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德花
【摘 ?要】目的:分析舒適護理的應用對肺癌術后化療患者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肺癌術后化療的患者,按每組4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舒適護理,分析兩組患者在化療不良反應情況和護理滿意率方面的差異。結果:對照組的化療不良反應明顯高于觀察組,同時護理滿意率低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舒適護理應用于肺癌術后化療患者,可以減少化療不良反應的發生,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舒適護理;肺癌術后;化療
【中圖分類號】R275.983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174-02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環境變化,肺癌已成為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呈顯著上升的趨勢,病死率非常高、患者的預后較差,嚴重威脅了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加重了生活負擔[1]。化療已經成為治療肺癌的一種重要的治療手段,但化療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毒副反應。1995年美國著名專家Kdcaba提出了舒適護理的概念,其主要內容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和靈魂等四個方面[2]。對肺癌術后化療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可以取得更加有效的化療結果,減少化療的不良反應的發生,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本研究對40例肺癌術后化療患者給予舒適護理,取得了理想的結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肺癌術后化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齡32~78歲,平均(48±6.2)歲;腺癌35例,鱗癌20例,小細胞肺癌25例;研究對象按每組4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活動情況、病情、職業等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納入標準:經影像學、組織病理學確診為原發性肺癌的術后化療患者;能有效溝通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言語不清,無法溝通者;嚴重認知障礙、智力障礙者;心、肝、腎等功能受損者。
1.4 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 ,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4.1化療前的舒適護理
(1)心理護理:護士主動向患者做自我介紹,通過恰當的方式取得患者的信任。護士應掌握肺癌的相關知識,熟悉患者的化療方案,向患者介紹化療的作用及目的;告知患者化療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了解患者的顧慮,給予心理開導,消除患者的焦慮、緊張感;鼓勵患者積極面對,以良好積極的心態接受化療和配合化療。
(2)環境準備:保證病房干凈整潔,空氣清新,給患者提供一個安靜、安全、溫濕度適宜的環境。
(3)生活護理:協助患者做好如廁工作、排空大小便;評估病人休息、睡眠時體位,備好干燥柔軟的枕頭棉絮給予患者舒適的體位;準備好垃圾桶、紙巾、水等。
1.4.2化療中的舒適護理
(1)護士要富有愛心、耐心,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減輕輸液帶來的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
(2)護士嚴格遵守操作規范:給予靜脈輸液操作時認真評估患者的血管,必要時行PICC穿刺;護士已穩健、沉著的心態行靜脈穿刺,做到快、準、穩已確保一次穿刺成功,減少患者的不適感;根據各種藥物刺激性的強弱合理安排輸液的先后順序,加強對患者血管的保護;加強患者的宣教工作,輸液中不要大幅度的活動防止針頭滑出血管外,多觀察。
(3)指導患者進行肢體的適當鍛煉和聽音樂、看電視、收聽廣播等來緩解癌因性疲乏[3]。
(4)指導患者注意口腔衛生,經常用淡鹽水或硼酸漱口,保持口腔清潔衛生,預防口腔潰瘍。
(5)加強化療中患者不良反應的護理:指導患者在化療前1-2h不要進食飲水,化療藥物使用前30分鐘給予止嘔藥[4]。
1.4.3化療后的舒適護理
(1)惡心嘔吐的護理:①隨時聽取患者的主訴,加強對患者的觀察。②合理調整飲食結構,鼓勵患者進食,少食多餐,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飲食,注意色香味搭配以刺激食欲[5]。③必要時遵醫囑給予止嘔藥。
(2)口腔潰瘍的護理:①護士應指導患者保持口腔衛生,定期評估是否存在發生感染的可能性,發生感染時選用不同的漱口液對因治療[5]。②指導患者進食清淡飲食,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且食物溫度適宜。③指導患者戒煙、戒酒,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3)骨髓抑制的護理:①指導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以增強抵抗力。②按時監測血象的變化,必要時遵醫囑給予升白細胞、血小板的藥物。③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保持口腔清潔衛生,注意保暖,多休息;如有感染、發炎等現象及時就醫。
(4)心理護理:告知患者化療引起的不良反應是暫時的,不要過于擔心。保持愉快的心情,多和家屬、朋友溝通。
(5)出院健康教育:指導病人出院后加強營養、多休息、保持愉快的心情、合理鍛煉,同時向病人及家屬說明疾病的現狀及預后,告知患者出院后藥物使用和后期復查的相關知識,定期隨訪。同時建議家屬多和患者溝通交流,增進感情,盡早回歸家庭和社會,實現自己的價值。
1.5 觀察及評價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惡心嘔吐、口腔潰瘍、骨髓抑制等。(2)采用自己設計的調查問卷調查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其中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較滿意)/總例數× 100%。
(3)采用腫瘤病人生存質量評分表(QOL)判斷患者生活質量情況,得分越高則代表其生活質量越好[6]。
1.6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處理,采用標準差( )表示計量資料,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的比較用X2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化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化療后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比較 ?實施舒適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QOL評分無明顯差異;實施舒適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 QOL 評分為( 38. 7± 4. 3) 分,對照組為( 23.1±5.5)分,觀察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評分,兩組間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肺癌是惡性腫瘤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具有較高死亡率。國內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且在惡性腫瘤中致死率居于首位[7]。現階段化療已經成為肺癌的一種重要的治療手段,但化療會出現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并且大多數肺癌患者出于對疾病的擔心、恐懼,治療依從性差,不僅影響治療效果,還會增加其身心負擔,降低生活質量[8]。所以,在肺癌術后患者進行化療的時候給予一定的護理干預,緩解不好的心理情緒,降低化療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
舒適護理屬于一種有效、創造性、個體化的整體護理措施,強調將“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滲透到護理過程中,是一種主動的服務過程[8]。在護理過程中積極有效地實施舒適護理,通過加強護患溝通、健康教育和人文關懷,可以保證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和靈魂等方面都達到最舒適的狀態,以樂觀的心態去迎接挑戰、戰勝病魔。這樣有利于提高患者化療的依從性,促進整個化療過程的順利完成,鞏固臨床治療效果,加速患者疾病的康復[9]。
本研究對干預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護理方法包括化療前、化療中、化療后的護理,涉及生理護理、心理護理、社會和靈魂等主要內容。從本研究的結果可以看出,對照組的化療不良反應明顯高于觀察組,同時護理工作滿意度低于觀察組,生活質量方面觀察組的得分大于對照組,這十分凸顯肺癌術后患者化療期間應用舒適護理的優勢性和可行性。
綜上所述,護理人員將舒適護理應用于肺癌術后化療患者,可以有效的減少化療不良反應的發生,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和生活質量,值得廣大醫護人員學習并在臨床上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方麗. 舒適護理模式在肺癌化療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7,(04):246.
[2]王娟.舒適護理模式在肺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探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3,(24):3165-3166.
[3]康丹.舒適護理在肺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今日健康,2016,15(10):203.
[4]李龍蕓.穆世林.肺癌化療進展[J].中國肺癌志.2003,:450-455.
[5]張文娟,田月強,任晶晶. 舒適護理在肺癌術后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120-121.
[6]李嵐蘭.舒適護理模式在肺癌化療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5):220.
[7]雷宇新.舒適護理模式在肺癌化療患者中應用的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05):226-227.
[8]彭瑩.舒適護理在肺癌化療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 [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3,12(4):80-81.
[9]張世瓊.護理程序在肺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居解手術學雜志,2009,1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