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鑫 胡西禹 李武峰 張爾跡 張聯鑫
摘 要:我國社會的經濟水平不斷增長科技也隨之發展,人民生產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原本對物質條件的憧憬需求也開始向更為高端的精神需求過渡,物質與經濟得到滿足之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建設人與大自然的和諧關系。對于當代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人們更加傾向于可持續發展型的建設,響應國家戰略的同時設計中也更多地開始添加人文理念,除了重視景觀的形狀布局,游覽者的感受也被考慮其中,兩者的結合構成了特有的生態園林人文元素設計,兩者氣息的融合是對當下發展趨勢的呼應。文章從生態園林人文元素添加的幾點注意談起,簡要論述了生態園林設計中人文元素的體現,以供分析參考。
關鍵詞: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人文元素;和諧發展
近幾年來,我國在全國范圍內不斷開展城市化建造有關的各類工程項目,城市化的腳步不斷加快,城市園林建造中的環境景觀藝術設計也面臨著創新挑戰與突破需求。環境藝術是一個廣泛的定義范圍,對園林植物景觀的規劃設計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設計的過程要考慮時間氣候條件,也要考慮當地的地理環境和地貌特點,完成后的作品要能夠切合融入當地地區的人文要素,顯示出地區城市的獨特性。以生態和諧和環境保護作為一切的前提和基礎,由此產生的人文情懷、生態環保理念都不能脫離相應范圍。所以作為園林規劃設計的負責者,幫助實現園林設計中人文元素與生態和諧二者間的融合是必然選擇。
一、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注意點
在實際的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要良好融入人文元素,還是要注意下面的兩個問題:
首先,景觀規劃要結合景觀當地的地形特征和地貌特點考慮,重視對該地區自然狀態下地理氣候環境的觀察,既要保障預期的總體效果,也要最大限度保護當地的生態和諧。這是對設計工作者的一種挑戰,設計開始之前工作人員要調查收集該地區的地形和獨特地貌特點,氣候變換、水資源文化、植被覆蓋情況等都是需要應用的數據。遮景、造景和借景等方式的創新應用,能夠幫助增強所設計藝術園林景觀的立體感,使其整體更富有層次感。同類案例可以參考福建地區客家人設計的土樓、嚴冬迫壓下哈爾濱的冰雕藝術品、呼倫貝爾大草原等設計,依托原有的地貌形狀,加以人工修飾改造即可。
其次,生態園林的景觀設計要分析人文元素,選擇對象是社會中需要幫助的群體,追求景觀規劃的和諧理念,并且重視社會中各類群眾的特殊要求。尤其是處于社會中弱勢地位的群體,更要在設計中反應出對參觀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關注,年齡大的老年人、正在成長的兒童、孕期孕婦以及患有疾病的人等。設計要足夠了解參觀者的個人需求,并以此創新靈活設計。例如設計中考慮在景觀內部相隔一定距離設置休憩的座椅,選好衛生間位置,綠色安全通道、亭廊、盲道都能幫助身處弱勢的人從中找到安定感和滿足的愉悅。
二、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的人文元素探析
1.滲透人文關懷
設計出作品的獨特性可以依賴元素的添加實現,尤其是在園林景觀規劃中,個性化或者脫離主流的元素有時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使作品脫穎而出,在實際景觀中顯示出自身的創造性。園林景觀的環境設計要參考周圍環境但是不能過于依賴,要通過創造潤色實現人文情感元素的良好融入。只有融合了多種不同元素的規劃設計,并經過參照環境的優化完善才能獲得具有內涵和個性創造的獨特景觀。不妨參考某些餐飲商家建造的生態景觀建設,比如人們常見的農家樂餐館會在門口掛上幾串黃黃的玉米和鮮紅的辣椒,植物編制的器皿應季的燈籠也是常規搭配,對村鎮文化的接受轉換,可以使設計外觀具有鄉土感,使人愿意親近,從而吸引游客實現餐飲經營與環境生態的共同發展。
2.體現文化歷史
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同樣涉及歷史風俗和當地的文化精神傳承。簡單來說,即是要求設計者要自愛景觀規劃設計時考察了解與之有關的歷史事件和文化知識,在園林景觀當中巧妙、靈活的融合歷史元素,制造出文化的氛圍和歷史氣息。游覽的人欣賞園林美麗景觀的同時,也能夠無形中受到歷史氣息的熏陶感染。于潛在中表現出園林景觀的教育影響,也使所設計的景觀自身演變為一種藝術,宣揚文化傳承經典傳統。許多著名的文物遺址、歷史館藏中都能發現這一特點,如我國的圓明園、抗戰紀念館等。
3.融入人情風俗
文化氛圍的烘托和文化情境的建設在上文中我們提及了個性化元素的增加,但是實際園林景觀規劃中最不能忽視的是景觀當地的民俗文化。這些元素的添加,能顯著增添景觀地域特點的鮮明性。舉例來講,背景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中心,悠久的歷史文化衍生出豐富的人文景象建筑。老北京的四合院即是其典型代表,多數院落考慮風俗采光朝向南面,房間等級十分明確,四合院周圍依托當地特色裝飾,既體現了老北京的民俗文化,也結合了人們生活交流的人情往來,展現出雙重魅力。
三、結束語
綜上,社會的不斷前進使生活在當代社會中的人們逐漸理解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體現到生活中,即是城市建設行進開展過程中生態園林設計,這樣的設計中既要添加人文元素,也要體現傳承,更好的促進城市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健,李淑玲.文化傳承與人性關懷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中國園藝文摘.2015-05
[2]許泉,胡希軍,鄧益亮.基于生態化景觀設計的居住區和諧鄰里關系的營建.中南林業科技 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
[3]俞孔堅,李迪華,吉慶萍.景觀與城市的生態設計:概念與原理.中國園林.2001-06
[4]王凌飛.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旅游風景區景觀設計.華中科技大學.2007.
[5]李炳發.城市公園中地域文化的表達.北京林業大學.2010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項鑫( 1996-)男,漢族,湖北黃岡,本科,研究方向:環境設計,單位:荊楚理工學院
第二作者:胡西禹(1997-)男,漢族,湖北孝感,本科,
第二作者:李武峰(1997-)男,漢族,湖北襄陽,本科,
第二作者:張爾跡(1996-),男,漢族,湖北武漢,本科
第二作者:張聯鑫(1996-)男,漢族,貴州遵義,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