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麗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各行各業呈現出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繁榮景象,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之下,建筑行業也快速發展,與此發展的還有建筑工程技術,我國目前的建筑工程技術向著更加科學化,合理化的方向發展,并且建筑工程技術對于建筑工程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的技術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決定了建筑工程的發展。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發展
1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創新的重要性
在經濟市場不斷發展的環境下,我國的建筑行業的成長也取得顯著的效果,但與發達的國家相比較,我國的建筑技術有明顯滯后的現象,特別是施工技術的實踐創新中,還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通過社會的生產水平進行綜合衡量社會、國家的進步程度、文明程度的基本準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一方面為技術創新提供良好的管理基礎,建筑工程的生產水平也具體展現出建筑行業未來的發展潛力以及發展方向,反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不斷創新也能有效的促進生產能力更好的發展,還能在一定基礎上建立相互輔助的關系。基于目前我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創新的現狀,是很難滿足建筑工程生產力的需求,關于這個問題急于解決。
2 新時期我國建筑工程管理的現狀分析
2.1 工程項目管理還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
我國建筑工程還沒有完善的項目管理體系,缺乏專業的項目管理團隊。目前我國還沒有專業性及系統性的工程項目管理組織,只有少部分的高等院校開設了關于這方面的課程。另外,大多數的建筑施工單位從未建立系統的項目管理工作程序和工作手冊,項目管理方法與手段還很落后,缺乏先進的工程項目管理的應用軟件系統。
2.2 工程項目管理方面總體水平不高,缺乏競爭力
建筑工程的設計單位、承包單位、施工單位總體水平不高。競爭力薄弱,不能適應建筑行業國際化發展需求。目前我國的設計單位多為綜合性設計單位,包含著結構、建筑、機電等多工種。由于組織過于繁雜,從而導致設計單位不適應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以設計為主的總承包體制。另外監理單位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對監理的性質、任務、機制認識不到位,監督不力,僅局限于對施工質量的監控。令人遺憾的是,國內眾多工程項目,如小浪底水電站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許多大型項目的項目管理被國外的項目管理公司所包攬。
2.3 工程項目管理方面意識薄弱
目前我國止處于迅速發展階段,其發展和復興建立在大量的基礎工程建設之上。建筑業己經是我國經濟支柱產業之一,工程項目管理本應該在建筑行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很多建筑行業業主的工程項目管理意識很淡薄,沒有充分認識到項目管理的優勢。使得項目管理的優勢沒有起到任何作用,而建筑工程管理更多的是依靠行政手段達到目的。往往業主認為在技術上就能解決的問題,就不需要額外的支出來進行項目管理。因此大多數的建筑企業并未建立與工程項目相對應的組織機構和項目管理體系。
3 提高建筑工程技術創新的建議
3.1 促進建筑工程技術的創新應用
以高新技術為指導是當今時代對建筑業所提出的新要求,促進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施工技術創新如果應用得當,就可以充分地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以高新技術為指導是當今時代對建筑業所提出的新要求,促進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施工技術創新如果應用得當,就可以充分地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
3.2 完善建筑工程技術創新的管理機制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創新是提高建筑業發展的重要原因,合理的創新管理體制能夠將創新能力最大化,提高市場競爭力,能夠將建筑中的新技術、新材料以及新工藝運用到建筑過程中,才能夠進一步提高建筑業用人單位的認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工作人員的素質,真正滿足技術創新的理念和管理。
3.3 實行項目管理責任制
目前,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規模較大、施工技術與工藝較為復雜,從而大幅增加了項目管理的難度與工作量。對此,施工企業必須優化組織結構、減少管理層次,同步實行項目管理責任機制與績效考核制,將管理責任充分落實到各個生產崗位,明確不同環節、不同工序的管理任務與目標,通過定期開展的績效評估、考核,調動、激發管理人員的積極性與責任心,從根本上提高項目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4 我國建筑施工技術的發展方向
4.1 建筑工程技術往生態化去發展
生態建筑是可持續發展原則在建筑上的直接體現。在建筑施工地整個過程之中,我們都一定要充分考慮到施工過程對于自然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影響,一定要竭盡所能的將可能產生的污染降到最低水平,盡可能使用最少的能源,優先選取對環境污染較小的建材以及相應設施。研發新型建筑材料也一定要考慮到對于自然環境產生的影響,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年限,而且可以和周圍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諧共存。
4.2 建筑施工技術要往高新技術去發展
高新技術,又稱為高級技術和高科技。其表示的是一種不斷變化的過程,體現的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建筑施工技術的高技術化發展最為基本的方式是創新型技術成果想整個建筑行業逐步深入,充分體現出粗了現代科技動態的基本特征。這種滲透無疑全面促進了建筑施工技術的全面發展,并在此基礎之上推動了創新技術的應用,促進了多元化的高新技術發展。高新技術在工程施工、建材選取、節約能源等方面有顯著效果,其研究成果主要涵蓋了空間結構技術、開發建筑節能技術、激光和空間技術、智能化技術等。這些藝術雖然已經出現,但是距離完善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只有不斷完善這些先進的技術并逐步經這些技術應用到傳統建筑行業當中,促進這兩者緊密結合,才能更進一步的幫助建筑行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4.3 建筑施工技術往工業化去發展
眼下我國建筑行業的工業化程度很低,因此在眼下集約化生產方式產生不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建筑企業相對而言更適應傳統意義上的生產模式。工業化是目前的建筑行業發展的一個最為主要的方向。其最主要的目標是將流水線作業帶人到建筑過程當中,將標準化的概念引入建筑行業當中以提升勞動力資源的效率,這樣可以提高建筑行業的經濟效益。引進工廠式成套的技術來提高建筑施工行業的生產效率,從而提升建筑行業工業化的水準,在引入工業化的過程當中發現并不斷改進發現的問題,在不斷發現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不斷地積攢工業化經驗而后再不斷進一步推行工業化,這樣無疑將會促進建筑行業的工業化進程。
5 結束語
我國建筑業要想獲得長久發展,就要看到外面世界技術的不斷進步,看到國內外建筑行業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對于有創新的建筑技術要及時掌握并使用,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借鑒一些成功的建筑工程施工案例,總結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才能在從中吸收,將我國建筑業發展提升到一個新的程度和水平。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建筑工程技術將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具有創造性。
參考文獻:
[1] 張蘇俊,王昕明,趙志高.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設想[J].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論叢,2010.
[2] 劉曉平,陳淑娟,李光.構建能力本位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J].中國建設教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