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鋒
摘 要:近年來家校合作在學生教育實踐工作中的深入應用有力地拓寬了學生素養培養的路徑,促進了學生知識、能力和情感的良好發展。校外教育作為校外教育機構圍繞學生培養目標所開展的教育教學活動,其有效開展離不開與家長的密切溝通和合作。就目前校外教育活動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而言,雖然對家校合作的重要功能有較強的理解和認同,但實際利用的效果并不明顯。基于此,有必要圍繞如何有效利用家校結合來做好校外教育進行針對性研究。文章首先對家校結合在校外教育工作開展中的作用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就校外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有效利用家校結合的具體策略提供相關的建議,以深化校外教育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家校結合 校外教育 效果
【中圖分類號】G 7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0-0011-01
相對于校內規范化的教育而言,校外教育面臨著學生個性化差異明顯、性格特點復雜的實際情況,并且隨著廣大家長對于學生教育工作重視度的普遍提升,家長希望通過校外教育來提升學生綜合學習、成長效果的期望越來越高。在這樣的情況下,校外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也較以往增加了許多。家校合作作為近年來校內教育認可度和應用度比較廣的教育方法,為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交流協同搭建了良好的橋梁,推動學生教育工作以良好的方式開展。鑒于家校合作的這種先進教育模式所具有的優勢,校外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可以嘗試開展家校結合的方式,通過與家長的溝通、協作來提升學生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豐富校外教育的路徑和成果。
1.家校結合在校外教育工作開展中的作用分析
家校結合是家庭中的家長和校外教育機構中的教師基于實現教育學生這一共同目標而開展的各方面信息互通和活動協作的教育模式。在當前尋求校外教育工作優化的情況下,家校結合的方式更好地迎合了教育工作開展的需要,豐富了校外教育的內容和方式,對校外教育工作的開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1)家校結合可以拓寬校外教育的思路
校外教育更多地側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和個性的張揚,而每個學生成長環境的差異決定了其在性格、態度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不能通過統一化的內容和方式加以教育,這就對校外教育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通過家校結合,可以將更了解學生個性的家長引入到教育工作中,借助其對校外教育工作的建設性意見和建議,教師可以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個性,提升校外教育的針對性,豐富校外教育活動的開展思路。
(2)家校結合可以整合更多優質教育資源
作為學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校外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樹德立人。與校內教育相比,校外教育在師資隊伍、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明顯的薄弱之處,導致教育目標更多地放在了學生差科成績的提升方面,造成校外教育的性質和功能產生了偏差。通過家校結合,校外教育的資源變得更加豐富,并且家長參與到學生教育工作中可以糾正校外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一些畸形情況,從而確保校外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
2.有效利用家校結合的策略
鑒于家校結合在校外教育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家庭和學校要通過積極配合和努力嘗試來尋求常態化的合作模式,為校外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保障。
(1)統一校外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影響家校合作開展的內在關鍵性因素,高效的家校合作工作是建立在學生教育理念一致認同基礎上的。因此,家校合作工作開展初期,家長和教師要圍繞校外教育的目標和任務等內容形成一致性的看法,使雙方的思想和行為形成高度的聚合。例如家長和教師可以經常性地就學生教育工作進行深度的溝通交流,就一些關心的問題進行看法的分享,在討論中形成統一的結論。
(2)優化家校合作方式
家校合作是一項常態化的工作內容,需要家庭和學校共同關注和參與。針對目前校外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合作方式單一、陳舊的方式,家長和教師要就合作方式進行實踐性探討,形成“線上+線下”的教育合作模式。在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教育工作參與的實際情況及時反饋給家長,并就一些突出的問題與家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尋求更加科學合理的問題解決策略。
(3)尊重學生個性化特點
家校合作的最終目的在于借助校外教育工作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如果家校合作中缺乏對學生個性特點的了解和掌握,勢必會造成學生教育工作出現錯誤。因此,在家校合作活動開展的整個過程中,家長和教師要充分了解、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避免對學生學習興趣愛好的過度扼殺。例如在家校合作過程中,可以適當地聽取學生個人的意見和看法,并圍繞學生開展相關的教育實踐活動設計、開展。
3.結語
校外教育作為我國學生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承擔著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引導學生提升各項技能的任務。在當前校外教育重要性日益凸顯的情況下,有效利用家校合作來做好校外教育工作成為教育活動開展中的科學方式。而為了切實做好校外教育工作,家校合作工作開展過程中,要做到統一校外教育理念、優化家校合作方式和尊重學生個性化特點,為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周彩霞.家校有效結合,培養學生個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8(03)
[2]王兆榮.談家校結合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和方法[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08)
[3]李崇智.淺談校外教育教師的信息素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