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碧水保衛戰,推進凈土保衛戰,全國環境執法隊伍夙夜在公,奮斗在執法路上,現輯錄他們的工作點滴于此。

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監督幫扶第21輪次焦作第3工作組按照工作計劃,開展聚焦點位、監督檢查、技術幫扶一系列工作。為確定企業是否按要求落實環評報告,工作組同志一次次爬上平臺查看環保設施,“登高望遠”仿佛已成為他們的必選動作。
天藍藍,云淡淡,樹青青,草綠綠,一片生機盎然,莫名的感動油然而生。事非經過不知難,今日美景凝結著無數環保人的汗水與期盼。唯有繼續保持高昂的戰斗熱情,知難而進、不辱使命,方能守護這份神圣的顏色。
(供稿: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 李彥)

8月22日凌晨,遂寧市一個站點的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突然升高,遂寧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立即出動,逐一排查污染源,及時制止了違法排污行為。他們手中的手電,就像地上的“星”,與天空繁星交相呼應。
截至9月17日,遂寧市空氣質量優良率上升到92.3%,PM2.5平均濃度下降至 30.4微克每立方米 ,交出了一張漂亮的綠色“成績單”。
(供稿:遂寧市生態環境局 熊艷秋)

7月22日突降暴雨,瓢潑大雨傾盆而下。鄉村小路很快形成大量積水,瞬間積水淹沒了工作組的汽車,無法前行。這時強化監督定點幫扶呂梁4組組長許志信挺身而出,率先涉水組織拖車。
這位來自陜西省咸陽市秦都生態環境分局的基層“老環保”,作為本輪呂梁組年齡最大的老同志,他每天5點起床,要忙到23點才回駐地。白天在路上顛簸、核查企業,晚上在駐地還要核實信息、上報材料,每天睡眠時間不足4小時,這種工作強度對于年輕小伙子都吃不消,更何況老同志,但二十多年軍旅生涯和十五年環保戰線歷練造就出了他堅強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品質,面對高強度的工作,他克服種種困難,迎難而上,在強化監督定點幫扶工作中,以身作則,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
暴雨、酷暑阻擋不了環保人前進的步伐,在40℃高溫下,許志信不怕臟不怕累,親臨一線指導幫扶,找出企業存在的問題,督促企業做好相關整改工作。他以實際行動踐行黨員使命,真正體現了一名基層環保工作者保衛藍天白云,守護綠水青山的忘我精神和責任擔當。在許志信的帶領下,呂梁4組順利完成了153家企業的排污許可證核查工作。
(供稿:陜西省咸陽市秦都生態環境分局 仲欣)

“肩扛千斤謂之責,背負萬石謂之任”。按照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省環境監測中心關于做好秦皇島海水浴場暑期監測的要求,抽調滄州環境監測中心王振、張建聰赴秦皇島參加暑期監測工作。盛夏時節,王振、張建聰兩位同志頂烈日,戰“利奇馬”臺風,斗蚊蟲,每日凌晨5點起床,一心扎根浴場采樣監測工作。太陽曬黑了面龐,汗水浸透了衣衫,他們始終秉持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一去就是近兩個月,家里的老人、愛人和孩子無暇顧及,出色地完成了浴場暑期監測工作,樹立了環境監測人的榜樣。
(供稿:河北省滄州環境監測中心 孫志洪)

3個人奔波5個小時,只為核查一家燒磚廠,值嗎?
值!第19輪大氣強化監督幫扶德州3組的同志們一定會這樣回答。
德州3組組長王建與來自石家莊的李慶軍和來自甘孜州的祝曉康,為檢查黃河淤泥燒結磚的環保治理狀況,驅車趕赴德州市禹城區一家位置偏遠的燒磚廠。燒磚廠已經停產整改,核查工作沒有花費太多時間,但他們并不后悔在往返路上花費的5個小時。“把問題核實清楚,就是對藍天保衛戰的貢獻,就是在鞏固優美生態環境已取得的戰果。”
“為你我用了半年的積蓄,漂洋過海的來看你。”多么熟悉的歌詞,多么浪漫的故事。這樣的“浪漫”在環保人身上有了別樣的體現,變成了“為你我用了5個小時,一路奔襲來看你”。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每一個強化監督幫扶人員點滴努力,凝結匯聚成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強大力量。保衛藍天,環保人一直在路上。
(供稿: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解淑艷;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長安分局 王建)


3月23日,是一次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節點。太原大氣強化監督幫扶3組的成員們決定去工地轉轉,看有沒有不按要求停產停工的情況。
在迎澤區太原師范學院二期項目工地施工便道上,幾輛混凝土罐車交匯行駛,車尾帶起的泥土瞬間把幾輛車籠罩,大有“大風起兮塵飛揚”之勢。組員們沿工地轉了一整圈,沒有找到混凝土罐車在工地的行駛主要出入口。大家不甘心徒勞而返,步行來到工地南面一處圍擋封堵入口處,找到一個安全牢固的立足點,男女組員紛紛爬上圍擋拍照取證。工地內混凝土罐車的出入路線立刻現出了原形。
正是這種堅定、精準、不服輸的“釘釘子精神”,保證了每一輪強化監督幫扶工作的良好成效。
(供稿:第20輪大氣強化監督幫扶太原3組 熊小丹)