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燕 余長昇 馬明遠 龍婧

【摘 ?要】目的:探討抗生素降階梯治療重癥監護室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重癥監護室(ICU)中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70例,按照床位單雙號隨機分為研究組(35例)與對照組(35例)。研究住采用抗生素降階梯治療法,對照組采用常規抗生素升級治療法,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脫機成功率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機械通氣時間、感染控制時間、ICU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抗生素降階梯治療ICU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效果確切,能夠提高脫機成功率,縮短病程,具有顯著應用價值。
【關鍵詞】抗生素;降階梯治療;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中圖分類號】R473.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228-02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為ICU常見獲得性肺炎,發生率高達10%-60%,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免疫力低下,條件致病菌侵犯可造成感染控制難度加大,以往臨床治療主要為抗生素升級治療,易引起病菌耐藥性,早期治療效果并不理想,鑒于此,探討更為有效的治療手段,合理使用抗生素成為治療關鍵。抗生素降階梯治療是臨床新型治療方案,為進一步明確其在VAP中的治療效果,筆者選取我院ICU收治的70例患者分組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ICU自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發生VAP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計70例。均符合《醫院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1]中相關標準。按照床位單雙號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35例)與對照組(35例)。研究組:男17例,女18例,年齡22-70歲,平均(56.58±4.44)歲;其中顱腦損傷15例,多發創傷性休克8例,腦血管意外9例,急性壞死性胰腺炎3例。對照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23-70歲,平均(56.71±4.48)歲;其中顱腦損傷14例,多發創傷性休克8例,腦血管意外10例,急性壞死性胰腺炎2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1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1.2方法
給予兩組患者化痰、吸氧、營養支持等常規對癥治療。取下呼吸道分泌物送檢培養。研究組:接受降階梯治療方法,根據ICU內VAP患者病原菌流行情況選擇抗菌藥物,若病房內近期以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大腸埃希菌等為主,則靜脈滴注頭孢吡肟,聯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療;若病房內流行MRSA,則靜脈滴注頭孢吡肟聯合萬古霉素治療,必要時加用抗真菌藥物治療。用藥2-3d后,獲取病原學檢查結果,根據藥敏結果選擇敏感、窄譜抗生素。對照組:開始經驗性的選擇低級抗生素,治療效果欠佳時逐級升級為更高檔次抗生素。
1.3觀察指標
(1)記錄兩組脫機成功率;(2)比較兩組機械通氣時間、感染控制時間、ICU住院時間。
1.4療效判定
依據《抗生素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中相關保準進行判定,臨床治愈:咳嗽、發熱、咳痰、呼吸困難等主要癥狀消失,細菌學培養陰性;顯效:各項癥狀顯著改善,細菌學等臨床監測基本恢復正常;有效:各項癥狀有所緩解,細菌學臨床檢測有所好轉;無效:主要癥狀無改善,細菌學檢測無改善。
1.5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使用( )表示,符合正態分布,以t檢驗分析對比;計數資料以 檢驗分析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29%(33/35),明顯高于對照組74.29%(26/35),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兩組脫機成功率比較
研究組32例患者成功脫機,無脫機困難,脫機成功率為91.43%;對照組24例患者成功脫機,無脫機困難,脫機成功率為68.57%,比較差異顯著(X2=5.714,P=0.017)。
2.3兩組機械通氣時間、感染控制時間、ICU住院時間比較
研究組機械通氣時間、感染控制時間、ICU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ICU內VAP的病原菌主要為革蘭陰性菌,以往臨床主要通過多種廣譜抗生素長期治療,可引起體內正常菌群改變,導致致病菌定值氣道,引起病菌耐藥性的出現[3];此外,受到氣管插管、機體應激反應及基礎疾病影響等,VAP病情可加重甚至引起患者死亡,因此盡早糾正VAP尤為重要。常規經驗型使用低級抗生素,效果不佳時升級為高級抗生素,這對VAP患者而言,使用敏感抗生素的概率較低,且無法完全覆蓋致病菌,不僅引起耐藥菌的出現,同時也不利于感染的控制,即使在后期選用敏感抗生素,也耽擱最佳治療時間,對預后造成不良影響。
降階梯治療是近年來臨床試行的新型抗感染療法,通過早期應用強效、廣譜抗生對抗病原菌,在藥敏結果、細菌培養結果獲取后換為窄譜、敏感、毒性小的抗生素,根據ICU內病原學特點選擇藥物,能夠對大部分病原體起到抗菌效果。研究組采用降階梯治療,結果顯示患者治療總有效率、脫機成功率等均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提示降階梯療法的有效性。研究組機械通氣時間、感染控制時間及ICU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抗生素降階梯療法能夠縮短病程,有助于早期感染控制。
總之,抗生素降階梯治療ICU內VAP能夠取得理想抗菌效果,有助于預后的改善,可作為有效治療方案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 醫院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草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1999, 14(4):160-161.
[2]衛生部.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5, 7(9):118- 124.
[3]陳淼,林曉軍,張紅璇,等.ICU醫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點及血清PCT變化與預后臨床價值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7, 27(13):2951-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