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琪
日用陶瓷在如今的社會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單單是做為日常生活中的食器和酒器等器皿使用,在新時代更能夠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同時設計者所設計的日用陶瓷都必須以實用為目的,滿足日用陶瓷的功能性。
在我看來,日用陶瓷設計和產品設計是緊密相連的,同時日用陶瓷設計屬于藝術設計的范疇。在藝術設計中,無論什么設計都與功能性緊密相連,那么怎么樣的設計能符合功能性,我的理解是符合人體工程學。因為日用陶瓷設計是為人的使用服務的,同樣,人機工程學主要是研究人體的力學特點,包括人體各部分的力量,以及人體個部分的重量,重心變化及慣性,還有與人的不同姿態有關的功能性。比如說,在設計茶壺的時候,要考慮壺嘴的流動性,就要保持壺嘴與壺身的高度一致,這樣才能增強流動性,其次就是把手的位置,倒水的時候,手握的地方一定要舒適自然,這與人機工程學有關,符合功能性。包括餐具,酒具,和花插的設計,都必須符合功能性。日用陶瓷設計的功能性主要是它的使用功能,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的需求。
在中國日用瓷的發展史是非常悠久的,可以追溯到彩陶文化時期。在彩陶文化時期,印象最深刻的日用器皿就是小口尖底瓶,這個造型的瓶子充分滿足當時勞動人民方便取水的功能。因為瓶子的底部尖,比較容易進水,進水后又因為重力的原因,會自動橫起來灌水,并且瓶子的口比較小,搬運的時候水不容易溢出來,由于小口尖底瓶的優點眾多,在當時是非常受歡迎的。中國陶瓷的發展歷史悠久,對西方的陶瓷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西方日用陶瓷設計的發展中,具有領先地位的是德國日用陶瓷的發展,并且對整個西方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發揮了不可泯滅的作用。德國的日用陶瓷設計甚至還影響了美國,英國和北歐等國家。德國日用陶瓷的發展主要是受到包豪斯設計的影響,包豪斯是現代主義設計發展的高峰,是現代主義設計藝術教育的集大成者,包豪斯設計大師的思想和設計實踐代表著現代主義設計藝術的主流和趨勢。并且,在日用陶瓷設計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無論是西方國家,還是中國,各國經濟都在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斷提高,這樣人們對日用陶瓷的需求,不僅體現在它的使用功能,既對物質的需求,還體現在精神功能,既通過精湛的工藝,豐富的色彩,獨特的造型,達到視覺上的享受。
雖然日用陶瓷從彩陶時期就在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通過幾千年的演變,有的人覺得日用陶瓷的設計已經用盡了,沒有什么創意了,設計來設計去就是那么多元素反復利用;相反,有人卻認為日用陶瓷的發展,隨著時代的變遷,會有新的嘗試。我認為,設計不會用盡,會有新的嘗試。例如,在現代日用陶瓷的設計中,設計陶瓷杯子時往往是在杯子的把手上進行設計,通常會通過自然形態的物品進行設計,例如,利用鳥的形象進行設計,通常是和手握的方式相結合,符合人體工程學。日用陶瓷杯子的功能性主要是體系現在把手的位置,只有設計好把手,杯子的使用性才更大,才能吸引人的注意。
古今中外,日用陶瓷的發展是在不斷地壯大,并且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宋代,是我國陶瓷發展的鼎盛時期,被稱為“瓷的時代”。這個時期形成了幾大窯系,既北方地區的定窯、鈞窯,磁州窯和耀州窯;南方地區景德鎮的青白瓷和龍泉青瓷,這些窯系的發展,促進了宋代陶瓷的發展壯大。并且,宋代還形成了五大名窯,既鈞窯,汝窯,哥窯,定窯,官窯。這些窯口,在當時是大放異彩,成為宋代經濟文化發展中最燦爛的一筆。同樣,宋代日用陶瓷的發展是最獨特的,它的形式簡單,造型優美,樸實無華,非常實用。宋代日用陶瓷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陶瓷食器,。這個時期的日用陶瓷設計對現代日用陶瓷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宋代在經濟上呈現了空前的發展盛況,商業繁榮,文化昌盛,并且對外貿易的發展,讓宋代在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占據很大的地位,同時也促進了日用陶瓷的發展。在哲學領域,宋代信奉道教,崇尚程朱理學,其核心思想為“存天理,滅人欲”,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與宇宙相和諧。反映在陶瓷食器的發展上,要求造型潔簡,與自然和睦相處,重點突出實用功能的設計理念,這才符合日用陶瓷的發展方式。
宋代所有日用陶瓷的發展中,器最突出的就是它的功能性。例如,宋代碗的造型,分的種類就非常的多,有茶碗、飯碗、湯碗等,在造型形式上也是豐富多彩,有荷葉型、海棠型等植物樣式,這些造型的出現也是在原來朝代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并且這些造型的運用必須考慮它的功能性。再例如,宋代盤子的設計,大多數的盤子都是比較淺的盤子,只能盛放水果、糖果等物品,但是隨著社會生活大變化,人們對于盤子的需求在不斷地擴大,開始慢慢的盛放菜品,甚至是饅頭之類的食物。這說明宋代日用食器的作用在不斷的擴大,甚至運用陶瓷器具成為這個時期的標志。
中國日用陶瓷無論是在古代社會,還是在現代社會都在不斷地發展,同樣,西方的日用陶瓷也在不斷地前進。在西方陶瓷的發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包豪斯陶瓷的發展,從最初的手工陶瓷到機械陶瓷,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包豪斯是世界第一所為現代教育而建立的學校,分為三個時期:魏瑪時期、迪拜時期、柏林時期。其中陶瓷的發展主要集中在早期,既魏瑪時期。在這個階段完成了從手工到機械的成就。包豪斯最初的陶瓷制品主要以傳統陶瓷為主,為手工制品,主要是單件的物品。并且,在這個時期出現了許多陶瓷設計師,為現代日用陶瓷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如:西奧多·博格勒、沃爾特·格羅皮烏斯、特魯德·彼特立等,成為陶瓷發展的主力軍。并且,包豪斯陶瓷的發展,對于德國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重大的影響,對現代日用陶瓷市場的開拓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但亙古不變的是日用陶瓷設計中所傳達的功能性,功能性包含在藝術設計美學當中,屬于藝術設計美學的范疇。藝術設計對人們審美的滿足是有前提的,這些前提主要是包括產品局部的可塑性、協調性、色彩、比例關系等,能夠正確反映產品的的實際情況和設計思想,在日用陶瓷的設計中,這些設計思想是貫穿始終的,尤其是在現代日用陶瓷的發展中,日用陶瓷在不斷的創新,不僅僅是滿足功能性,還要在滿足功能性的前提下增加它的藝術性 。
參考文獻
[1]田自秉.中國工藝美術史.東方出版中心,2010年4月
[2]董占軍.現代設計藝術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3]楊永善.陶瓷造型藝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4]陳望衡.藝術設計美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