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
摘? ? 要:在各行業領域都建立節能環保發展理念的現今背景下,建筑業所設計的具有節能環保性能的建筑也得到廣大民眾的高度認可和關注。設計綠色建筑可為民眾創建更舒心的生存環境,并且還可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共存,是保證建筑業長遠穩定發展的最佳途徑。將綠色建筑構思融入到現代建筑設計中,會切實強化建筑發展過程的節能環保效果。那么在本文中,就對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和設計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設計策略
1? 引言
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與進步,促使人們將目光放在了生活品質的上面,因此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滲透到建筑設計中就顯得尤為主要,這是有效提升建筑設計水平的重要方式,只有采取合理的設計理念與手段,才能推動建筑設計的健康發展。
2?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
所謂綠色建筑設計,實質上是把建筑物有機的和環境結合起來,在建筑設計與施工期間,最大限度地促使建筑物四周環境的污染減少;不僅如此,還要采取針對性的手段對建筑物自身的能耗情況進行科學控制,為維護生態平衡提供應有 的保障。針對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來說,綠色建筑設計應當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相遵循,使環境污染以及能源消耗得以降低,使建筑物附近的環境保護得以強化。和傳統建筑設計理念進行對比可以發現,綠色建筑設計的形式可以避免施工中的能源消耗,將生態環境保護當作依托,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這是綠色建筑最為顯著的特征。
3? 綠色建筑設計標準
近年來,綠色建筑逐漸步入人們視野,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重視。綠色建筑設計的興起不僅體現著建筑與自然的和諧性,更是對節能環保政策的積極響應。為此,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就需要重視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融入,做好建筑設計中的能耗控制環節,從而促進綠色建筑設計水平的提升,實現建筑設計的可持續發展。綠色建筑設計具有以下標準:第一,綠色建筑設計應當充分尊重自然發展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妥善處理好人、自然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繼而降低施工對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第二,在全面了解社會發展狀況的同時,需要對建筑空間做好相應的開發工作,確保空間設計、功能分區能夠與社會發展保持一致,繼而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第三,充分利用建筑手法與藝術形象,以此來強化建筑的美觀性,積極采用時代發展等新型建設理念,和時代文化結合起來,繼而充分凸顯建筑的多元文化及地域文化特色。
4? 綠色建筑設計策略
4.1? 節約用地理念在建筑布局規劃中的應用
在通常情況下,建筑對于土地的使用都具有完整性,所以也會占去較大面積,并且我國地大物薄,盡管山區和沙漠區都非常寬廣,但政府部門對土地資源的開發還是較少,建筑用地面積也不多,基于這樣的考慮,就應當從多個角度來采取措施,以促進對土地資源運用量的降低,但是建筑業又屬于對土地資源需求量較多的領域,不科學的網格劃分會導致土地資源的大量閑置,要想切實強化對土地資源運用的實效,就應當加大對建筑用土規劃設計的重視程度,并將節能設計構思進行充分遵循,科學規劃土地資源,以此切實強化對土地資源的運用實效。在具體設計中,需要根據實地狀態和設計要求,在切實維護原有地貌的前提下,降低對現場進行改造的程度,采取因地制宜的設計措施。例如建筑設計中的場地為坡地,可以將該區域設置為地下停車場,利用原有的地形設置停車場既能夠保持用地的原有形態,同時還能夠滿足停車場的要求,還能夠降低地下室的土方開挖量,達到良好的節地效果。
4.2? 建筑節能在建筑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在建立設計圖樣的環節中,也應當從綠色節能的角度進行考慮,需要結合地方的氣溫變化規律相應設計建筑的所處方位,并且還應考慮到對鄰近建筑的影響性。以我國北方的建筑設計為例,其暑期時的風向通常都會是西南風,在此時期建筑內對電能需求量最多的就是空調設備,基于這樣的考慮,就需要將建筑的朝向設計為南偏西15度方向位置,這樣就能夠利用自然風向降低室內的溫度,減少空調的使用時間,這樣既能夠節約更多的電能,同時還能夠避免建筑受到更多的太陽照射,對室內溫度的降低也有很大的幫助。
4.3? 綠色建筑設計在景觀結構設計中的應用
在對建筑景觀設計環節中,應當結合指定區域的景觀風格來確定設計構思,對建筑周邊的休憩區、正面區等都需要進行層次化設計,以促進建筑本身與周邊設施體現統一性。也就是說,將裝飾以及景觀設計融入到一個環節,就能夠為業主創建舒適的環境,并且還會創建寬敞的休憩區,為業主的業余活動創建空間。對于建筑周邊甬道的設計,需要考慮在其兩個邊緣增設單行大體量的樹種,樹種的選擇需要結合甬道的寬窄、走向等做出選擇,倘若屬于寬大的馬路,就無須增設樹種,若屬于人行道,就可考慮增設樹種,進而為民眾創建休閑空間。內環道路方面的設計需要實行因地制宜的設計,根據立面和通道的坡度。構建3D綠化區,如此設計可明顯對綠化區做出空間的拓展,并且更重要的是,還會為建筑所在區域的容貌做出優化。
4.4? 增強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在以往的建筑工程發展中,所涉物質基礎資源,基本上都屬于不可循環利用的資源。如果將這樣地資源運用于建筑發展中,長此以往,就可能會明顯減少資源存儲量,并導致國內基礎資源危機的不良后果。而在所有行業中,建筑業就屬于對基礎資源運用最多的領域,需要在建筑的具體發展中,對可循環再利用的基礎資源優先選用,如太陽能和風能等,對具體基礎資源的確定需要結合地方的客觀條件來確定。在對建筑結構外立面進行設計環節中,可考慮引入現代的可循環利用資源,如將加氣混凝土做為主要澆筑原料進行運用。這樣就可對國內現能土地資源的狀態做出良好維護,而且還會體現出高度的隔溫性能。基于這樣的考慮,就需要在建筑的最頂端設計太陽能設備,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將太陽能匯集到設備中,在此基礎上,再借助能源轉換裝置將太陽能轉換電能和熱能,促進建筑內的穩定用電,并降低對電能資源的運用,進而體現節能環保的作用。不僅如此,建筑周邊的街燈也可借助太陽能來實現照明功能,切實達到對再生能源的高效運用,體現出現代建筑設計的節能環保效果, 為國內經濟的穩定提升做進一步保障。
5? 結語
綜上所述,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滲透到建設設計當中有著顯著的效果,不但可以提升建筑設計的整體水平,而且還能積極響應我國提倡低碳環保的號召。作為一名設計人員,在對高層民用建筑進行設計的時候應當從多角度進行考慮,并在此基礎上對所有設計流程做好嚴格的把關,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國建筑設計領域的健康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黃幸.淺析現代城市綠色生態建筑的設計方法與策略[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9).
[2] 劉晶.淺析綠色建筑的設計方法[J].房地產導刊,2015(7):83.
[3] 王瑋,王鈺琨.淺析綠色建筑設計的方法與策略[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7):636.
[4] 初祎君.淺析綠色建筑設計的設計策略[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2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