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果
摘? ? 要:隨著建筑行業的技術革新及裝配式建筑的工業化生產,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已經成為了企業發展及建筑行業技術革新的起點或是開始,作為西部重鎮的蘭州,在現澆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與管理中不輸于任何一個東南沿海及北上廣深任何一個城市,但在裝配式建筑大力發展的今天,尤其是混凝土裝配式建筑發展已經明顯落后。如何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能夠迎頭趕上才是硬道理。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混凝土;影響因素
1? 前言
裝配式建筑就是預制構件在預制場區生產檢驗完畢,運送至施工現場進行拼裝而形成的建筑產品,這就是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按照結構形式分為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木結構三大結構體系。它是實現設計、施工、開發等環節形成產業鏈的高度融合,從而能夠實現房屋建造的工業化、集約化、社會化,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和效益,實現節能減排和資源節約。
在蘭州周邊有個別項目使用的是裝配式建筑的技術,如:甘肅建投蘭州新區10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項目,它采用的是鋼結構裝配式建筑。而采用混凝土結構的裝配式建筑在蘭州是周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有些說是混凝土裝配式建筑,其實只是一些混凝土非結構構件的預制生產,并非是主體結構構建的生產,因此不能算是混凝土裝配式建筑。
2? 當地混凝土裝配式建筑發展的瓶頸
2.1? 政策導向問題
在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今天,政府相關部門未發布任何行之有效的政策及相關文件。首先在項目的審批方面,一直未作出明確的規定,要求其新建項目的主體結構的裝配率做出要求;其次,在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在設計方、建設方、施工方等相關參建方在降低企業成本方面的補助等相關政策并未發布;再次,在項目的建設完成后,參建單位不能得到相關的優惠政策及售后的服務等相關的配套建設。
2.2? 設計單位自身的發展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有一部分的預制混凝土生產廠家和設計咨詢單位在項目的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是整體設計水平有限,甚至在設計中出現機構安全及建筑物的使用存在較大的隱患,而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設計單位和生產廠家往往是有建設單位依據相關的項目拼湊而成,很難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再就是企業受自身技術的限制,再發展中嚴重的跟風,促使企業創新困難,陷入死局。
2.3? 混凝土裝配式裝備問題
我國的預制構件裝備制造業起步較晚,發展的步伐較慢,再加上,長期以來我國建筑業重點都放在以現澆混凝土的發展,使的裝配式裝備制造技術落后,能夠進行裝配式裝備生產廠家更少。由于發展步伐較慢,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也就相對較弱,且裝備的自動化程度相對較低。
2.4? 裝配式建筑的人才培養問題
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一直是遲滯不前,這就是裝配式建筑人才斷檔的跟本所在。由于近年來,國家在大力推行裝配式建筑,部分高校及企業才根據國家的形式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相關人才培養。由于斷檔問題,現在出現了施工作業人員的培訓與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不匹配,由于一線操作人員的老齡化,高技能的人員嚴重短缺,人才的評價、激勵等配套政策措施得不到落實。
2.5? 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模式問題
一直以來,我國都在采用施工總承包、設計承包、勘察承包、監理承包等單項承包模式,在管理上出現設計不管施工、監理不管設計的管理思想,而項目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往往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不符合情況和相關的問題,不能夠很好順利的進行下去。近年來,雖然出現了一些采用EPC管理模式的項目,但是真正用于裝配式建筑的項目還是少之又少,積累的管理經驗也就更少了,且管理模式單一,致使復合型的管理人才得不到有效的培養,管理體系還帶進一步的完善。
3? 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方向
3.1? 政策的發布引導
西部地區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當地是地廣人稀,經濟基礎薄弱,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有相關的政策做支持。說到政策,應該在土地、規劃、稅收、金融、建設環節等方面給予相關的優惠和實惠。例如:在土地方面,如果是裝配式建筑可以在土地出讓金方面可以分期進行繳納或者再一次交納時給予相關的優惠;規劃方面,如果是裝配式建筑可以建筑面積的相關獎勵比率或者是在辦理相關的手續方面給予先開工后辦理的模式;稅收方面,裝配式建筑的參建各方在繳納國家規定的相關稅收時,可以給予優惠;金融方面,在進行建設時辦理銀行貸款的裝配式建筑,可以給予先行辦理或者是貸款利率優惠再或者是裝配式建筑的消費者可以增加貸款額度的政策;建設環節,可以對裝配式建筑建設單位可以優先返還或緩交墻改基金或水泥基金,設計單位可以在建筑容積率方面相應提高一定點數的容積率,施工、監理單位在進行招投標時可以得到相應的政策加分,或進行評獎時有一定的優先權及加分政策,建設單位在進行房屋的銷售時可以在沒有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現進行房屋銷售后辦理預售許可證;購買裝配式建筑的人群可以得到相關貸款的優惠或者是不動產證的房屋面積的增加。
3.2? 技術知識的獲得和發展
傳統的建筑業領域,知識的重要性不是特別突出,但就裝配式建筑而言,知識顯現的尤為重要。在裝配式建筑技術方面,我們明顯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為能百尺竿頭,首先解決的不是如何自力更生,而是引進技術,學以致用。消化吸收引進的技術后,采用逆向思維,力發展自有技術,這樣就能夠明顯的獲取現有知識,縮短研發時間。
3.3? 裝配式建筑裝備的發展
裝配式建筑生產線的建設是裝配式建筑工業化的一個縮影。裝配式建筑工業化不僅僅表現在預制工作上,還表現在磨具的匹配、廢水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綠色能源利用、生產安裝的信息化、柔性和模塊化等各個方面,它是一個大型的集成系統。我國在建筑上裝備的發展上一直在進行,建筑裝備的生產過于單一和分散,很少由企業將其進行一個完整的工業化的合理拼裝工做。所以裝配式建筑應采用工業化流水施工的方式將裝備完全的進行拆分,嚴格按照裝配式建筑的要求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進行重新的拼裝起來,將各個先進的小型的設備拼裝成為一個大型現代化的機械裝備。
3.4? 人才的培養
無論是高層次的建筑人才還是一般的一線工作人員,我們都不缺少,但是裝配式建筑是一個工業化的產品,近年來處于人才斷檔的現象。裝配式建筑要想更好更快的發展人才培養是不可缺少的。首先,企業要與高校進行緊密的合作,在高級、中級、初級人才的培養上進行符合培養教育與就業一條龍的產業鏈的教育模式。使人員不但有理論上的學習,更要有實踐的操作,不但要有知識的學習還要有就業的出路,這樣才能更好形成整體的人才培養的產業鏈,解除上學無法就業的心里壓力,更好的去學習相關的技術知識。
3.5? 管理模式的問題
現在常用的管理模式為EPC模式,這種模式能夠充分發揮裝配式建造方式的綜合優勢,形成強強聯合的模式,但形勢過于單一,只有設計和施工的聯合經驗,真正的裝配式建筑全行業的結合模式很少很少。應發展多種管理模式,將裝配式建筑項目從規劃到建成想成一個自始至終的強大的產業鏈,是更多的單一的設計、施工、管理企業變成一個集成的大型復合型企業。
4? 結語
裝配建筑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在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擋和問題,要想盡辦法解決一切困難才能將裝配式產業在我國西部廣袤的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出勝利的果實。
參考文獻:
[1] 汪濤.住宅產業化與傳統建筑方式成本比較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5.
[2] 蔣勤儉.國內外裝配式建筑混凝土建筑發展綜述[J].建筑技術,2010.
[3] 建筑產業現代化工程項目成本效益和節能減排效益實證分析研究[J].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
[4] 羅明,建筑業人工成本發展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重慶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