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梁昊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學校素質教育的推廣,高校體育課程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關注,傳統的體育教學采用的是集體教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高校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在高校體育課程中要采用分層升降教學法,以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在高校體育課程中,籃球運動占據重要地位,本文立足高校實際,首先解釋了分層升降教學的含義,其次,分析了在大學籃球課中實施分層升降教學的優點,最后闡述了在大學籃球課中實施分層升降教學的具體步驟。
關鍵詞:分層升降教學;大學體育;籃球課;實施步驟
引言
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只是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為學生講解動作要領以及注意事項,往往也只是帶領學生集體學習、集體練習以及集體測評,這種方式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限制了個體的發散性思維,這與新時代全面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相違背,教育工作者應逐步地淘汰這種教學方法,要注重因材施教。分層升降教學則是立足學生個體實際情況,分析個體差異,來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因此,分層升降教學法是一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對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尊重學生個性以及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都有重要意義[1]。
一、分層升降教學的含義
分層升降教學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按照尊重差異、因材施教的原則,在深入研究教學大綱和教材的主要內容后,根據學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對學生進行層次水平的區分,并對這些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差別化教學,然后跟蹤考察學生學習的成績變化,如果學生動作熟練度提高了則對其提升一個層次的學習,如果學生動作熟練度降低了則對其下調一個層次的學習,如此循環,逐步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組織方法[2]。
二、大學籃球課中實施分層升降教學的優點分析
(1)分層升降教學體現以人為本,符合素質教育要求
分層升降教學承認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點來實施差異化的教學,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有利于學生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是一種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勵學生進行自我挑戰自我、自我提升,并且有助于教師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使每個學生都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這些都是符合新時代素質教育要求的。
(2)有利于學生及時掌握籃球動作和技術,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分層升降教學是一個可以根據學生的水平不斷調整策略、不斷變化方法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它體現了因材施教原則,可以使得學生的籃球技術水平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及時與教學目標相適應,有利于學生及時全面地掌握籃球動作和技術。由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經過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和練習后都可以完成教學目標,因此,分層升降教學有利于教師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3)分層升降教學在籃球運動中的運用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大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籃球運動是一項需要集體配合完成的運動,是一種團體性的運動,需要隊員之間的默契和互相配合。要想在籃球運動中取得成績,就必須學會與其他成員之間進行溝通交流,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分層升降教學承認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學生的自卑心理。此外,分組形式的學習可以使小組成員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互相學習,有利于增加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同時,分層升降教學還引入競爭機制,激勵學生不斷努力學習、提高技能水平,鼓勵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這些都有利于大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4]。
三、分層升降教學在大學籃球課中的實施
1.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
體育老師要在分析學生技術水平差異的基礎上,把學生的水平分為基礎層和較高層。在制定教學方案時,教師要根據同一課程目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對于基礎層的大學生只要求他們可以理解和記憶籃球動作要領并能基本運用出來,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聯系后可以熟練掌握動作技能;對于較高層的學生則要求他們不僅在平時的練習中能運用學到的技術動作還應要求他們可以比賽中能夠熟練的使用,獲得較高成績。教學目標總體一致,但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開展不同的教學過程,但分層教學只是一種手段,其目的是要使得所有學生都可以完成課程目標。
2.確定具體的層次組別
將學生每個技術動作的熟練程度作為分組的依據,教師根據學生學習和掌握動作的熟練程度,結合學生自己的要求確定具體的層次組別,將學生分為基礎層和較高層。
3.分層指導
教師首先承認學生之間的能力和水平存在差異,然后結合組別,認真分析學生在技術動作上的差異,有針對性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對動作不熟練的要指出其不熟練的原因,給出相應的訓練方法,對于熟練程度較好的則給出可以使學生取得更高成績的方法,使得學生學習籃球的技能提高一個層次。
例如,在學習遠距離投籃時,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指導練習。對于基礎層次的學生,教師要求學生掌握遠距離投籃的動作要領,熟練記憶手腕姿勢,在反復練習都提高命中率;而對于較好層次的學生,教師則要求學生能夠將動作要領體會領悟,從而熟練掌握。在比賽中,學生要發揮自己的特長,提高遠距離投籃的命中率。
4.及時評價
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在練習技術動作過程時,學生的技術動作熟練程度的變化,根據其熟練程度及時做出評價,這些評價是作為后期升降教學的主要依據。
5.對學生進行升降調整
教師首先找出考試成績為中間和靠前部分的學生,判斷分析他們是否適合提升一個層次的學習,然后征求學生個人意見,對他們的籃球技術動作提升一個層次的學習;同理,對于成績靠后的學生,教師則對他們的學習要求下降一個層次。為激勵學生不斷進步,教師要引進競爭機制,運用同一個技術動作,在籃球比賽中開展競賽,能夠熟練運用并取得積分的學生要給予表演和獎勵,對小組的進步也要表揚和獎勵,通過競爭激勵和不斷調整分組升降教學的方式,來達到全體大學生都可以完成教學目標的效果[3]。
例如,在學習“接球”動作時,對于基礎層的大學生要求學會使用雙手接球,而較高層次的大學生則要求他們學會單手和雙手接球,單手接球動作和技術難度比雙手大一些。當基礎層的學生經過一定的練習也學會了雙手接球時,這部分基礎層的大學生則可以升為較高層次的學生。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分層升降教學法運用到大學體育籃球課程上,對于促進大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符合時代背景下大力推進高校素質教育要求的,高校體育教師應該立足大學生實踐,合理運用這一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程黎明.高校籃球教學中“分層升降教學”的研究[J].菏澤學院學報,2016,38(2):108-110.
[2]羅磊.在高校體育課上應用“分層升降”教學法的研究[J].長江叢刊,2017(18):190-191.
[3]陳國標.淺談分層教學在高職籃球選項課中的運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7(1):35-39.
[4]李楠,張平,張磊,etal.高職院校籃球選項課分層教學的心理效應研究[J].知識文庫,2016(15):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