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摘? 要】目的:觀察肛周膿腫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對肛周膿腫患者20例臨床外科治療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經臨床治療一期痊愈19例,中度疼痛18例,重度疼痛2例;手術時間平均 40.74±20.1min,住院時間15.4±6.4天。結論:保護括約肌功能的同時,充分引流。肛周膿腫的治療通常先行膿腫切排術,待膿腫周圍組織炎癥消退、膿腔縮小、竇道周圍組織粘連固定之后再行瘺管切開或切除術。??? 【關鍵詞】肛周膿腫;手術;間隙膿腫
【中圖分類號】R24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384-02
肛周膿腫是指肛腺感染后炎癥向周圍間隙組織蔓延而導致的化膿性感染。其臨床特點肛門腫痛,破潰流膿,發熱,排尿及排尿困難等。是肛腸外科臨床上較難處理、易致并發癥。肛周膿腫是一種感染性疾病,為多種因素所致,90%以上起源于括約肌間的肛腺感染化噥,蔓延至肛門直腸周圍間隙而形成膿腫,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肛周表現。肛周膿腫一經形成,很難自愈,手術治療是肛腸科醫生的共識,方式則常有多種選擇,但其治療還需在進行了相關因素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合理選擇[1]。選取肛周膿腫患者20例臨床治療方法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本組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肛周膿腫患者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齡24~50歲,平均年齡38±3.5歲。病程1~15天,平均8±2.5天。坐骨直腸間隙膿腫23例,高位肌間膿腫5例,直腸后間隙1例,肛管后深間隙1例。
1.2 方法
1.2.1坐骨直腸間隙膿腫?坐骨直腸間隙膿腫的位置較深,可表現為臀部大范圍的漫腫,疼痛劇烈,查體時常不能觸及波動感[2]。此類膿腫多有穿過括約肌的竇道,此時主張對坐骨直腸間隙的膿腫引流,而穿過括約肌的竇道不能同時切開,最好行掛線引流治療。通常只依靠肛周的切口對深部膿腔進行充分引流,因而切口的選擇極為重要,為了減少二次手術時的損傷及避免大的創面,引流的切口不要距肛緣太遠,臨床遇到很多第一次引流時切口選擇不理想造成的長且復雜的瘺管。為了減少對肛周括約肌的損傷,一種方法是于肛門括約肌的外側緣行弧形切口[3]。但這類切口的引流不夠理想,需置入雙套管或蕈狀管以利于術后換藥時沖洗、引流。此手術方式對膿腫的內口暫不處理,待二次手術時再考慮內口的處理問題。另一種方法,引流的同時處理內口。筆者主張對于急性膿腫且內口明確處于齒狀線附近時可對內口進行相應處理,但并非直接切開內口,而是在內口部位掛線,待膿腔閉合再考慮緊線,則此時原有膿腔周圍的組織不會再有回縮,也就不會再有漏液、漏氣、排便控制不理想的問題出現。
1.2.2直腸后間隙膿腫? 直腸后間隙膿腫常表現為肛門后側的墜脹、疼痛,并可向骶尾部及臀部放射,深部的直腸后間隙膿腫與坐骨直腸間隙感染相連通時則形成馬蹄形膿腫。直腸后間隙膿腫需與骶尾部囊腫、畸胎瘤等占位性病變相鑒別[4]。直腸后間隙膿腫的治療同樣是以引流為主,于肛后側向尾骨方向做放射狀切口,血管鉗或手指伸入膿腔分離其間的纖維分隔,同時探查膿腔的范圍,必要時放入雙套管或煙卷引流。放射狀的肛后側切口,有效避免了肛尾韌帶的損傷,避免肛門移位的發生,是目前治療直腸后間隙膿腫首選引流方式。對于直腸后深間隙膿腫,必要時同樣可放置雙套管沖洗、引流。
1.2.3骨盆直腸間隙膿腫? 位于肛提肌以上的膿腫比較少見,處理也更復雜。肛提肌上膿腫多見于有盆腔手術史、外傷、結腸炎性病癥等患者,少見由內口位于肛腺處的感染向上蔓延而導致的[5]。但前一種情況的診斷相對容易,有病史可考,往往不會漏診、誤診;而后一種情況的誤診臨床已見過多例,因肛提肌上的膿腫肛門部疼痛不是特別明顯,倒是墜脹會更突出,而醫生及患者都很少會將肛門部的墜脹與同時出現的高熱相聯系,以致多例此類患者被以“發熱待查”收入感染科治療。肛提肌上膿腫的引流方式與其形成原因相關。對于來自肛腺部位感染的,無論是經括約肌還是括約肌間來源向上蔓延的均可如高位括約肌間膿腫一樣行雙套管引流,即外引流,目前也有主張經括約肌間入路,再置管引流。而來源于盆腔的膿腫則主張以內引流為主,女性患者可于陰道后穹窿處引流,避免損傷肛門括約肌。
2 結果
經臨床治療一期痊愈19例,中度疼痛18例,重度疼痛2例;手術時間25~55min,平均 40.74±20.1min,住院時間9~27天,平均15.4±6.4天。有排尿障礙2例,無肛門不完全失禁發生。
3 討論
肛周膿腫手術目的是在保護括約肌功能的同時,充分引流。肛周膿腫的治療通常先行膿腫切排術,待膿腫周圍組織炎癥消退、膿腔縮小、竇道周圍組織粘連固定之后再行瘺管切開或切除術。對于肛周膿腫的治療首先要考慮到肛門功能的保護,炎癥期膿腔周圍的組織尚未瘢痕化,沒有粘連、固定,此時切開過多膿腔周圍組織可致括約肌回縮,難以維持肛門形態及功能,同時可致肛門移位,所以不能單純追求“除惡務凈”而過多損傷肛門直腸周圍組織致術后肛門功能受損。??對于尚未成膿的肛周感染,中醫認為可以中藥消法進行治療,同時給予中藥坐浴,但這需要有影像學上的支持,確認處于炎癥初期。不過,即使是沒有成膿的感染,仍建議進行引流,因為從膿腫形成的機制來看,此時多數的肛周感染均有感染性竇道形成,暫時的保守治療可能使感染短時期內得到控制,但仍會反復發作,同時復發后可能會是更大范圍或更復雜化的感染。沒有證據表明術前使用抗生素可以減少膿腫術后瘺管的形成,對于非復雜性肛周膿腫,切開引流后使用抗生素并不能縮短愈合時間或降低復發率。抗生素的使用只針對一些特殊的患者,如嚴重蜂窩織炎、伴有全身系統性疾病等病癥的患者。??? 參考文獻:??? [1]陳玉根,孫桂東,李國年,史仁杰,黃繼成.淺掛線法治療高位肛周膿腫的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07, 34(05):591-592??? [2]王海燕.350例肛周膿腫患者的臨床整體護理[J].當代護士旬刊. 2004(12):17-18.??? [3]張丹,谷云飛,楊柏霖,劉子亮,蔣進廣.淺掛線療法治療肛周膿腫40例臨床研究[J].四川中醫.2013(07):114-115??? [4]谷云飛.掛線療法在肛周膿腫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江蘇中醫藥.2006, 27(08):7-8??? [5]王巖,李樹杰,王軍,鮑雙君.肛周膿腫一期手術治療臨床療效觀察(附107例報道) [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9, 16(09):75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