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稅收制度的改進,稅負在企業支出的比例越來越大,為了完成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稅收籌劃的作用不能忽視。本文介紹了稅收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具體應用,然后提出了當前企業管理出現的一些問題,并給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對企業財務管理的稅收籌劃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稅收籌劃;財務管理;應用
一、稅收籌劃相關概述
“稅收籌劃”又稱“合理避稅”。 它來源于 1935 年英國的“稅務局長訴溫斯特大公”案。 當時參與此案的英國上議院議員湯姆林爵士對稅收籌劃做了這樣的表述:“任何一個人都有權安排自己的事業。 如果依據法律所做的某些安排可以少繳稅,那就不能強迫他多繳稅。 ”這一觀點得到了法律界的認同。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稅收籌劃的規范化定義得以逐步形成,即“在法律規定許可的范圍內,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盡可能取得節稅(Tax Savings)的經濟利益。 ”此外,稅收籌劃具備了合法性、籌劃性、風險性以及專業性的特質。
二、企業實施納稅籌劃的重要性
(一)可強化企業納稅人納稅意識
由理論意義角度而言,企業要憑借自身能力減輕稅收負擔,所應用的手段只有兩種,一是惡意逃稅,二是合理避稅。不過,按照第一種來講,成本和風險都非常高,如果成功實施,必定危害甚至犧牲國家利益,若是失敗了,企業不僅要補交應納稅款,還必須上交大筆罰款,此外不得不承受嚴峻的社會輿論,對自身社會形象產生極大負面影響,非常不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而在國家和企業之間,納稅籌劃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是使兩者實現共贏的最佳手段,就實質來講,它是企業納稅意識得到一定程度強化之后的具體體現,符合現代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并可表現出社會意識的提高。
(二)便于企業在最大限度上獲取利潤
針對納稅籌劃來說,其終極目的往往是減輕稅收負擔,促進企業實現利益最大化。在企業總利潤中,稅收成本和費用屬于減項,所以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財務狀況。若是企業開展的納稅籌劃活動具有較強有效性,那么將激發對財務狀況的改善作用,增加財務利益。除此之外,在納稅籌劃活動產生有效性的前提下,還能夠積極影響納稅人,防止其陷入稅法漏洞,對于部分模棱兩可的稅收款項,盡可能在符合稅收法律以及不危害國家利益的基礎上,盡量減輕企業稅收負擔,進而實現財務利益最大化。
(三)有利于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根據執行納稅籌劃的全過程看來,企業部分會計處理已發生經濟業務,在為減輕稅收負擔所開展的會計活動中,企業對其進行整體調整,由此在最大程度上優化企業利潤及資金等,
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會計人員在實際會計處理過程中,往往以稅收法律為依據,記錄相關賬款與納稅申報等,這同樣可提升會計水平。在企業開展的財務管理活動中納稅籌劃便
是其中一種,正因如此,對于企業財務利益,納稅籌劃有效與否對其產生較大影響。所以,在合適的時間,企業高效開展納稅籌劃活動,可從整體上促進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促進企業結構與資源配置的優化
針對國家制定稅收法律的目的而言,一方面為拓寬我國財政來源的渠道,另一方面為了在第一時間監督與促進企業結構與資源配置的科學合理調整,從而與處于動態變化中的市場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求相適應。現今,在稅收法律中,制定了多種優惠及鼓勵政策,企業可將其作為重要依據,合理調整投資決策及產業結構,在合適的時間適當拓寬生產范圍,加強設備與技術等方面的投入,進而有效促進長時間中企業的安全穩定發展,盡可能在最大限度上發揮企業價值。
三、納稅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
(一)納稅籌劃在經營活動中的作用
對于企業在當期所獲取的利潤,當期成本會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在納稅籌劃過程中,企業通常會適當增多當期成本,將其作為一項籌劃方式。比如,在存貨計價方面,科學、合理選用相關方法,將增多存貨成本,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當期的稅收負擔。再比如固定資產,在選用折舊方法時,企業同樣可以應用以上方式,利用雙倍余額遞增等,實現當期費用增加的目的,進而減輕當期稅收負擔。在企業經營活動開展過程中,進行納稅籌劃時,應全面掌握與衡量不同情況及因素,切忌只是為了減輕稅收負擔,應該以從整體上提升管理水平與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為目的。
(二)納稅籌劃在籌資活動中的作用
在籌劃活動開展過程中,企業納稅籌劃主要是為了減輕自身稅收負擔,并在財務方面獲取更多利潤。因為企業主要應用兩種籌資方式,一是負債籌資,二是權益籌資,所以在企業開展納稅籌劃活動中,還需有一定區別。其中,對于負債籌資產生的借款費用,在稅前可將其抵扣,因此能夠相應減少企業利益,達到減輕稅收負擔的要求。再者,權益籌資在分派股息或者是分配利潤過程中,通常將企業稅后利潤作為依據,因此不能實現減輕稅收負擔的目的。
(三)納稅籌劃在投資活動中的應用
針對企業投資活動,在納稅籌劃過程中,需要科學、合理選用投資行業及組織形式等,并實施具有較強有效性的國家政策,實現減輕稅收負擔的目的,從而使財務利潤達到最大限度。比如,在設立之初,需選用各類組織形式,企業的合伙人及法人對應不同稅收政策,合伙企業無法從稅收優惠政策獲益,不過僅僅需要以處于合伙狀態的個人收入為依據,上繳應納所得稅。
(四)納稅籌劃在收益分配中的作用
針對收益分配,在企業進行納稅籌劃時,應將自身利潤和相關分配政策作為重要依據,確保選擇的科學性及合理性,盡可能實現節稅利益最大化。比如,依據相關規定,剛剛成立的企業,在獲利之初,能夠應用所得稅減稅優惠,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增加技術和產品的宣傳投入,從而延緩獲利年度,在最大程度上獲取優惠政策產生的節稅利益。除此之外,國家要對企業投資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通常選擇制定部分優惠政策,對企業來講,可以通過充分應用它們來開展納稅籌劃活動,進而即使企業獲益,也保證國家獲益。
四、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稅收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科學的稅收籌劃工作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的資金支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率。只是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我國的部分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還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只要企業能夠仔細的分析和研究稅收籌劃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并找到應對措施,就能完善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進而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何小霞.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稅收籌劃應用問題[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1).
[2]李波 . 稅收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 財會學習,2018(34).
[3]王春彥.淺談納稅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納稅,2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