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濤 程芳
【摘 ?要】目的:對拇外翻患者的護理及康復指導方法進行探究。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間接診接受手術治療的41例拇外翻患者為例,予以護理及康復指導,比較干預前后護理效果。結果:干預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4.88%);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干預前,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拇外翻患者予以護理及康復指導,可減少并發癥,優化生活質量,值得使用。
【關鍵詞】拇外翻;護理及康復指導;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185-02
拇外翻的發生與遺傳、外傷、不適當負重、站立行走過久等原因有關,表現為局部疼痛、步行困難,影響生活質量[1]。手術效果良好,但術后易發生并發癥,如足部腫脹、傷口感染、關節僵直等,延長住院時間,增加醫療費用。所以,向拇外翻患者予以護理及康復指導尤為重要。本文對我院手術治療的41例拇外翻患者予以護理、康復指導,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共41例手術治療拇外翻患者,選自我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知曉研究,自愿參與,包括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齡18~71歲。
1.2方法
護理、康復指導,如下:(1)術前,①心理護理,結合患者心理狀況、性格特征,主動與其交談,確定不良心理原因,及時予以針對性解決措施,注意保持態度真誠、語言和善,以免增加患者不適感;根據患者接受能力、對疾病及手術等知識的需求程度,以一對一、PPT等形式,詳細講解手術流程、配合事項,重點介紹手術的優越性,進而增強患者手術信息;②術前準備,完成常規臨床檢查(心電圖、血尿常規、凝血四項、X線檢查等),排除其他疾病,制定手術方案。(2)術后,①病情觀察,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生命體征變化,重點觀察傷口有無滲血及其嚴重程度,如果滲血過多,并滲透了敷料,立即更換敷料,稍微加壓包扎;抬高患肢15°~20°,促進靜脈、淋巴回流,改善血液循環,減緩患肢腫脹;②疼痛護理,評估患者疼痛程度,結合評估結果,確定原因,采取音樂療法、放松療法、暗示療法等干預,轉移患者注意力,減輕疼痛,必要情況下,予以鎮痛劑;③并發癥預防護理,如傷口感染,觀察傷口滲血狀況,按照無菌原則換藥,結合體溫變化,確定患者有無高熱,一旦體溫超過38.5℃,提示感染,做藥敏試驗、細菌培養,結合檢查結果,選擇合適抗生素,使體溫降至38.2℃以下至恢復正常;觀察患者末梢血運,尤其是患趾、患足,一旦發現患趾足趾蒼白、紫紺、皮溫低、感覺遲鈍、明顯腫脹等異常,提示末梢血運欠佳,聯系醫生,配合處理。(3)康復指導,①早期功能鍛煉,術后第1d,協助患者穿前開口矯形鞋進行下地活動行走,保持足底平放,足部各趾盡量跖屈抓地行走,繼續做患肢踝關節運動,以踝關節屈伸活動/旋轉活動為主,3min/次,3~4次/d,囑咐患者根據身自身狀況,增加運動量,切不可過度活動,避免引發不適感,患者做患肢肌肉等長收縮訓練,以自覺肌肉無酸疼疲勞為宜,6~9min/次,3次/d;術后第2~6d,做患肢關節功能鍛煉,以不過度疲勞為宜;②恢復期功能鍛煉,術后2周,指導患者做主被動活動,即先做第一跖趾關節的主、被動活動,再做被動屈伸第一跖趾關節,3~4min/次,1~2次/d,逐漸延長穿矯形鞋下地行走時間;術后第4周,繼續做第一跖趾關節主被動功能鍛煉,5min/次,3~4次/d,逐步過渡至站立提踵訓練;術后6周,換穿平底、寬松鞋,正常行走,繼續做站立提踵練習、強化第一跖趾關節主被動功能鍛煉,10min/次,3~4次/d。
1.3觀察指標
統計患者并發癥情況,使用生活質量核心量表(QLQ-C30)評估干預前后生活質量,總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高[2]。
1.4統計學處理
以統計學軟件SPSS24.0為工具,計量資料表示為“ ”,以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并發癥
共4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4.88%(2/41),包括傷口感染1例、足部腫脹1例。
2.2干預前后生活質量的比較
干預后,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干預前(P<0.05),見表1。
3 討論
外科手術療法,是治療拇外翻的首選方法,療效確切,但在其治療過程中需要輔以護理、康復指導,以保證手術效果,以及防治并發癥,促使患者盡早恢復正常生活、工作。
本次文章對拇外翻患者的護理、康復指導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闡述,通過術前護理干預,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消除患者不良情緒,調動積極心理狀態,使其主觀能動地參與整個治療過程當中,以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術后患者提供一系列護理干預,包括病情觀察、疼痛護理、并發癥預防護理等,一方面結合術后患者病情變化,及時發現異常問題,予以診治,以提升患者健康水平,與此同時,結合患者疼痛程度,采取針對性解決措施,能夠避免疼痛帶來的一些不良影響,避免出現應激反應,降低并發癥風險,增強患者康復信心,使其以正確態度面對康復鍛煉,提高配合度,即術后結合患者個體化差異,制定康復鍛煉計劃,協助患者循序漸進的完成每一個階段的運動鍛煉,可有效提高患者功能恢復率,減少傷口感染、足部腫脹、關節僵直等并發癥,提升整體康復效果水平,改善預后,優化生活質量。結果已證實,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僅為4.788%、干預后生活質量高于干預前,充分證實了護理、康復指導對拇外翻患者整體康復效果有效提升的重要性。
總之,護理、康復指導對拇外翻預后恢復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直接推廣。
參考文獻
[1]任苗苗, 張黎. 老年拇外翻患者圍手術期全面護理服務的應用探討[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 3(27):112+115.
[2]王曉蕊,侯勝芳,張亞輝.圖文式聯合回饋教育法對拇外翻患者手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研究,2019,32(02):140-142.
[3]郝芳.臨床路徑在拇外翻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09):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