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鵬
摘 要:現階段,我國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在此形勢下,網絡借貸隨之產生,在為大學生帶來便利基礎的同時,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文首先對當前高校學生校園網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立足于此闡述校園網貸對高校學生造成的不良影響,并探討優化高校校園網絡借貸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學生;校園網貸;不良影響
在現階段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在校大學生網絡貸款是一項新問題,針對大學生而言,過去他們對網貸十分陌生,而現階段分期付款和網絡貸款等導致的的悲劇十分常見,這些均是人們無法估計的,這也是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無法避免的問題。在網貸形成惡劣影響不斷增強的形勢下,國家也十分關注這一事件。
一、高校校園網絡借貸現狀
大學生因為還沒有正式走進社會,主要由父母提供日常生活消費資金。受超前消費理念的影響,大學生超前消費意識十分明顯,特別是受社會各方面物質的誘惑,同時大學生相應的社會認知能力和金融知識不足,導致大學校園中網絡借貸現象越來越嚴重。主要體現在下述幾個方面:
(一)鋪天蓋地的借貸信息
借貸公司為了達到將放貸信息輻射范圍擴大的目的,將信息張貼在宿舍走廊和校園宣傳欄等校園公共場合,同時借助朋友圈、QQ群的方式不斷對借貸信息進行發布。校方為了防止“網絡借貸”對學生造成影響,只要發現貸款廣告便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清理,但是很快又會張貼上相關的貸款廣告,甚至一些貸款公司還會招在校大學生做兼職從而推廣相關信息,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互聯網借貸”信息在高校校園內的擴散。
(二)高校校園網貸發展迅猛
現階段,網絡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在此形勢下大學生信貸市場中心的空白隨之出現,用分期為代表的貸款平臺和大學生以分期貸款為切入點在校園市場活躍。2016年1月,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通過對50多所高校展開大學生網絡借貸問卷調查,從結果中發現,使用過網絡分期貸款平臺的學生占62.77%,在貸款額度方面,貸款額度超過5000元、1000~2000元、不超過1000元的分別占5.23%、40.12%、40.7%。不難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都有在借貸平臺貸款的現象,且逐步擴大化。
(三)大學生網絡借貸申請方便,手續簡單
網絡借貸門檻通常都不高,同時網絡上一般都附有操作流程,將相關資料填寫完后便能申請貸款,流程十分簡單。就大學生的網絡借貸平臺通常只需要大學生提供身份證、學生證便可申請分期貸款,通常無需學校作擔保或提供證明。
二、校園貸對高校學生的消極影響
(一)威脅學生家庭的生命財產,破壞家庭幸福
山東某校一名大學生因為網貸欠下巨債,家里人不得不將住房賣掉為其還債。河南某高校一名大二的學生由于校園貸,無力償還巨額貸款,最終走上自殺之路。由此可見,校園貸的事件既會讓借貸人承擔巨額的債務,甚至還會導致學生走上自殺的不歸路,也讓本來和睦的家庭變得支離破碎。
(二)校園網貸會滋生大學生的惡習
當前學生的生活費主要是靠父母供給,但如果學生的攀比心理和購物需求較強。校園網貸平臺正是看中了部分學生抵制不住物質的誘惑,就會通過校園網貸的途徑獲得資金。盡管這部分學生暫時得到了物質上的滿足和虛榮帶來的精神慰藉,但久而久之會使大學生養成酗酒、賭博等不良習慣,甚至可能因為不能按時還款而發生輟學、逃課,甚至自殺,最終深深傷害了原本辛勤養兒育女的父母。
(三)對個人隱私的侵犯
校園網貸平臺利用互聯網金融的優勢,相繼推出APP終端,為借貸人在手機上申請、發放貸款,付息和支取等行為提供了方便。但是,一些平臺的APP可能在安裝的過程中要求對通訊錄進行查看,若是不允許則不能安裝;或不經用戶同意,直接把借貸人收集上全部的聯系人信息上傳到自家服務器上。如此一來,借貸平臺將將輕而易舉窺探借貸人的相關隱私信息,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三、加強校園網貸治理的建議
(一)構建校園網貸預警機制
大學生剛步入大學校園,正處于角色發生變化的初始階段,他們缺乏相關的安全防范意識,很難抵御金錢的誘惑。對此,為了讓大學生充分認識到校園網貸的危害性,高校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網貸預警機制,由各專業輔導員負責,第一時間掌握大學生的日常經濟消費活動情況,明確告知各班班長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注意觀察同學們的經濟行為,當出現不良趨向第一時間匯報,形成月報制度,制作不良網貸統計分析列表,必須深刻意識到對學生網貸信息的搜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二)增設教育講座,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
網絡借貸作為一種新興產物,學生必然抱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是學校和家長有義務把其中的利弊告訴學生,而開展講座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現階段,在高校的講座中,大部分都是和就業、專業、事業單位、公務員考試相關的內容,而很少涉及合理消費和網絡安全意識。對此學校應引起高度重視,在新生剛入校的時候,把宣傳和安全教育工作做好。不僅穿插在課堂教學,而且充分利用線上模式,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網絡借貸方式的本質和潛在的危害到,并培養器學生的經濟安全和網絡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學生辨別是非尤其是主動抵制不良網絡借貸的能力。
(三)嚴格監督校園借貸,讓大學生們充分了解借貸風險
之所以會頻頻發生校園借貸問題,主要是因為大學生們并未充分了解校園借貸的風險和影響,不了解違約對今后信用的影響同時當前的大學生對個人信用記錄并未引起重視,不知道個人信用記錄的重要性,所以在展開校園借貸的過程中并沒有展開全面考慮,最終造成各種校園借貸問題的發生。鑒于此,要想把這些問題有效解決,學校必須對學生展開消費信用教育,讓大學生將個人信用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到。所以,學校要組織大力普及校園借貸知識,借助公選課程、班會和講座等方式,加深學生對校園借貸潛在風險和影響的了解,促進學生自身權益保護意識的增強,將不良校園借貸的發生有效減少。
(四)從家庭教育入手,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陣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孩子。因此無論是日常生活的消費和資出,還是對財富的追求,家長都要給予孩子教育引導,讓其立足于家庭情況“量入為出”,不要受面子思想的影響而不知節約大手大腳,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合理規劃資金使用,樹立起積極健康的消費觀念,尤其是對就剛步入大學的新生,在半社會化的校園中面臨的各種各樣誘惑,密切關心孩子的思想動態,正確指導和教育孩子。
(五)嚴格執法,加大打擊處理力度
對校園網貸發生的糾紛,公安機關接到報警后,應第一時間對放貸主體進行嚴格審查,看其資質是否合格,有沒有敲詐勒索、恐嚇毆打等暴力討債的行為,嚴厲打擊從事放貸或“高利貸”業務的社會組織以及個人。同時,要深入摸底排查大學周邊各類金融公司,建立起常態化的校園網貸管理機制構,加強與網絡服務、銀監、工商、高校等行業部門的協同聯合,并建議相關部門嚴格把控學生網貸的規范操作路徑和審批程序,保護在校大學生的合法權益,為創建文明和諧、穩定平安的安全大學校園環境奠定堅實基礎。
結語:在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下,大學生的金融素養和金融風險意識越來越高。他們不斷深入了解了網絡貸款。面對校園網貸,大學生應學會用理性的思考方式進行選擇和判斷,而高校則要充分認識到提高大學生應對金融風險防范能力的重要性,培養大學生基本的金融素養,從而為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景言.淺析不良校園網貸對高校學生的影響及解決對策[J].山西青年,2017(10).
[2]晁思宇,彭菲,趙金晨.大學生校園網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財會學習,2018,No.194(20):197-198+201.
[3]王詩薇.“校園網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