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云
【中圖分類號】R1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386-02
“癔癥”即由心理發生障礙,而引發自我暗示的一組病癥,通常容易發病于亞健康個體,屬于精神科疾病。當病情發作時常表現為軀體功能發生行動障礙,或在意識判斷上出現困難,精神因素是癔癥的主要致病因素,通常包含有生活中的突發意外事件、內心波瀾起伏的矛盾沖突,而對自己內心產生強烈的痛苦,從而對身體素質不夠好的個體引起嚴重的精神障礙。分離癥狀是癔病的第一表現形勢,指的發病個體對過去經歷的感受和認知和現有發生的認知完全或部分的矛盾。轉換癥狀是第二種表現癥狀,指的是由于精神的反復刺激而引起的消極情緒反應,然后導致軀體發生不良的惡性癥狀,當軀體的不良癥狀出現時,情緒上的反應就會出現消退或消失,這種由心理轉換為軀體的癥狀即為轉換癥狀,由于有些時候身體某些部位上的器質性病變也可能產生軀體上的病態表現,所以轉換癥狀在確診之前還要檢查患者身體有無器質性病變。
癔癥最先影響患者的神經系統,第一種分離性的危害表現為記憶力減退,時常無法記住不久前發生在個人身上的經歷。只能回憶起片段的內容。或者是發生突然的想法而沒有計劃的去實施。這種情況的發生通常是無法抗拒的。再有情感的表現多樣化,時而大笑起來,時而哭鬧起來,旁人通常無法進行阻止,便有可能發生沖動的毀物,傷人,甚至是自傷和自殺的嚴重危險行為。癔癥發生時也會引起情感的爆發,無休止的發泄內心情感,給人一種愚蠢幼稚的表現。當問起患者身份時,通常會說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身份,如一些神話傳說中的人鬼,給人一種“鬼怪附體”的感覺。生活中甚至出現內容復雜的幻覺和妄想,稍微刺激性的事情都會給患者帶來心理暗示,從而發生肆意妄為的行為。第二種轉換癥狀的危害可表現為生活動作減少,或者增多甚至出現癱瘓的情況發生。神經系統也還會隨之發生損害而引起肢體無故震顫、慌動和肌肉陣攣。經常在情緒激動或者是受到外界暗示時便會出現緩慢倒地不起或者躺在床上,全身僵直,他人無法喚醒的危害。
中醫具有療治根本的作用,但由于治療時期較長,藥品煎熬服用苦難的因素,一直是一個遺留很久的問題,而西醫具有療效快、服用方便的優勢,但是通過長久的治療經驗來看,對癔癥的治療往往會留下很多病根問題,所以現在各大醫學研究機構開始著手研發中西醫結合療法,在治療癔癥時,首先在患者的靜脈緩慢注入安定注射液,安定液能夠迅速到達患者各極神經中樞,短時間內傳輸到各極神經末梢,快速控制住患者的情緒,減緩患者內心的焦慮、恐懼。從而減少外界對于患者的心理暗示,之后患者的軀體的異常行動逐步恢復正常。倘若部分病人有過度失眠、疲勞的狀況,注射藥品后患者也可以迅速入睡,待一段時間恢復后患者的癥狀便會得到明顯減輕。這種快速療法雖不能徹底解決患者的痼疾,但卻可以增加患者對醫生信任感,為接下來的治療做好鋪墊。接下來再輔以酸棗仁湯喂服,酸棗仁湯包含有酸棗仁、川芎、知母、甘草,這些中草藥皆具有養血安神、祛濕解毒、清熱除煩的功效。可以給長期處于焦慮或紊亂狀態下的腦皮質干細胞提供充足的營養,使之得到良好的休息和調節,從而消除患者身體的疲勞。使得多夢、失眠的情況得以改善。從而減少癔癥再次發作的可能性。倘若患病不急于停止治31例患者的治療經驗總結,如果出現誤診的情況發生,可能會導致患者的病情在短時間內反復發作,甚至進一步惡化,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同時也給家屬造成很大經濟損失,加重他們的經濟負擔。由于癔癥的農村發病率通常要城市的發病率高,且發病原因主要在于植物神經和軀體。所以在農村基層的醫師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來應對癔癥的問題。
綜上所述,現在我國正處于醫療體系的高速發展時期。合格的醫療設備是政府與社會共同的愿望。盡管在癔癥的治療中存在諸多問題,我們依然要勇敢面對,砥礪前行。各大醫院的醫生尤其是在基層農村的普通內科醫師要重視對于醫術的學習,從而提高對癔癥的診斷、治療能力,讓癔癥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時、安全、合理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