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蓓
摘 要:縱觀整個中國歷史,有一個很嚴肅也很有意思的問題,那便是“中國歷史上為什么只產生了武則天這一個女皇帝?”這個問題是十分值得深究的,但現階段更現實也更具探討意義的一個問題是“作為一個不受待見的女子,武則天是何以登上帝位的?”如果答略得當,那這個問題會是對前者的一個最好回答,盡管不是答案。正如此,對前一個問題的分析也是必要的。
關鍵詞:中國歷史觀念; 武則天; 探索; 發現; 假設
武則天為什么能夠登上皇位,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談到武則天,多數人會自然而然的去想到她的那個無字大碑和她那歷史上唯一一個二王合葬的陵墓,種種跡象會將人們引去她那唯一的女帝稱號,中國歷史,絕無僅有。她的統治對中國歷史具有深遠意義的影響,佛教的傳播`科舉的發展`觀念的突破等等,無論是處于統治地位的貴族階層還是承受統治的下層平民都都直接或間接的被她改變著。她的所有作為來源于她的統治,即能使她參與統治以致確立名分。二者作用往往是相互的,本文將從相互作用方面入手論述,重點分析武則天何以稱帝的因素。
一.外部原因
1.唐政治 經濟 文化的高度發達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存有的問題在被解決的同時生成新的問題,而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也伴隨著問題的解決而獲得發展。這種發展給武則天稱帝以最大的物質條件。同時這種發展也是歷史上只產生武則天唯一女皇帝的重要原因,它就像一種銜接的漏洞,前面的社會正朝著這一面發展,而后來的社會則被新的補丁所修繕。
唐朝的在這一時期有一個很明顯的特色,即三省六部制已然成型,并有所發展,這對于武則天稱帝是一個重大的機會,前者臣下權利的被分割,統治者本身享有更大的權力,同時相較于以后臣下權利的奴化,君主此時更加像是一個國王。
伴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唐朝經濟新興的活力因素大大增加,商品經濟發展以及商業市鎮興起,加上唐朝的對外貿易的出超地位,使唐朝的社會總體上處于穩定,并能夠維持一支強大的部隊去威懾外族。為武則天發動這場變革提供了政治穩定的物質基礎。
唐朝文化高度發展,至今仍然在社會上有著唐朝的遺風,不過私以為對于唐朝文化繁榮體現更應偏向于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受戰爭 外來文化等很多因素的影響,就像百家爭鳴產生秦始皇一樣,三教并存同樣可以產生武則天,只是產生的形式存在不同。
2.庶族地主地位的上升
庶族地主地位上升成了一種必然的曲勢。一方面,李唐皇室出身并非絕對的世家大族,有很多大族在名氣上依然遠遠高于王室,這是作為一個強有力的統治者所不能接受的。任用比自己聲望差的,打壓比自己名望高的,這是享有實權的李唐王室的最佳選擇,從而在社會上培養一批新貴。庶族地主在經濟上擁有實力,并需要國家的穩定,承認皇室權威。此外,世家大族的內部腐化致使統治階級必須提拔一部分庶族來進行有效統治和管理。科舉制的不斷完善已經為庶族地主提供一個更好的途徑,有經濟實力的地主完全可以去供養一個讀書人去獲取功名。
武則天很好的利用了這一趨勢,大量任用庶族來擴大自己的統治基礎,殿試的創舉便是它日后發展的典例。
3.儒教束縛的相對松弛
相比較武則天利用佛教營造輿論氛圍,我們更愿意談儒學:儒學社會發展的銜接,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一個大的漏洞,或者說是儒學社會的漏洞。在這一時期,無論是綜合禮法而生的傳統儒學還是吸納百家而獲新生的新儒學,到這里都有了衰淡,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唐代三家思想的并列。而后世為封建帝王所依重的宋明理學在此時還處在萌芽之中。加上佛教和道教的沖擊。單從社會精神層面,可以說武則天能夠稱帝是儒學社會銜接中的一個漏點。如果要認清這個問題,要看的是儒學而不是其他,因為縱向來看儒學的社會變更性使它不僅成為一種學問。
4.胡族遺風的影響
民族融合。自東漢末年始的民族大糅合,是社會得以出現許多新興的因素,加之外來文化的傳播,造就的盛唐氣息,非凡無比。新因素涵蓋社會風俗 倫理觀念 政治體制 以及人們性格等多個方面。就此而言,李唐王室的胡族血統在其中只是一個偶然,而百余年的民族大混雜才是關鍵。《狼圖騰》作者姜夔先生認為千余年來民族紛亂,實際上是對中華民族的大換血而唐,就是這一換血的杰出成果。為什么元清是更直接的民族政權,卻也沒出現女皇帝?這個問題在資料充分前很難解釋,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和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有關。
二.內部原因
武則天自身的能力
分析武則天何以稱帝的原因,武則天本身的能力是最需要細細分析的,可它更像一種事實的陳述而不是問題的分析,故而問題有所偏托。武則天本人媚而生艷,具有十分強的先天優勢。此外,在成長中形成的果斷和學習能力使她足以勝任一個皇帝。栗莎女士的《論武則天的知識基礎與其稱帝之關系》 有過精彩論述,她著重在于武則天對于儒家觀念的把握,其實不僅如此,作為一個女性,強人的品性更具有感召力。
結語:我們要在學習之中去進行研究,在大的歷史觀下去剖析問題,從而揭開歷史的面紗,把握住其中的規律,將歷史學的用途發揮到真正的用途上去。全部打亂重新排列,形成新的思維觀念。近看于史學類,多有定論。近查“武則天何以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一論”,大多言及武則天之人之時,無跳出思維的某些轄區。反復思索,發現問題并不在于武則天,更在于中國大歷史,即為什么武則天稱帝可以引人大加關注。這才是我們要去探究的,而不是單純去掌握事實。
參考文獻:
[1]焦榮《論武則天與佛教.》湘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2年5月9日
[2]劉永海《略論武則天稱帝與祥瑞》 首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4月
[3]郭培《試從晉唐間的社會習俗簡析武則天秉政稱帝的歷史條件》貴 《包頭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一期
[4]徐嫩棠《武則天稱帝原因淺談》《史學月刊》1995年第6期
[5]栗莎《論武則天的知識基礎與其稱帝之關系》《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年4月
[6]李鴻彬《隋唐五代諸問題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