV1較前下降15.3%,PEF變異率大于20%;9人復發3次,肺通氣功能參數FEV1較前下降8.2%,PEF變異率大于20%;8人復發2次,FEV1較前下降7.3%,PEF變異率 也大于20%;2人未復發,FEV1較前改善7.6%,PEF變異小于20%大于15% 。
2.2.2 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再根據其各自的體質及平時的癥狀選用相應中草藥輔助治療的30人中。10 人選擇吃玉屏風散加減;13人選擇吃六君子湯加減;7人選擇吃金匱腎氣丸加減。一年后觀察總結,有3人復發3次、肺通氣功能參數FEV1下降率約7.8%,PEF變異率大于20%;9人復發2次,FEV`1下降5.7%,PEF變異率大于20%;10人復發1次,FEV1較前下降3.4%,PEF變異率小于是20%大于15.3%;8人未復發,FEV1改變較前增加14.5%,PEF變異率小于13%。
3 結果
通過對上述兩組病人的治療效果回顧,總結,證明中西醫結合治療哮喘較單純西醫治療效果顯著,復發率低。
4 討論
4.1 哮喘的中西醫病因病機
4.1.1 中醫病因病機。⑴哮喘的發生因宿痰內伏于肺,若復感外邪、飲食、情志、勞倦等誘因,就會誘動內伏之宿痰,致痰阻氣道,肺氣上逆而發哮喘。⑵痰的形成主要由于肺虛不布津、脾虛運化夫健、腎虛不主水液,以致津液不走常道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為發病之“宿根”。遇各種誘因而引發哮喘。⑶哮喘的病位在肺,而與脾、肝、腎密切相關,脾肝腎三臟平衡失調,均會導致津液傳輸不隨常道滋潤臟腑而是凝聚成痰,痰郁過久,可誘發很多疾病,在此只談痰郁于肺而發病。
4.1.2 西醫的病因病機。目前哮喘的病因病機還不十分清楚,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哮喘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特異性體質及致敏原,即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是發病的最危險因素,其病機可概括為:⑴免疫―炎癥反應:具有特異性體質的患者接觸變應原后會產生異常多的IgE。當變應原再次進入體內時,發生炎癥反應,氣管平滑肌收縮,粘液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高,炎癥細胞浸潤,產生哮喘癥狀。⑵神經因素;支氣管受復雜的自主神經支配,而哮喘與β腎上腺素受體低下和迷走神經張力亢進有關,二者均能使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收縮、痰液分泌增加,誘發哮喘發作。⑶氣道高反應,表現為氣道對各種刺激因子表現過強過早的收縮反應,從而導致哮喘發作。
4.2 哮喘的中西醫治療
4.2.1 中醫
①發作期
⑴寒性哮喘
證候:呼吸急促,喉中哮鳴有聲,胸膈滿悶如塞,痰稀薄色白,面色晦滯帶青,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受寒易發,,舌淡紅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
治法:溫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藥:小青龍湯和三子養親湯加減
⑵ 熱性哮喘
證候:氣促息涌,咳嗆陣作,喉中哮鳴,身熱汗出,口渴喜飲,面赤口干,咳痰稠黃,尿黃便秘,舌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滑。
治法:清熱宣肺,化痰平喘
方藥:麻杏石甘湯或定喘湯加減
②緩解期
⑴肺氣虛
證候:咳喘無力,面色白光、自汗怕冷,咳痰清稀色白,發作噴嚏頻作,鼻流清涕,舌淡苔白,脈細弱或虛大,每因氣候變化而誘發。
治法:補肺固衛
方藥:玉屏風散加減
⑵脾氣虛
證候:倦怠無力,食少便溏,面色萎黃無華,痰多而粘,咳吐不爽,胸脘滿悶,惡心納呆或食油膩易腹瀉,舌淡苔白滑或膩,脈緩弱,每因飲食不當而誘發。
治法:健脾化痰
方藥:六君子湯加減
⑶腎氣虛
證候:短氣喘促,呼多吸少,動則尤甚,面部虛腫,四肢不溫,腰膝酸軟,小便頻數清長或遺尿,舌淡苔白,脈虛浮,每因勞累而誘發。
治法:補腎納氣
方藥:金匱腎氣丸加減
4.2.2 西醫
①發作期。盡快緩解氣道痙攣,糾正低氧血癥,恢復肺通氣功能,預防進一步惡化。所以首先吸入短效β2受體激動劑(沙丁胺醇氣霧劑),1小時內每20分鐘吸1-2噴,癥狀緩解后,可3-4小時吸1-2噴,效果不佳時可加緩釋茶堿,或加用短效吸入型抗膽堿藥物。重度哮喘可聯合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短效β2受體激動劑,短效膽堿受體拮抗劑,靜脈滴入茶堿類藥物,激素,吸氧。
②緩解期。一般哮喘急性癥狀得到控制后,其慢性炎癥的病理生理改變仍然存在。因此,應在評估患者哮喘程度的基礎上,定期根據長期治療分級方案作出相應的調整,對患者進行知識教育,有效控制環境刺激避免誘發因素。其次,根據哮喘程度分級水平指導患者規范治療,前已敘述。
4.3 中西醫結合治療哮喘療效肯定的理論依據
中醫從整體觀念出發,遵從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原則,補其不足,瀉其有余,使五臟六腑平衡協調,致病因素無機可乘。西醫從微觀的細胞學角度出發,控制炎癥反應,修復受損的氣道粘膜,舒張氣管平滑肌,緩解哮喘癥狀,這樣二者相結合應用,便起到相輔相成,治標治本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