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海
摘? ? 要:其實裝配式結構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當時的技術不成熟,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已經有較成熟的施工管理模式,裝配式建筑是社會的潮流,是發展的趨勢,因此本文著重簡介裝配式結構的施工技術,以及一些優點。
關鍵詞: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技術;技術要點
1? 前言
市場渴望大量優質建筑,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改善居住品質的需求以及確保高質量的要求。近年來,隨著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工業化的建設更環保、高效快捷,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采用。大量企業也作了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由于種種原因,中國的建筑產業化發展過程緩慢,不完善的相關標準也已成為大多數企業的發展瓶頸。上海市正加速推進建筑工業化發展,大力推進綠色節能建筑,保障新公共租賃住房和外環線一體化住宅的實施。
2?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具備的優勢
2.1? 加強作業效果
裝配式結構建筑是一種集約生產模式,構件制造能夠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和智能化,預制構件可以早脫模,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工廠化生產不受氣象條件制約,刮風下雨不影響構件制作。
2.2? 增強建筑施工整體質量
工廠作業環境比現場優越,導致混凝土外觀質量優于現澆結構。PC構件的質量偏差小于現澆結構的偏差,提高了建筑精度。因為工廠化生產,可以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擠壓成型、高頻振搗[1]、離心成型等工藝,預制工廠一般采用蒸汽養護方式,養護的升溫速度、恒溫保持和降溫速度用計算機控制,養護濕度也能夠得到充分保證,養護質量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強度、抗凍性及耐久性有顯著提升,而現場現澆結構限于條件,很難做到。裝配式建筑實行建筑、結構、裝飾的集成化、一體化,會大量減少質量隱患。
2.3? 節約施工成本
預制構件表面光潔平整,可以取消找平層和抹灰層,減少模具材料消耗,特別是減少木材消耗。隨著預制率的提高、構件的模數化和標準化,生產工藝自動化程度會越來越高,具有規模式自動化流水作業生產節省人工的比率也會越來越大,其成品生產成本遞減。
2.4? 具備較高節能性與環保性
PC預制構件建筑可減少建筑垃圾,減少工地養護用水和沖洗混凝土罐車的污水排放量。預制工廠養護用水可以循環使用。減少工地澆筑混凝土振搗作業,減少模板和砌塊和鋼筋切割作業,減少現場支拆模板,由此會減輕施工噪音污染。工地會減少揚塵。內外墻無需抹灰,會減少灰塵及落地灰等。
3?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3.1? 施工準備技術要點
結合工程的實際特點,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前編制相應的專項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包括構件的運輸與存放、構件吊裝作業、構件安裝與連接等內容。正式施工前選擇有代表性的單元或部件進行試安裝,并根據試安裝結果及時調整和完善施工方案,嚴格按專項施工方案中的施工措施進行構件吊裝的深化設計。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前,施工單位應對技術人員、現場作業人員進行質量安全技術交底。根據工程特點、施工進度計劃、構件種類和重量,選擇適宜的起重機械設備,其所有起重機械設備均應具有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及產品合格證。
3.2? 運輸與管理技術要點
預制混凝土構件的運輸管理十分重要,應合理選擇運輸方式,在現場規劃好運輸路線,并做好入場檢查和現場存放管理等工作。具體可采取以下方法:(1)對預制混凝土構件的運輸路線進行合理規劃,選擇型號匹配的專用運輸車輛,在現場內運輸時,應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現場指揮,嚴格控制運輸車輛的行駛速度,降低交通事故發生幾率;(2)在構件卸載前,先對其進行檢查,排除構件松動等危險隱患,并確保支架施工符合設計要求[2],滿足卸載條件后,在進行構件卸載施工;(3)預制構件在施工現場的存放需要控制好構件疊放高度,并對其進行固定,防止構件受外力影響出現傾覆、滑落。另外預制混凝土構件不能與其他材料進行混放,應對其堆放區域進行隔離,禁止無關人員隨意出入。
3.3? 預制墻板安裝技術要點
安裝PC過程中,當PC板到達指定位置時,需要進行臨時支撐,確保支架穩定安全,PC板構件進入施工現場,需要按照PC板安裝設計流程,對板材進行分類,確保按照設計位置堆放整齊,便于下一步進行吊裝。進行PC板安裝時,需要把握好操作要點,確保PC板和預制墻板之間不留縫隙。
3.4? 灌漿技術要點
灌漿料是否均勻是保證施工的關鍵,拌合時需要定量,保證現取現用。拌合時需要在攪拌桶內先加80%的水,攪拌時間要嚴格定時,保持在3min~4min,對剩余20%水再持續加入,對已經攪拌均勻的材料需要靜置使其能夠順利的排氣,最后再進行灌漿操作施工。灌漿操作使用灌漿套筒,由底部從PVC灌漿孔依次灌漿,直到筒上部PVC灌漿孔流漿為止,為了保證灌漿品質,最后還要在灌漿后使用軟木塞將溢流孔和灌漿孔封堵嚴實。
3.5? 裝修技術要點
(1)協同設計技術實現室內裝修與建筑、結構、機電管線等各專業的同步設計,緊密協作,實現建筑、結構、機電和內裝一體化。(2)內裝深化設計技術在進行建筑設計的同時,介入并確定滿足施工要求的室內裝飾裝修深化設計方案,確保高效協同施工。(3)內裝標準化設計技術裝飾裝修采用標準化、模塊化設計,實現門窗、廚衛及其他部品部件、機電管線及結構相互間的接口協調統一。提前預留、預埋,進行裝飾保溫一體化設計,實現現場簡易、裝配式裝修施工。
3.6? 構建完善評估體系
通過層次分析法統一可以建立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安全評估體系,其主要構成除了目標層以外,也同樣包括了準則和子準字層以及方案層這幾部分。在質量評估體系中的目標層主要是施工質量的可控制性,而準測層包括施工的工序、細節以及施工人員數量;子準則層中主要包括了施工工作量、工序和工種、操作技術難度、施工材料質量和規格以及誤差控制等。在方案層中則主要根據裝配式混凝土的施工技術特點將其分為不同的質量可控性等級,并分別賦予了不同的數值。影響裝配式混凝土施工質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施工人員的數量、施工的技術難度和細節等。在施工人員的數量方面主要是指工種的不同種類以及技術人員數量。一般來說,在工種種類比較多的情況下,對技術人員數量的要求也越多,同時協調和管理工種的難度也越大,因此會產生更多的施工質量問題。而工序越復雜的施工,其工序數量、操作技術難度以及工作量也就越大,施工質量的可控制性也就越差。其中,操作難度還與機械設備是否易于操作、作業面的范圍是否能夠滿足機械化作業需要等因素密切相關,同時也直接關系到施工質量的可控性。所謂施工細節主要是指建筑材料的質量和規格、建筑構件的位置和幾何形狀等因素,在評估質量可控性時也應對其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另外,誤差控制是指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誤差所形成的積累效益以及對誤差進行補救的困難程度,其也會對施工質量的可控性產生重要的影響,在進行質量評估時對這些因素也要全面的分析。
4? 結語
我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工程項目仍舊處于一個發展的時期,在該時期內,我國建筑施工單位必須要將重心轉移到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研發層面上,加大對技術創新以及應用的重視程度,不斷的摸索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使用要點,分析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工藝流程,做好基礎的施工準備工作,并編著出一套較為合理的施工質量控制措施,以此來更好的為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提供幫助,將其技術更為合理的應用到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項目中,展現出其技術的使用益處,減小各類資源能源的損耗,降低施工成本。
參考文獻:
[1] 單翠.預制裝配式建筑對房地產成本的影響[J].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3):53~56+79.
[2] 張貴廷.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用塔式起重機施工技術的分析與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8(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