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利
摘? ? 要: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建筑工業化進程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本質是綠色節能環保,可以提升生產效率,保障工程質量,適合工業化生產,國家大力提倡與主導。裝配式建筑的未來發展原始動力應從其工程造價預算與成本控制著手,降低成本與環保要求相適應是推動裝配式建筑的關鍵。
關鍵詞: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工程造價;榀部構件;裝配式施工
1? 導言
裝配式建筑根據《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技術規范》的定義是建筑的結構系統、外圍護系統、設備與管線系統、內裝系統的主要部分采用預制部品部件集成裝配而成的建筑。《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的定義是裝配式建筑是用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裝配式建筑與以往現澆建筑相比將大量的生產環節從施工現場轉移到預制工廠進行,建筑產品的生產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因此各階段相應的造價管理重點也要發生相應的轉變。
2?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工程造價影響因素
2.1? 設計對工程造價影響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設計應考慮結構形式、預制率、管理模式、項目規模、建筑高度、標準層數量等因素,每個都影響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工程造價。目前常采用從方案階段到施工圖階段的所有的圖紙由設計院按照裝配式方式設計、審圖,PC構件生產廠家根據工廠設備、設施條件,依據設計院圖紙對構件進行深化生產設計,考慮建筑功能、建筑平立面、主體結構受力狀況、預制構件承載能力、工程造價等因數。PC構件生產的深化設計是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實施成功與否的關鍵一環,要盡可能多的實現榀部構件模數性、通用性,最大限度實現工業化生產。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設計要重復考慮工業化生產需要,唯有大產量、大重復才能分攤投資,降低造價。各專業深化設計耦合,土建部分、裝飾裝修、設備管線等三維圖解到構件圖上,例如為了減少裝修結合預制構件生產工藝,實現進行構件功能一體化生成,降低工程造價。預見性減少現場施工難度,充分利用吊車效率,減少腳手架使用,降低直接費和減少措施費。
2.2? 榀部構件對工程造價影響
工廠榀部構件價格在3000元/m3~3500元/m3,其生產成本費用比現澆式構件高。榀部構件造價主要有人工費、材料費、模具費、模具攤銷費、管線與預埋件設置費、裝飾裝修功能性費、水電費、構件存放及管理費、預制構件運輸費用等。降低榀部構件造價主要可通過提高榀部構件的生成技術,減少人工成本;溫控養護提升模板周轉效率、減少攤銷;加強工廠管理,實行標準化工廠生產,節約人、財、物;設計階段提前介入,深化構件生產工藝,提升工廠生成效率。榀部構件吊裝到裝配中有一個運輸過程,榀部構件采購半徑、運輸方案、二次搬運情況對工程造價影響顯著。最優采購半徑實現榀部構件出廠價與裝配地價最優,通常榀部構件廠最優輻射半徑為200km,榀部構件工廠離施工現場近,兩次搬運的成本就會下降、運輸成本也會下降。根據施工情況、榀部構件重量、外形、數量以及吊車、運輸道路情況,選擇經濟的運輸車輛、起重機械(裝卸部品用),做到施工現場盡量少堆放,也減少其工廠存放及現場堆放,大大降低二次搬運成本。從運輸與存放作業環境,制作各種類型部品的運輸架與存放架,提高搬運與安裝效率,例如平放、斜放或者立放,提升預制部品吊裝效率,降低成本。
2.3? 施工對工程造價影響
榀部構件安裝可為濕作業或干作業,濕作業與傳統現澆作業有相似之處,干作業成本主要有榀部構件安裝人工費、安裝機械費、干作業安裝構件需要使用的連接件、焊接等費用、工具攤銷費。主體結構施工費用的造價占比約為20%,其榀部構件安裝中機械費用占比接近10%,遠高于現澆混凝土結構的4%,施工中工程機械的其運用與選擇對降低工程造價至關重要。編制合理施工方案,選擇通用起吊設備,干作業與濕作業有序結合,形成多個流水作業線多個工序一起施工,減少榀部構件現場存放,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較傳統現澆結構施工可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減少用工量。裝配率越高,施工時間越短,施工時間減少施工費用降低,但裝配率超過一定限制安裝成本、材料費、人工成本等急速上升,合理的構件裝配率尤為重要。在設計與生產階段對標準化構件控制,安裝難度降低、通用性提高,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做好榀部構件堆放、運輸、裝配過程中的成品保護,減少重復修理次數。建立一支管理一流、業務精湛的項目班子,選用一支吊裝、裝配、測量操作水平嫻熟的工人隊伍,保障安裝速度與精度,避免施工工期滯后或窩工等現象。
3? 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控制策略
3.1? 做好施工方案的審核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比較簡單,操作起來也比較方便,只需要在現場裝配預制好的構建就可以。在裝配式建筑工程中最為重要的是工程造價,直接關系著整個工程的經濟效益。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和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工程質量,另外一個就是工期,只有在保證工程質量的情況下縮短工期,才能減少施工過程中的各種資金耗損,從而有效控制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這就要求在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之前的準備階段,必須做好施工圖紙的設計工作,同時還要加強對設計圖紙的審核,建筑企業要召開圖紙研討會,組織相關的專家、技術人員參加,設計人員要進行技術交底,然后共同研究設計圖紙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發現施工圖紙有不合理的地方,或者與實際施工要求不符合的地方要及時改進,確保施工圖紙沒有任何錯誤,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按照預定時間完成施工,還能確保施工質量可以達到相關標準,進而實現降低工程造價的目標,實現裝配置建筑工程經濟效益最大化。
3.2? 提前做好工程量計算
任何建筑的工程量都會直接影響到造價成本,裝配式建筑工程也不例外,因此在施工之前都必須要做好工程量的計算。在計算工程量的過程中,要編制清單,然后將所有的列項納入其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工程量計算的準確性。裝配式建筑工程量計算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大部分建筑企業都是按照施工圖紙計算工程量,并且得出工程造價,但是裝配式建筑工程需要大量的預制構件,堆放和加固的過程中都會產生費用,但是在圖紙上卻不能體現這部分造價成本。所以,在編制工程量清單的時候必須要描述清楚,將堆放和加固費用,還有預制構件的運輸費用納入其中,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出現工程造價糾紛。
3.3? 控制好材料價格
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中預制構件成本和部件成本占去了很大份額,它們可以統稱為材料費用,從這也就可以看出想要控制工程造價,就必須要做好材料價格的控制。建筑企業要成立專門的材料價格調查組,讓他們深入到預制構件市場中去,全面了解預制構件的價格,然后在設計中對于一些預制構件的價格實現暫定價,最后由招標雙方共同確定,這樣就不會出現材料價格虛高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工程造價成本。
3.4? 提高工程造價成員的專業素質
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控制和造價人員的專業素質有著直接關系,工程造價涉及到很多內容,對造價人員的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需要造價人員充分了解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同時還要做好材料的選擇,這些和裝配式工程造價息息相關。在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的準確階段,建筑企業要對造價人員進行系統化的培訓,讓造價人員在熟悉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還要系統化地培訓他們相關的造價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控制好工程造價成本。
4? 結束語
總之,裝配式建筑發展帶來造價管理方式的轉變,由現場生產計價方式轉向工業化生產計價方式,其市場化競爭進一步增強,應結合建造的不同階段制定相應的造價管理措施,合理控制成本。
參考文獻:
[1] 石建光,林柯枝.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結構體系和生產方式[J].廈口科技,2016(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