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興隆臺地區錦州油田低孔特低滲儲層的特點,通過采用水平井分段壓裂技術開發,探索泥巖穿層壓裂技術;研究泥巖壓裂施工難點和針對性技術措施,通過一系列室內實驗和研究,對提高壓裂施工成功率和改善特低滲透儲層壓裂效果有顯著作用。
關鍵詞:錦州油田;特低滲;水平井;泥巖壓裂
引言
錦州油田未開發石油探明儲量中,低滲-特低滲油藏占總儲量的58%,已成為保證石油產量的重要潛力。由于特低滲油藏滲流半徑小,經濟極限井距小,單井產量低,采用直井井網經濟效益較差。各種水平井開發配套技術應運而生,已成為低滲-特低滲油田有效的開采技術。
一、儲層概況
錦州油田儲層巖性以巖屑長石砂巖、含礫砂巖為主,屬受構造控制的巖性油藏。縱向上含油層系單一集中,埋藏深度1750~2110m。低壓常溫油藏,壓力系數0.68~0.73。孔隙度6~14%,有效滲透率(0.01~10)×10-3μm2。
二、泥巖穿層壓裂技術
2.1物性特征
錦州油田砂泥巖間互,主力油層間的隔層厚度變化大。從物性對比可知,泥巖比砂巖的聲波時差低,自然伽馬大,密度大,電阻率低。
2.2巖石力學特征
從巖石力學參數實驗結果(表2)可以看出:錦州油區泥巖強度高于砂巖強度,泥巖段壓裂改造難度更大;且礫巖、砂巖、泥巖等受構造運動影響,通常發育有天然縫,致使巖石強度具有較強的非均質性。
錦州油田地層埋深淺,地應力變化不大,砂巖、泥巖上覆巖層壓力相差較小。
2.3技術措施
通過物性特征和巖石力學特征等可以看出,泥巖壓裂存在以下施工難點:塑性強,起裂困難,破裂壓力高、施工壓力高;閉合應力高,裂縫寬度小,加砂困難;泥巖膨脹運移,儲層造成二次傷害。
針對泥巖壓裂施工難點,采取了以下針對性技術措施:進行小型壓裂測試,了解泥巖起裂及裂縫延伸特征;前置液多級段塞,臨界砂比探試;攜砂液階段采用基液段塞式加砂,降低砂堵風險;通過在現有壓裂液配方中加強粘土防膨,達到了泥巖穩定性好的特點。
通過室內研究與現場工藝相結合,錦州油田9口水平井分段壓裂,6口井11段是泥巖起裂。平均每段加砂25m3,施工成功率81.8%。
三、結論與認識
1、錦州油田薄互儲層泥巖段可壓裂改造,且能有效溝通儲層,降低了對水平井軌跡精度的要求。
2、對短距離內地層傾角變化過大的儲層,鉆進過程中盡量保持軌跡平滑,再通過壓裂改造溝通儲層。
3、泥巖強度高于砂巖強度,泥巖段壓裂改造難度更大;泥巖段施工壓力比砂巖段高,存在砂堵風險。
參考文獻:
[1]J.L 吉德利等著,蔣闐 單文文等譯. 水力壓裂技術新發展[M],石油工業出版社,1995
[2]王鴻勛 張士誠,水力壓裂設計數值計算方法[M],石油工業出版社,1998
[3]萬仁溥 羅英俊主編,采油技術手冊(下冊),石油工業出版社,1998
[4]萬仁溥主編,采油工程手冊[M],石油工業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
金志學,(1979-),2004年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自動化專業,現任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