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興曄 高燕


【摘? 要】目的:觀察分析養老機構及社區54例老年糖尿病并發低血糖的臨床特點以及具體治療方法等。方法:選取養老機構和社區(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搜集的所54例老年糖尿病并發低血糖患者一般資料(作為實驗組),再選取同期養老機構及社區搜集的5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資料(作為對照組)。采用統計學分析兩組研究對象的空腹血糖水平、臨床特點(交感神經興奮癥狀)以及臨床治療效果,多元回歸分析誘發低血糖發生的相關影響因素。結果:兩組研究對象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實驗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心悸、出汗以及饑餓等)高于對照組(P<0.05);多元回歸分析誘發低血糖發生的相關影響因素:濫用降糖藥物、進食少、運動過度以及并發癥多(P<0.05)。結論:老年糖尿病患者極易并發低血糖,多因未合理治療所致,因此需合理使用藥物以及保持規律飲食和運動,從而降低低血糖發生率。
【關鍵詞】老年糖尿病;低血糖;臨床特點
【中圖分類號】R58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381-02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近年來呈現日益增長發展狀況。糖尿病并發癥多,因此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最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并發癥多且病程時間長,所以頻繁用藥,治療過程中極易發生低血糖事件。諸多文獻研究資料顯示,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極易產生無癥狀性低血糖癥,因此顯著加大臨床診斷難度,如果未及時治療,會給老年糖尿病并發低血糖患者帶來極其嚴重的后果[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養老機構及社區(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搜集的54例老年糖尿病并發低血糖患者一般資料(作為實驗組),再選取同期搜集的5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資料(作為對照組)。實驗組中有38例男、16例女;對照組中有40例男、14例女;實驗組平均年齡為(79.3±5.6)歲,對照組平均年齡為(80.1±4.4)歲;實驗組平均糖尿病病程時間為(25.1±12.3)年,對照組平均糖尿病病程時間為(24.5±13.7)年;實驗組患者均符合低血糖癥診斷標準(經葡萄糖治療后能夠迅速緩解癥狀、發作時血糖水平低于2.8mmol/L),實驗組患者低血糖發病原因:10例未合理使用胰島素、15例過量使用磺脲類藥物及降糖保健品、11例運動量過大、14例進食過少、4例腹瀉嘔吐。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對照組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生產企業:悅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289;1d1次,一次0.5g)聯合甘精胰島素[廠家 : 賽諾菲安萬特(北京)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J20140052;每天傍晚注射1次,連續注射12周]。
實驗組患者糖尿病治療方法同對照組,在確診并發低血糖癥后,對病情較輕者立即口服葡萄糖(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1021894;生產企業:焦作市盛世康隆藥業有限公司;一次5g~10g,一日3~5次),對病情較重者推注葡萄糖注射液(生產廠家:天津藥業集團新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1023719;40ml~60ml濃度為50%),維持血糖濃度(6.8mmol/L~11.1mmol/L)。對休克或昏迷患者靜脈推注氫化可的松(企業名稱:吉林敖東藥業集團延吉股份有限公司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2023641;一次50m~100mg,用生理氯化鈉注射液500ml混合均勻后靜滴),治療過程中嚴密監測老年糖尿病并發低血糖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病變變化。
1.2.2調查方法
調查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主要包括性別、姓名、空腹血糖水平、運動情況、藥物使用情況等),分析其臨床特點和治療效果等。
1.3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研究對象治療前空腹血糖水平、臨床特點(交感神經興奮癥狀)以及臨床治療效果,多元回歸分析誘發低血糖發生的相關影響因素。
2結果
2.1兩組研究對象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血糖控制有效率為98.1%(53/54),對照組血糖控制有效率為96.3%(52/54),兩組研究對象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研究對象的空腹血糖水平、交感神經興奮癥狀比較
治療前實驗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心悸、出汗以及饑餓感等)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3多元回歸分析誘發低血糖發生的相關影響因素
多元回歸分析誘發低血糖發生的相關影響因素:濫用降糖藥物降糖保健品、進食少、運動過度以及并發癥多(P<0.05),見表2。
3討論
老年糖尿病患者極易發生多種并發癥,而低血糖的發生極易引起患者臟器功能衰竭[2]。因此,老年人需高度重視此病,養老機構及社區診所對老年糖尿病并發低血糖所帶來的危害高度關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糖尿病并發低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率。多元回歸分析誘發低血糖發生的相關影響因素:濫用降糖藥物、進食少、運動過度以及并發癥多(P<0.05)。文獻報道顯示,老年人群服用磺脲類藥物所致低血糖發生率高達22%,使用胰島素藥物所致低血糖發生率高達24%[3].與一般成年患者相比,低血糖對老年患者的危害性更大,在治療過程中避免使用容易發生低血糖的降糖藥,更不要去使用成份不明的降糖保健品。老年人群記憶力下降,部分患者降糖治療后未及時進食或為了血糖達標進食過少運動量過度。特別是一般健康狀況較差或并存嚴重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血糖控制目標宜適當寬松。為了降低低血糖發生,醫護工作人員需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還需做好疾病宣講,發現低血糖時需及時調整降糖藥的用量。
參考文獻
[1]張微,徐培,章欣等.老年糖尿病并發低血糖的護理要點分析與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9):147-148.
[2]蔣華.老年糖尿病患者并發低血糖的護理措施研究及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44):8627.
[3]趙愛學.護理干預對預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并發低血糖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