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摘 要:專業社團在培養應用型高校學生專業興趣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專業應用能力和創新創業意識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許多應用型高校專業社團發展后勁乏力、活動組織形式單一,專業社團核心競爭力不足,創新能力不夠和競爭實力薄弱。如何打破束縛專業社團在應用型高校中發展的瓶頸,實現學生專業社團又快又好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專業社團建設;創新能力;競爭力
專業化社團不僅給學生們提供了溝通交流的平臺,更是大學生實現自我發展、促進專業成長的第二課堂。根據社團活動內容的不同,高校社團一般分為兩類:一是為發揮學生特長,愉悅身心,拓寬視野而成立的非專業類社團,如吉他社團、騎行社團、街舞社團、漢服社團、足球社團等。二是以提高學生專業素養和專業水平為目的的專業社團,如軟件編程社團、物聯網聯盟、環境工程社團、外語語言社團等等。與非專業類社團相比,專業社團立足于專業領域,參與人員少,規模不大,活動單一,制約了專業化社團發展。另外,專業社團活動組織往往流于形式,疲于應付,很難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探索有效的專業社團活動形式既是應用型高校實現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其提高自身辦學實力的綜合體現。
1.應用型高校專業社團建設面臨的問題
專業社團在應用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是學校品牌建設的重要陣地。但專業社團在發展中也面臨一系列問題,制約了專業社團的發展。
(1)經調研,濰坊科技學院現有專業社團87個,每個社團必須配有專業指導教師。指導教師往往由輔導員或專人教師擔任。目前學校對專業指導教師沒有合適的獎勵制度,教師指導缺乏動力,往往處于奉獻精神甚至需要自籌經費來維持社團活動的開展。社團發展后勁不足。
(2)社團組織活動盲目,缺乏統一的規劃。一方面,對高校社團發展資金投入不足,專業指導不到位、活動組織不合理,專業社團發展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社團建設與專業發展脫節,校企合作和實驗室資源未能充分利用,導致培養學生進程受到阻礙。僅靠簡單的講座、知識競賽等形式很難將專業基礎教育、實驗技能和社團發展技能相結合,難以形成專業社團建設體系,難于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3)應用型高校在專業建設過程中往往重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發、教師能力提升、教育教學改革等,對專業社團建設不重視,甚至任由其自生自滅。由于缺乏專業建設團隊統籌,高職院校專業社團中,學生開展的活動往往根據少數干部的興趣和意愿開展活動,社團活動追求形式,缺少內涵與活動層次許多活動僅停留在講座,專業交流、簡單競賽等方面,與專業學習練習脫節,極少有社團能培訓社團成員的職業素養。
二、專業社團建設與創新創業教育的銜接
(1)教師在注重專業知識傳授的同時,加大實踐環節的教學實踐,將理論與創新創業實戰演練結合。首先,從學校層面上,應加大對社團活動經費的投入,獎勵教師對社團活動的指導。創新、創業教育要系統化、專業化必須依托專業基礎教育,注重專業基礎知識,了解專業發展前景,利用專業優勢促進學生成長。以計算機和軟件工程專業學生為例,鼓勵學生參與到校企合作項目中,到實驗室完成項目工程,實現校企對接,提高學生的創新水平和就業能力。
(2)基于專業興趣組建的專業社團,將學生的個人興趣與專業培養目標相結合,社團成員協作能力強,確保社團高效運轉。專業社團兼顧學生專業學習、技能培養和競爭力的提高。在教師指導下,社團精神和社團文化容易傳承。教學結合,學生歸屬感強,學科競賽優勢明顯,學生創新創業技能提高快。高校在培養學生個人能力的同時,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協同創新能力。個人能力提升和團隊創新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能力的兩個方面。專業社團建設同樣應注重這兩項能力的提高,將社團建設與創新、創業能力有效銜接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
(3)高校專業社團通過舉辦創業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到創業項目中,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專業優勢,形成與專業相關的創新創業項目。專業社團活動在創新創業教育和校企合作中發揮橋梁作用,既實現學生成長,又促進教師與企業合作能力的提高。依據專業社團進行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讓學生在專業化背景下學會如何組織專業社團活動、如何運作社團項目,如何進行社團管理,如何進行社團績效評估,全方位鍛煉學生的技能。
三、社團發展對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路徑分析
(1)構建導師帶徒的創新創業團隊組織模式
專業社團是依托某專業或某項技術研究建設的社團,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尤其是一些實驗操作和技能訓練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僅靠學生自我研究、探索,很難保證活動質量,也無法保障社團安全。基于此,學校必須指派社團所屬專業且具有豐富經驗的教師擔任社團指導教師,全程指導學生社團活動,由指導教師與社團學生結成對子,形成導師帶徒的創新創業團隊。為保證社團指導教師的指導質量和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積極性,必須建立相應的激勵政策,比如:對社團指導教師按指導次數計算工作量,將社團指導教師經歷等同于班主任工作經歷,在職稱評審等活動中予以計算分值。學生參與社團活動,通過考核可以獲得素質拓展學分,沖抵一門專業選修課程。實踐證明在好的激勵政策下,社團指導教師和學生積極性能達到極大提升,專業社團活動質量大幅提升。
(2)構建“課堂訓練+社團技能訓練+技能競賽訓練”的訓練體系
以有效拓展課堂教學、競賽訓練的時間和空間,形成技能競賽日常訓練平臺和選拔培優平臺。“課堂訓練+社團技能訓練+技能競賽訓練”三位一體,做到賽教融合、賽練融合,可以有效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3)構建“技術技能積累+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模式
通過專業社團實現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互融合,構建“技術技能積累+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模式,有效拓寬專業人才培養渠道。校企合作分析社團所屬專業畢業生崗位要求,開發社團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專業社團實施“成果導向、任務驅動”的創新創業教育方法,學校為社團技術技能訓練活動、創新創業活動提供專門的訓練場所和孵化基地,社團學生在指導團隊的帶領下,參與老師的科研項目和企業技術服務以真實工作任務為驅動完成技術技能積累,在工作導向能力訓練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結語
近年來,應用型高校生源的知識結構和文化基礎水平均呈現多樣性,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方向出現層次化需求的現象,因此創新教育還必須做到“因材施教”,滿足學生多元化發展需求。對于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著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引導他們做一些手工作品,進行微創新訓練以開拓思路;對于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注重批判性思維訓練,引導他們通過實踐進行技術創新;對于學習十分突出的同學,學院為他們配備專門的指導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專利申報、論文撰寫等,提高科研創新能力和技術服務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明學,姚天魁.基于專業社團的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8.19.012.
[2]朱華兵,費志勇.高校專業社團建設貫穿教學全程的育人模式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8(20):89-91.
[3]楊平.淺談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專業社團建設[J].新西部(理論版),2016(10):1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