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杰 徐彥輝 陳科丹
【摘? 要】目的:評價等速肌力訓練系統對偏癱患者下肢運動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為重點考察對象,將其按照電腦隨機抽選方式劃分組別,對照組行常規康復訓練方法,觀察組行等速肌力訓練,每組各30例,評價對比兩組患者的下肢運動功能和平衡積分以及膝關節屈伸肌峰力矩。結果:相比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下肢運動功、平衡積分以及膝關節屈伸肌峰力矩均明顯提升,并且觀察組患者的提升效果更顯著,對比差異P<0.05。結論:針對偏癱患者下肢運動功能的改善采取等速肌力訓練系統的作用顯著,患者的肢體功能得到良好改善。
【關鍵詞】等速肌力訓練系統;偏癱;下肢運動功能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363-01
腦卒中偏癱是臨床常見的急重癥之一,此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造成極大不利影響,患者發病后存在明顯的肢體障礙,因此康復治療對患者肢體功能的改善有極大作用。等速肌力訓練系統是指將患者的患肢固定在一定的運動角速度,根據肌肉功能判斷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肢體可保持相同速度運動,此等速肌力測試在神經系統疾病的康復中凸顯的價值極為明顯[1]。下文研究中將選取2018年4月~2019年8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腦卒中偏癱患者展開系統研究,分析等速肌力訓練系統的應用對患者肢體功能康復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來我院接受治療的腦卒中偏癱患者為重點研究對象,于2018年4月~2019年8月抽出60例按照電腦隨機抽選法分組,對照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42~75歲,平均(59.22±3.84)歲,左偏癱19例,右偏癱11例,腦梗死21例,腦出血9例;觀察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43~76歲,平均(59.24±3.72)歲,左偏癱17例,右偏癱13例,腦梗死22例,腦出血8例。上述一般資料的結果對比后的差異不明顯,P>0.05,有實驗可比性。
納排標準:入選患者經頭顱MRI和CT檢查確診,60例患者均為首次發病,病程在1個月內,其生命體征穩定,意識清楚,有良好的配合度;排除骨科疾病、肌肉酸痛、先天性肢體殘疾、智力障礙及精神疾病史等。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康復訓練,指導患者合理服用神經營養藥、抗血小板聚集藥等,協助患者完成平衡訓練、步態、運動訓練、重心轉移訓練等,同時配合按摩、針灸、低頻電等治療法。觀察組采取等速肌力訓練,采用德國Biodex System-4型等速肌力訓練系統對患肢的膝屈、伸肌進行等速訓練,角速度的設置需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定,一般以60。/s、180。/s,膝關節屈伸10次,休息2min為一個循環,依據身體耐受程度訓練1~4個循環,訓練度依據患肢肌肉的疲乏感為宜,每次訓練時間為半小時,每天2次,連續訓練4周(1周5d)[2-3]。
1.3觀察指標 ①運用Fugl-Meyer法評定下肢運動功能,下肢運動積分為0~34分,平衡積分為0~14分,分值越高,下肢運動功能恢復越好。
② 使用Biodex System-4型等速肌力訓練系統記錄統計60。/s角速度的峰力矩(PT),數值越高說明肌肉收縮肌力越大。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的計算和統計用SPSS26.0軟件,計數資料的表示用[n,%],檢驗行X2,計量資料的描述用(±s),檢驗行t,顯著差異為P<0.05。
2 結果
2.1 下肢運動功能評分 治療前后對比的分值結果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下肢功能積分和平衡積分均高于治療前,P<0.05,詳見表1。
2.2膝關節屈伸肌峰力矩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伸肌群和屈肌群的峰力矩明顯提升,觀察組的各數據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討論
腦卒中偏癱是由腦梗死和腦血栓等病因所致,并且大部分腦卒中偏癱患者經治療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如肢體功能障礙、肌無力、行為異常等,要想徹底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障礙,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生活,術后需要加強康復訓練。
等速肌力訓練在神經康復中具有顯著應用價值,它是指關節在康復過程中不改變角速度,其肌肉收縮的張力無論多大,其肢體仍處于等速恒定運動狀態,其運動相對穩定,不會出現加速或減速情況[4]。等速肌力訓練能同時提高膝關節屈伸肌群的肌力,增強患肢對運動的控制力,緩解患肢的負重,慢慢調節身體的平衡力,促使患者恢復正常生活[5]。從結果得知,觀察組患者的下肢運動功能評分顯著比對照組更高,其膝關節屈伸肌峰力矩遠大于對照組,結果差異顯著。由此說明等速肌力重復訓練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肢體功能,避免肌肉痙攣發生,促使患者的肌肉自主控制能力得到良好恢復。
綜合上述,針對偏癱患者采取等速肌力訓練能幫助患者的肢體功能得到良好改善,還能增強肌力,促使其肢體協調運動。
參考文獻:
[1]張學慧,畢霞,孫丹,等.不同等速肌力訓練模式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8,33(05):93-95.
[2]段好陽,閆兆紅,劉娜,等.等速肌力訓練不同介入時機和治療時程對恢復期腦卒中偏癱患者步行功能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8, 33(10):1173-1177.
[3]尹正錄,朱小云,范章嶺,等.等速肌力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7,23(9):1086-1090.
[4]董仁衛,郭琪,劉詩琦,等.等速肌力測試和訓練技術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臨床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5,30(2):207-210.
[5]肖樂,劉超,歐陽松,等.等速肌力康復訓練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功能及運動功能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7,17(22):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