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盛
摘 要:現階段,金融行業發展快速,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正在積極探索服務創新和管理效能提升策略,而做好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商業銀行的相關業務中,個人信貸業務風險管理是重要的風險管理內容,商業銀行在目前的個人信貸風險管理中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個人信貸風險管理。本文介紹了個人信貸管理中的主要風險因素,并探究商業銀行進行有效的個人信貸風險管理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商業銀行;個人信貸;風險管理
就商業銀行的個人信貸業務來看,因為各種內部或者外部的因素,會給相關業務的辦理帶來一定的風險,對于銀行及時回收資金,獲得利息是十分不利的。在商業銀行個人信貸管理中,做好風險管理是降低企業信貸損失的關鍵,需要商業銀行引起高度重視。
1.商業銀行個人信貸中存在的主要風險因素
1.1信譽風險
在商業銀行個人信貸業務中,客戶自身的信譽風險是影響銀行個人信貸業務風險的關鍵要素,一般銀行在進行個人信貸業務的審批通過前,都會對相關的客戶進行資信狀況的調查,根據客戶的信譽狀況以及償債能力來給予一定的借貸額度,但是,盡管如此,在商業銀行個人信貸業務中,還是存在一些違返信譽的問題,在客戶借貸后期出現一定的資金問題,造成客戶違約,不能及時還本付息,就會給銀行帶來一定的損失和資金周轉效率的影響。
1.2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
這方面的風險因素主要是針對銀行的信貸服務人員的,一些商業銀行的信貸工作人才在進行信貸業務服務的過程中,因為出現錯誤操作,多給客戶發放貸款或是將具體的還款看日期弄錯等,都會造成銀行的損失,這屬于操作風險,而道德風險主要是指相關信貸人員明知道客戶的信譽不良,償債能力有限等,因為收受了客戶的好處,幫助客戶偽造信用信息,造成銀行對于這類客戶的信貸業務達到,后期客戶按時還款的可能性較低,造成銀行的風險增大。
1.3制度風險
商業銀行在為客戶提供個人信貸服務的過程中,對于相關的信貸業務沒有制定比較完善的風險控制制度和預防機制,沒有建立全過程的風險防控規劃,在具體的執行中,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和主觀性,這樣,銀行的相關工作人員在信貸業務中就無法參照執行,對于相應的風險節點無法做到有效控制,就會增加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不利于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成效提升。
2.商業銀行個人信貸業務風險管理現狀以及對策
2.1商業銀行個人信貸業務風險管理現狀
目前,很多商業銀行針對個人信貸業務已經制定了相應的風險預防制度和執行方案,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對于風險的控制,但是,就商業銀行整體的個人信貸業務風險防控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造成風險依然存在,造成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增大。在個人信貸業務的風險管理中,對于客戶的信譽評估往往是基于大數據的評估,很多不需要面對面或者實地調查,就能實現快速放款,這回進一步增大風險。在具體的業務管理中,忽視過程風險控制,已經風險應急預案制定,導致風險發生后的追償很難快速實現,造成業務成本增加。在風險管理中,相關業務人員自身的組織和風險防控水平有限等也進一步限制了信貸業務風險管理的效能發揮。
2.2對策
2.2.1強化全過程風險控制,降低風險影響
針對商業銀行個人信貸業務風險問題,銀行要嚴把客戶準入關,做好貸前調查工作,有效解決信貸業務中“中間重,兩頭輕”的問題,從源頭抓起,做好貸前調查,夯實機構信貸項目儲備基礎,要加強貸后管理,嚴把資金監控,扭轉“重貸輕管”觀念,做實做細按月走訪客戶,按季貸后檢查記錄,準確掌握客戶生產經營、財務和資金運作動態,及時發現化解風險苗頭,還要重視外部風險信息應用,要求各支行看到本行客戶相關信息后,應建立風險信息臺賬,同時,提早排查風險,及早采取應對措施,防止客戶風險爆發時錯失退出良機。通過全過程風險管控,將風險降到最低。
2.2.2嚴格控制道德風險,加強信用風險監管
為有效提升相關銀行工作人員的道德風險,商業銀行在個人信貸業務辦理中要嚴格雙人面談、面簽和換手操作。對個人貸款嚴格執行雙人面談、面簽制度,并對借款合同簽訂實行換手并進行真實性鑒證,通過制度上明確規范、工作上嚴格要求、加強監督檢查和信貸業務集中操作,最大限度的防范信貸業務的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為對風險信息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結合總行信貸管理部及監管部門要求,商業銀行還要進一步加強信用風險監控工作,高度重視聲譽風險防控,警惕客戶聲譽風險可能給銀行帶來聲譽和信用風險。加強銀行客戶輿情監控和報告。此外,嚴格落實“風險管理職責進黨委”要求。切實提高風險化解處置方案的有效性、可操作性,確保取得處置實效。同時,對重大風險事件要深入總結、反思風險成因,吸取經驗教訓,防范類似事項再次發生。
2.2.3強化業務監管,突出防控重點
為了做好商業銀行個人信貸風險控制工作,銀行可以專門成立風險監測體系推動領導小組和推動工作小組,專門制定推廣實施方案,指導相關人員做好數據驗證、風險信號核查等工作,在授信管理全流程中用好風險監測工具,聯動做好名單制管控。同時,銀行加強業務臨期管理,確保資產質量相對穩定,通過提前落實到期業務還本、付息資金來源,防范欠息、逾期風險,提前判斷風險狀況,及時制定風險化解方案并推進落實。此外,在管理中要突出重點方炯,有針對性地加強重點領域風險管控,重點開展涉及國際貿易、房地產、票據等排查,甄別風險,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防控風險,并強化重點業務和重點客戶的監測,充分利用工行系統優勢,對個人貸款重點業務和重點客戶進行了全面監測,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認真整改。
2.2.4強化人員管理,開展學習培訓
商業銀行要切實提升個人信貸業務的管理水平,必須要進一步提升銀行工作人員的專業工作素養,加強人員管理。總行要將支行信貸客戶經理、支行貸款審查審批負責人、支行貸款簽批負責人作為防控違法發放貸款罪的重點人群。要求各行要以總行三次通報違法放貸案例剖析為切入點,結合案件防范的工作實際,按照總行要求認真開展案件專題教育活動。各行要將違法放貸作為案防分析會的主要內容之一,分析違法放貸案防形勢,查找問題隱患,明確防范重點,完善措施規定,抓好工作落實。此外,要加強員工學習培訓。牢固樹立依法合規辦事的法律意識、守住合規操作底線,分行公司業務部、個人金融業務部要按照部門責任制要求,認真組織好專業案防教育活動,在進行專業培訓和客戶經理技能培訓的同時,也要將上述內容穿插到培訓中,使全行管理人員及信貸從業人員切實履行工作之職責,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履崗能力,強化對客戶經理的業務培訓及配套產品知識的理解掌握,切實提高業務技能,還要增強合規意識,強化責任追究,嚴格執行各項信貸規章制度,杜絕越制、違規現象,嚴防機構客戶信貸風險,發揮員工在個人信貸風險防控中的積極作用。
總結:商業銀行要降低個人信貸風險,必須要認識風險的主要影響因素,并針對性的提出具體的風險控制措施,才能切實將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參考文獻:
[1]周乃偉,閆新鵬.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個人信貸業務問題研究——以商業銀行為例[J].農家參謀,2018(07):290-291.
[2]許翌.關于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度量及管理的相關研究[J].南方企業家,2018(01):50.
[3]陳妍.對小微企業貸款“個人化”的風險控制問題探析——以吉林省吉林市為例[J].吉林金融研究,2016(08):31-33.
[4]宋強,劉洋.商業銀行個人信貸風險評估的定量分析模型仿真分析[J].工程經濟,2015(11):92-97.
[5]史俊仙,郭金玲.個人消費信貸風險管理研究——基于信貸消費力分析框架的探討[J].前沿,2012(10):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