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海霞
【摘 ?要】目的:關于心理護理干預措施應用在腦震蕩患者群體當中對患者焦慮抑郁綜合癥的影響分析。方法:選擇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腦震蕩患者48例作為本文的觀察組,選擇同期來我院進行治療的另外48例腦震蕩患者設置為對照組,確保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基線資料基本一致,以方便進行分組對照研究。對觀察組患者通過強化心理護理進行干預,對照組只配合常規護理,比較兩組護理的效果。結果:本文觀察組治療依從45例,治療依從性為93.75%,對照組治療依從38例,治療依從性為79.17%,觀察組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性;對兩組患者經過不同護理以后和護理之前的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評分差值進行比較,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對腦震蕩患者通過心理護理進行干預指導,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對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綜合癥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推廣。
【關鍵詞】心理護理;腦震蕩;焦慮抑郁
【中圖分類號】R16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197-02
腦震蕩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腦震蕩一般是因為患者頭部,因為外力或重力打擊以后,使得患者出現短暫性的腦部功能障礙,這種病癥的病理改變并不明顯,發病機制也并不明確,患者發病以后主要的癥狀是存在有頭痛、嘔吐、短暫性昏迷和惡心等相關的癥狀,也有患者存在逆行性遺忘癥狀。腦震蕩存在突發性發病,在患者病癥發生以后,會對生活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這就會使患者出現一定的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使患者治療依從性大大減低,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病癥恢復。在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提供心理干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恢復質量和治療依從性。本文針對于此主要分析心理護理應用在腦震蕩患者當中對其焦慮抑郁綜合癥所產生的影響,同時將主要研究情況進行如下的論述。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腦震蕩患者48例作為本文的觀察組,選擇同期來我院進行治療的另外48例腦震蕩患者設置為對照組,確保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基線資料基本一致,以方便進行分組對照研究。本文觀察組當中患者有男性30例,女性18例,對照組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卡方=0.1742,Z=0.4152,P=0.6780;觀察組患者年齡最大為64歲,年齡最小為18歲,年齡平均為(35.82±8.92)歲;對照組年齡最大為60歲,年齡最小為20歲,年齡平均為(36.41±8.67)歲,t=0.3286,P=0.7432。兩組患者均被診斷為腦震蕩,并符合腦震蕩的診斷標準,所有研究對象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文排除有精神異常和意識障礙的患者,排除存在有全身免疫性病癥患者。通過統計學方法檢驗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無明顯的差異性,P>0.05,可比較。
1.2方法
常規對兩組患者提供相關治療,為對照組患者配合常規護理,根據相關的護理制度為患者嚴格的落實相關的護理操作。觀察組患者采用心理護理進行干預,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
①準備工作:需要對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掌握,了解患者的相關病因和系統性的分析患者的發病情況,對于導致患者發病的必要因素進行掌握,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并為患者進行對癥治療。
②心理引導:因患者受腦震蕩的影響,使得心理情緒十分不穩定,所以在護士干預的過程中,要強化對患者的心理引導工作,對患者進行呵護和安慰,掌握患者出現心理障礙的表現并且幫助患者進行心理障礙的排除,引導患者進行相關的治療,為患者提供必要的護理。
③健康宣教:對患者的基本資料和病癥的發生原因進行掌握,幫助患者制定個性化的健康宣教計劃,為患者講解自身癥狀出現的原因,并告知患者病癥的危害和相關治療措施,提升患者對于腦震蕩的認知,并且對患者進行相關注意事項的告知,使患者能夠提升治療的依從性和配合度。
④心理評估:在患者住院期間也要重視對患者的心理質量的評估,臨床護士需要根據時間對患者心理情緒進行評價,并且將評價結果作為對患者進行各項護理措施改善的依據,需努力糾正并減少焦慮抑郁情緒而導致的不良事件對患者的影響【1】。
⑤提升信心:患者因為病癥的影響會導致夸大自身的病癥狀況出現,因此護士應該對患者病癥進行充分的認識,使患者清楚的明白自身病癥的具體狀況,同時告知患者治療成功的案例,以便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提升患者的配合度。
⑥個體化心理護理:需要根據患者的身體恢復狀況,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心理干預計劃,重點針對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的產生和發生進行把握,對患者進行徹底性的不良情緒改善,防止負面情緒出現以后對患者產生的影響,促進患者的身體迅速恢復。
1.3觀察指標
對本文所有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均選擇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進行評分,兩個評分滿分均為32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程度越嚴重。對本文所有患者均在護理之前和護理結束后進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和抑郁量表的評分,并且統計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評分的差值,差值越大說明護理質量越好。
1.4統計學分析
啟動統計學軟件IBM SPSS25.0進行統計學檢驗,t值檢驗計量值,卡方檢驗計數值,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文觀察組治療依從45例,治療依從性為93.75%,對照組治療依從38例,治療依從性為79.17%,觀察組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性;對兩組患者經過不同護理以后和護理之前的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評分差值進行比較,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詳情參見表1結果。
3 結論
綜上所述,對腦震蕩患者通過心理護理進行干預指導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對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綜合癥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王麗.心理護理干預對腦震蕩患者焦慮抑郁綜合征的作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5):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