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
摘 要:社會不斷發展背景下,各行各業生產發展速度日益增加,對電力需求也逐漸增大。但是,當下我國電力產業主要依賴火力發電,火力電廠中若系統管道及閥門產生振動,將影響整體系統穩定性,進而影響生產和生活的正常用電。為提高電力系統穩定性,文章對電廠管道、閥門振動危害詳細分析,并對具體處理措施詳細分析,旨在為優化電廠管道及閥門振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電廠;管道;閥門;振動;危害;處理措施
當下火力發電廠,通過燃料燃燒加熱,驅動水蒸氣,推動電力裝置產生電力,在電力系統中,閥門及管道穩定性直接決定系統運行效果[1]。在發電技術不斷進步背景下,火電廠單機容量大大增加,對閥門及管道穩定性提出新的要求。但是,管道及閥門受材料、質量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實際使用中常出現管道振動,嚴重影響管道穩定性,導致管道及閥門易損,壽命縮短,嚴重的甚至導致管道及閥門開裂,污染周圍環境,影響電廠安全性。
1.電廠管道及閥門振動可能造成的影響
電廠管道及閥門對應動態及靜態的盈利分析具有相對性,其對應的構建破壞屬于疲勞性破壞,振動響應上可采用時間函數合理表示[2]。在原理管道閥門的疲勞性損壞上,其主要是管道和閥門高程度循環,導致破損發生;低循環疲勞也會引起破損出現。此外,電廠管道及閥門產生振動的原因具有多樣性,應正確分析振動可能造成的危害,進而針對可能出現的振動制定對應的解決措施,以達到減振效果,確保電廠穩定供電。
1.1振動影響管道及閥門壽命
振動將導致閥門及管道徒增機械運動,導致運動部位產生大量金屬疲勞,最終影響閥門及管道的實際使用壽命。若管道及閥門為經過合理的維護處理,長久發展下,振動幅度增加,電力生產中易出現破裂現象,導致意外損失出現,影響電力生產穩定性。
1.2對原本發電系統造成破壞
管道及閥門不斷產生振動,也會對周圍設備穩定性造成嚴重影響,破壞發電系統中其他設備穩定性。大量的振動產生,導致管道及閥門連接部位連接效果下降甚至失效,對系統連接造成破壞,進而間接導致接管座產生開裂,輸水管受到影響,發生斷裂,支吊架失效,整體發電系統不穩定因素饑餓中不斷,導致災難性事故出現[3]。除此之外,若發電系統中高壓蒸汽管道發生開裂事故,直接對操作人員及電力系統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后果嚴重。
1.3對管道及閥門自身造成的破壞
若閥門產生的振動速度高于管道振動速度,導致管道及閥門兩者振動幅度明顯增加,導致閥門元件逐漸脫離管道,失去閥門原本效果,對管道及閥門自身造成一定破壞,徒增系統故障,導致發電機組被迫停機。
1.4影響儀器儀表穩定性
電廠發電系統中,管道及閥門和各類精密儀器設備緊密相連,若管道及閥門振動,將對精密儀器儀表指針穩定運動造成影響,對儀器儀表造成直接影響,影響設備運行穩定性,造成儀表讀數出現加大誤差。
2.電廠管道及閥門振動的不同類型
2.1管道共振
電廠電力生產中,水/蒸氣在管道中運動,必然會對管道閥門造成一定振動,此種真東北稱之為管道共振。管道共振本身不可完全消除,只能以科學方式,盡可能降低管道振動程度。管道共振主振頻率一般為5Hz以下,屬低頻振動,振動具有連續性特征。電廠電力生產中。若存在較大的共振振奮,共振相應強烈,對設備及管道將造成較大危害。管道共振受管道運行中某個階段的固有頻率影響,和管道中介質流動激振力頻譜低頻主振頻率接近,導致振動產生。這種頻率接近將產生共鳴振動,也就是管道產生共鳴振動,對發電系統穩定運行造成嚴重不良影響。
2.2強迫性振動產生
發電系統運行中,介質發生激振,且激振頻帶廣、強度大,則對應的管道也會發生振動,但此時不再是管道共振,屬強迫振動。對強迫振動而言,其自身主振頻率并不清楚,主振頻率中含有不同頻率成分,導致強迫振動強度增加,且治理難度較大。
2.3閥門自激振動產生
閥門自激振動主要是閥門自身影響,,產生振動。若閥門自激振動受到控制,則系統中的激振將會消失。 若閥門自身開度較小,對應介質流動變化將明顯增加,導致局部壓力產生波動,引起激振力產生,閥門片、芯等受到影響,被迫發生振動。
3.對管道及閥門振動的治理方式
為實現對電廠生產中管道及閥門振動的有效治理,需對管道布局及閥門安裝圖紙詳細分析,對原本的管道應力、規范安裝、運行歷史記錄、剛性約束圖等深入研究,在管道現場對管道振動勘探,記錄振動發生,檢查支吊架是否符合要求之后,對存在問題的部位及時拍照記錄。
3.1對管道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一下幾點:(1)檢查原減震位置及約束點,觀察安裝工作是否合理,符合設計要求。(2)檢查管道在運行中是否穩定,對有膨脹存在的管道及時記錄,對膨脹部位拍照,采取合適措施維護。(3)檢查支吊架狀態及受力情況。
3.2對管道及閥門出現振動的,對振動發生詳細測量,處理對應數據,獲取管道發生振動時的振動時域圖及頻譜圖,方便對管道振動進行合理分析。
3.3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優勢,對管道模態合理分析,計算管道固有頻率,對管道振型深入分析,了解振動發生。之后,對管道的實際應力進行計算,檢查管道是否具有可靠的柔性。得到應力結果后,提交所需的材料清單及減振實施方案,指派管理人員監督減振方案落實。
3.4.振動處理的建議
管道振動的治理,若發現支吊架出現松動,導致管道及閥門出現松動,應重視對支吊架的合理調整,可通過焊接方式,加固支吊架;若發現是管道自身的振動頻率和設備的激振頻率相接近(管道振動)導致振動產生,課增設支吊架,以此解決管道振動問題。針對管道及法門鎮東的源頭無法準確獲取的情況,可在振動幅度較大的位置,增加科學的減振器,采取物理方式減少振動產生。此外,在電廠正常生產中,也可對節流孔板進行改造,減少管道及閥門振動產生,可通過增大或縮減流量的方式,優化電力生產運行系統,從源頭上減少振動的產生。
管道振動的檢查人員在分析管道及閥門振動的原因時,還要考慮到以下幾方面內容:(1)管道自身的最大振幅、振動頻率等數據。(2)和管道及閥門有直接聯系的儀器設備是否受振動影響。(3)分析管系中主管道上小管的振動特性。(4)檢查支吊架類型,了解剛性支吊架和彈性支吊架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綜合檢查,若發現管道系統振動的程度對實際電力生產影響不大,在規定震動范圍內,則無需進行深入評估。若發現管道及閥門振動劇烈,嚴重影響電力生產及配送穩定性,可按照《火力發電廠汽水管道振動控制導則》內部方式,對管道振動合理評估,有針對的制定優化方案,盡可能減小管道振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電廠管道、閥門振動造成的危害分析及處理措施研究中,要認識到管道及閥門振動對對應設備精確運行的聯動性影響,要求電廠負責人員掌握基礎振動知識及處理方式,通過合理的方式減小管道及閥門振動產生,延長對應設備使用壽命,對現場管道、閥門振動進行科學評估、治理,減少故障發生,促進電力行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東志, 王金龍, 劉紅永. 核電廠消防水泵管道振動問題分析及應對措施研究[J]. 給水排水, 2017(s2):92-94.
[2] 吳蔚宇, 王小艷, 胡沁坤,等. 電廠高旁閥振動原因分析及處理[J]. 湖南電力, 2017, 37(3):65-67.
[3] 趙亞楠. 火力發電廠管道、閥門振動危害及處理[J]. 現代國企研究, 2018, No.134(08):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